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界网报道 11月16日下午,著名旅欧艺术家、欧中国际艺术交流协会会长于峰先生走进文化视界,接受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的专访,梁洪文董事长盛情接待,在温馨的茶香中,一同品味着岁月的韵味,畅谈着艺术领域的风云变幻。
随后,梁董事长带领一行人参观中华艺术空间和两网编辑部,一赏众多名家的丹青佳作,再赏刊登在两个网站的于峰相关稿件与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于峰老师仔细欣赏着每一幅画作,时不时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且谦逊的笑容。
于峰老师早年曾在高校任职,后旅居奥地利在皇家陶瓷公司做设计,曾获得日本东京中国现代水墨画艺术展大奖,亦夺得了奥地利“总统艺术奖”,如今,他是一名自由艺术家。旅欧数十年,于峰老师既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借鉴了西方文化的优秀元素,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在他众多作品中可见,虽脱离水墨,但包含东方神韵,既像欧洲的古典油画,又像写意画。
“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创新的话,人们总说他是没有出息的。”另外,他坦言,东方和西方的绘画材料不同,尤其是水和油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自己在这条中西融合的道路上穿梭,也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才得以如雨后春笋般“活了起来”。毋庸置疑,他的个人努力为中国水墨画现代性样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传统而又现代的面貌,无论东方西方都能接收到一种既熟悉又崭新的艺术魅力。我想,他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是一位承载着历史和未来的使者,他的血管里流淌的,不仅仅是对东方故土的眷恋和对西方文明的敬畏,更是对两种文化深度理解和尊重的结晶,他横跨东西,连接古今,为世界和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色彩和希望。
此番来做客,势必是要留下点“念想”的。梁董事长邀请于峰老师在云间画室留作,一是众人可在现场一睹风采,二是将画作留存中华艺术空间,以便后来观赏。
于峰老师凝神思索后,掏出随身携带的一管毛笔,带上点墨汁,他的手在宣纸上飞舞,笔下的线条流畅而有力,一幅生动的画作逐渐展现出来,貌似放荡不羁,暗中却有规矩,表面是一个粗狂的框架,其实却包含了石头、松树等景物,这些松树在山石之间挺拔而立,像是一群不屈不挠的勇士在守卫着这片土地,它们不仅为这片荒芜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生机,更为整个景象提供了一种浓厚的自然气息。徜徉在于峰老师的抽象水墨世界里,既没有拘泥形似的匠气,反而在局部的细节上,达到了处处留情的意境。
于峰作品138cm×68cm 2023年11月
于峰老师在画面上跌宕起伏的笔触,富有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旋律,尤其是受诗词韵律、音乐节奏的影响很大。在浏览于峰老师的作品时发现除了绘画本身的元素外,还看到老师在乐谱上的一些创作,他将乐谱化为宣纸,用毛笔和墨汁来“演奏”旋律。在这个独特的音画交融画面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的深度融合,这些古老的乐谱,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保留着原始的韵味和历史的痕迹,于峰老师用中国的笔墨来描绘这些乐谱,也是希望能够把当时的灵感与韵味永久地记录下来吧。
根在中国,即使漂泊得再远,也永远忘不了故乡。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人生使命是追逐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无论是漫步在欧洲街头的小巷,还是踏入故土家园的角落,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些美丽的元素上,用他的才华和情感,将它们呈现在画布、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中,一如今天留作册页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仿佛被诗意所过滤,充满了韵律和美感,演绎出一副令人陶醉的画卷……
于峰作品66cm×50cm 2023年11月
随着暮色渐渐降临,活动也进入了尾声。众人齐聚在画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以作纪念这难忘的时光。在离别之际,大家纷纷表示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重温这段美好的回忆。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窦静
摄像/金德锋
摄影/陈璇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