首页 > 书画 > 正文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1-23 08:42:40
听新闻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重思写意”七〇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展览题签】

吴为山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学术主持】

王雪峰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民间美术部主任

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导师

【主办单位】

中共海州区委宣传部

海州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江苏海州文旅集团

【承办单位】

朐山书院

朐美术馆

【开幕时间】

2023年11月18日

(周六上午10点)

【展览时间】

11月18日——12月18日

【展览地点】

朐美术馆

书影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前言

  “写意”在今天中国画话语体系中是指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形式,并由这种技法形式而形成一种“画体”名称,和它相对应的则是“工笔”。很显然,“写意”的名称是从文人的视角出发而形成的,北宋苏东坡等人倡导士夫画,贬低画工画,他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在这种文人绘画思想指导下,后世文人绘画发展疏离追求形似的工匠制作,进而追求绘画之中“意”的表达。文人善书法,在绘画之中书法用笔必然会体现在绘画之中,元赵孟頫总结书画用笔写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从“书画同源”到“以书入画”,赵孟頫揭示了书法用笔是文人绘画最重要的技法基础,文人画是写出来的。元代倪瓒进一步推动了文人画理论发展,他在《跋画竹》中写到:“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这里强调了以“写”为技法,抒写胸中之“意”。在此,写胸中之意已经成为元代文人画家的绘画追求。元汤垕在《画鉴》中开始用“写意”一词描述画体,他在表述所见东坡墨花时写到:“墨花凡见十四卷,大抵写意不求形似,”后在《画论》中又专门论述“写意”:“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跡,方为得趣。”标志着“写意”逐渐从技法形式成为一种画体,并沿用至今。

  那么“写意”是如何生成为一种文化表述的呢?从现存的西周金文中的“意”字(图片西周金文请看此稿末尾)的字型的构造可以看出是在“言”(图片商殷墟甲骨请看此稿末尾)字基础上的加了个圈,也就是“语言不能达到的言外之音”的意思,《易‧系辞上》中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即是指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而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全部思想内容。“意”是文字和语言不能完全表达的,只能靠心去体会,并发自内心,后在秦人书写中“意”字逐渐衍变为下心上音的组合,“意”字写法才固定下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意”为:“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意”不可言传,由心而生,因而与表意相关就产生了“写意”一词。在《战国策》中赵武灵王评周绍说“危足以持难,忠可以写意。”这里“写意”即是表露心意的意思,已经和后世绘画之中的“写意”内涵相似。北魏高閭在《至德颂》中写到“文以写意,功由颂宣。”南朝梁·江淹在《丹砂可学赋》中有:“拟若木以写意,拾瑶草而悠然。”在唐诗中“写意”一词更是常见,李白诗《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在北宋文人画出现之后,“写意”一词是从文学性的描述中开始转向了绘画,进而形成“写意”技法和画体。

  中华民族非常注重物和心的关系的探讨。儒家的心性论,庄子的逍遥游,禅宗的明心见性,都强调了“心”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作为人的组成,在肉体与灵魂之间,在身与心之间,心是决定生命层次或境界或是自由度高低最为决定性的因素。而“写意”正是表现内心之意,它是符合中国传统之道的。“写意”的评价并非只在于形式的逸笔草草,最重要的在于创作者心性境界的高低,人的内心世界的境界高低直接决定“写意”的品质和高度,因而“境界论”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评价内容,道家所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是心与万物化为一体的境界。当一个人心性层面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度,写意的表达才能进入化境。当然“写意”的创作机制和艺术家的性灵和直觉有着密切关系,古代画论中就已经提到了“气韵非师焉”得先天说。因此,中国的“写意”不仅是一种技法和画体,而是中国文人自身向内求的高度和广度。“写意”的产生是中国的儒道释文化在艺术领域最为核心的成果,也是中国文化中关于人心走向自由和圆融的重要方法。对于“写意”的内涵扩展即为“写意精神”,这个精神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近代以来,西方强势文化传入中国,国人在文化自卑面前,向西方学习使我们迷失了原有价值标准,我们为道日损,士风日下。在当下,我们重提文化自信的时候,中国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和梳理。“写意”在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在当代艺术表达中,“写意”已不仅仅是水墨技法和画体,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品质,更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

  本次展览共邀约三十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出生的水墨画家参展,他们大多拥有博士学位,是理论与创作实践并进的学者型画家,在文脉传承之中,他们是传统文人画的当代承续者。借此展览共同重新审思“写意”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并以“写意主义”的目标在中国艺术的当代之路的发展上做出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最后,感谢主办单位中共海州区委宣传部、海州文体旅局、海州文旅集团在当代文化建设上所做的努力,感谢朐山书院、朐美术馆对此次展览的精心策划与筹备。

(文/王雪峰,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民间美术部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导师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意”字 西周金文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言”字 商殷墟甲骨

谈艺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坚守内心不散乱,不盲从,与现实拉开距离,以一种警觉的人生态度去观看生活、观看事物,那么眼前的一切都是画面。

我在画画时有绘画的形、势、色彩之间的联系和对比,这既有直觉和本能,也有内向的思维和自我审视。我喜欢画柏树,柏树的三角状基本形和尖尖的树稍像哥特式建筑一般伸向苍穹,满载着自然和生命的力量。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既有灵性,也有理性的思考,而不是依赖惯性来画。任何画家,一旦依赖于贯性就会丧失创造力。而真正的创作如同创造一个新生命,画家的感受、情感、性格、知识结构、对生命的真切体验和感悟都会在作品中渗透出来。

去掉生命中的惯性,扔掉虚幻,放下眼前的执着而不散乱,在画画时不被已知技法奴役,面对客观物象,因物象而产生的表现技法,才是真正的技法。从这个角度而言,扔掉传统的建立才是真正的建立。   

如果画面没有节奏、空间和秩序,画面就无法建立。

节奏是有静有动,有虚有实,有强有弱,有曲有直。

好的画面都有明确的空间和开放性,空间是绘画永恒不变的内在逻辑。空间不是简单的虚实、透视或者平远、深远,空间是设计、是深度,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同时,画面的空间也指向生命的终极,要在作品中超越时间与空间,探讨心理与灵魂,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画家要讲究画面的秩序,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绘画的本体。秩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和认知,而不是技术。

(文/尚莹辉)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尚莹辉展览作品

(请横屏观看)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春天里之五》

44*133cm

2023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春天里之十二》

44*66cm

2023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天香园之二》

44*66cm

2023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春天里之三》

44*66cm

2023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春天里之一》

44*66cm

2023

(来源:朐山书院)

画家简介

尚莹辉丨重思写意——70一代中国画学术研究邀请展

尚莹辉,1976年11月生,国内首位重彩花鸟画博士,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画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美协理事,江西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博士生导师、客座教授。

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家艺术基金欧洲巡展等多项国际级、国家级展览,被中国美协、北京国际双年展组委会、中央美术学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西省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近二十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装饰》、《天津大学学报》、《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出版专著和画册多部,专著《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被中国文联出版社作为优秀书籍参加2017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现从事美术教育、中国画创作和中国画理论研究工作。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