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题签】
吴为山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学术主持】
王雪峰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民间美术部主任
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导师
【主办单位】
中共海州区委宣传部
海州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江苏海州文旅集团
【承办单位】
朐山书院
【参展艺术家】
【开幕时间】
2023年11月18日
(周六上午10点)
【展览时间】
11月18日——12月18日
【展览地点】
朐美术馆
【前言】“写意”在今天中国画话语体系中是指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形式,并由这种技法形式而形成一种“画体”名称,和它相对应的则是“工笔”。很显然,“写意”的名称是从文人的视角出发而形成的,北宋苏东坡等人倡导士夫画,贬低画工画,他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在这种文人绘画思想指导下,后世文人绘画发展疏离追求形似的工匠制作,进而追求绘画之中“意”的表达。文人善书法,在绘画之中书法用笔必然会体现在绘画之中,元赵孟頫总结书画用笔写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从“书画同源”到“以书入画”,赵孟頫揭示了书法用笔是文人绘画最重要的技法基础,文人画是写出来的。元代倪瓒进一步推动了文人画理论发展,他在《跋画竹》中写到:“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这里强调了以“写”为技法,抒写胸中之“意”。在此,写胸中之意已经成为元代文人画家的绘画追求。元汤垕在《画鉴》中开始用“写意”一词描述画体,他在表述所见东坡墨花时写到:“墨花凡见十四卷,大抵写意不求形似,”后在《画论》中又专门论述“写意”:“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跡,方为得趣。”标志着“写意”逐渐从技法形式成为一种画体,并沿用至今。
那么“写意”是如何生成为一种文化表述的呢?从现存的西周金文中的“意”字的字型的构造可以看出是在“言”字基础上的加了个圈,也就是“语言不能达到的言外之音”的意思,《易‧系辞上》中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即是指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而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全部思想内容。“意”是文字和语言不能完全表达的,只能靠心去体会,并发自内心,后在秦人书写中“意”字逐渐衍变为下心上音的组合,“意”字写法才固定下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意”为:“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意”不可言传,由心而生,因而与表意相关就产生了“写意”一词。在《战国策》中赵武灵王评周绍说“危足以持难,忠可以写意。”这里“写意”即是表露心意的意思,已经和后世绘画之中的“写意”内涵相似。北魏高閭在《至德颂》中写到“文以写意,功由颂宣。”南朝梁·江淹在《丹砂可学赋》中有:“拟若木以写意,拾瑶草而悠然。”在唐诗中“写意”一词更是常见,李白诗《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在北宋文人画出现之后,“写意”一词是从文学性的描述中开始转向了绘画,进而形成“写意”技法和画体。
中华民族非常注重物和心的关系的探讨。儒家的心性论,庄子的逍遥游,禅宗的明心见性,都强调了“心”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作为人的组成,在肉体与灵魂之间,在身与心之间,心是决定生命层次或境界或是自由度高低最为决定性的因素。而“写意”正是表现内心之意,它是符合中国传统之道的。“写意”的评价并非只在于形式的逸笔草草,最重要的在于创作者心性境界的高低,人的内心世界的境界高低直接决定“写意”的品质和高度,因而“境界论”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评价内容,道家所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是心与万物化为一体的境界。当一个人心性层面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度,写意的表达才能进入化境。当然“写意”的创作机制和艺术家的性灵和直觉有着密切关系,古代画论中就已经提到了“气韵非师焉”得先天说。因此,中国的“写意”不仅是一种技法和画体,而是中国文人自身向内求的高度和广度。“写意”的产生是中国的儒道释文化在艺术领域最为核心的成果,也是中国文化中关于人心走向自由和圆融的重要方法。对于“写意”的内涵扩展即为“写意精神”,这个精神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近代以来,西方强势文化传入中国,国人在文化自卑面前,向西方学习使我们迷失了原有价值标准,我们为道日损,士风日下。在当下,我们重提文化自信的时候,中国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和梳理。“写意”在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在当代艺术表达中,“写意”已不仅仅是水墨技法和画体,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品质,更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
本次展览共邀约三十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出生的水墨画家参展,他们大多拥有博士学位,是理论与创作实践并进的学者型画家,在文脉传承之中,他们是传统文人画的当代承续者。借此展览共同重新审思“写意”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并以“写意主义”的目标在中国艺术的当代之路的发展上做出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最后,感谢主办单位中共海州区委宣传部、海州文体旅局、海州文旅集团积极贯彻习总书记文化思想精神,在当代文化建设上所做的努力,感谢朐山书院、朐美术馆对此次展览的精心策划与筹备。
(文/王雪峰)
也说“写意”
中国古代绘画历经了由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宗炳的“以形写形”到谢赫的“传移模写”,再到荆浩的“巧写象成”等等,对于画的论述都称为“写”。而“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与“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从笔墨形质上来看的话, 以“书写”论“绘画”的关系最早出现在苏轼论文同的墨竹法:“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兔起鹘落”本是描写书法用笔,在此处苏轼以书法的每一个起落笔动作,来比拟描绘竹的每一笔起落完成形态,将竹的形、质交由墨水偶然性的浓淡来一次性完成竹之形、神。这种将书法用笔引入绘画的技法,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因此苏轼称之为画“影”而非画形,以此来区别于传统绘画的勾线填色。元人汤垕在《画鉴》中论文与可绘画:“墨花凡见十四卷,大抵写意,不求形似。”又:“华光长老以墨晕作梅,如花景然,别成一家,正所谓写意者也。”在汤垕所论中“写意”是与“形似”相对的,崇尚的是笔墨挥写所能达到的“天真”和“意趣”,而不是停留在形似的斤斤计较上,以简逸的笔墨传达所写物象的神和意。因此汤垕说:“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清,画者当意写之。”道出了写意的真谛。可见从“写形”到“写神”再到“写意”是中国画演进变化中的基本规律特征。
在写意画发展过程中,宋代梁楷的“简笔”人物,在纵逸的笔墨之中,造型和笔墨完美结合,成为越出畦珍的典范;元四家则以个人化的书写笔墨将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完美表达;明代的徐渭在肆纵的笔墨之中,隐含着造型;清代的八大则以内敛的笔墨彰显造型。可以说,逐渐明晰的个人化笔墨造型观念贯穿在整个写意画的发展过程中。
然而,徐渭肆纵笔墨的表象使得后事文人写意绘画错误地理解为对造型的忽视和回避,导致写意画滑向了胡涂乱抹的边缘。其后虽然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大师的出现,但也挽救不了写意画的颓势。究其原委,一是文人阶层的消失和画外综合素养的修炼不够;二是西式的学院素描教育体系如快餐般代替了传统绘画的师徒相授。使得当代写意画在一定程度上沦为行货。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严重问题。
从水墨写意画的诸多研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基本上是在技术范围内展开的,而且越讲究越多样,越讲究越精致,越讲究越高明。但是明清以后,这些讲究却越来越走下坡路。傅抱石以“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和风格独特的创造性另辟蹊径,表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画家并非是不如古人,而是情形变了,心境变了,讲究也当随之而变。关注当下表现生活,以时代性的笔墨为写意画注入新活力,则是每一个有志于此的画家责无旁贷的选择。
写意画如何回归正途,我认为有三点,一是素描观念的改变,二是绘画中的造型问题,三是对传统的取法态度。所有的笔墨、观念、风格都由此产生。我们知道学生进入校门前必须吃的“第一块烧饼”就是素描,进校后如何摆脱这种影响,改掉素描化、速写化的弊病,变描画为书写,这是写意的基本条件。第二是绘画中的笔墨造型如何呈现,周京新先生说“有形处以形造笔,无形处以笔造型”应该说是当代写意画造型的核心。因为笔墨造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却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形神必须互为骨肉,笔墨和造型互为骨肉,笔墨间的刚柔、虚实同样必须互为骨肉,使自己的“精、气、神”通透其间,才有笔墨造型可言。三是对传统的学习,以品正格高为上,眼界的高低决定绘画品质的高低。传统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因为传统在自然物象面前具有造生法度的智慧和妙用。我们要学习传统经典,要不露痕迹地取法才有出路,照抄照搬是懒惰和无能的表现。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自己,盲目地一头扎进传统与一头扎进现实都是不可取的。在认识传统和认识自然时,都要把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否则就不会有切实的收益。明了此三点方可进入写意的自由状态。
(文/刘毅)
展览作品欣赏
《艾虎》之二
70*34cm
2023
《秋艳》之二
70*34cm
2023
《秋艳》之一
70*34cm
2023
《丽春》之一
95*30cm
2023
《立春》之二
95*30cm
2023
(来源:朐山书院)
画家简介
刘毅(笔名刘懿),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博士,一级美术师硕导,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傅抱石奖、文华美术奖、江苏美术奖、百家金陵画展金奖等。著有华嵒花鸟画研究、江苏省国画院名家系列研究张晋卷等,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瑞士因特纳肯美术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