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在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上致辞
2019年8月21日至25日,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博览会倡导“把世界优秀图书引进中国,让中国图书走向世界,以促进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增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扩大中外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发展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宗旨,本届博览会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注重推出精品出版版权,以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优秀的图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的载体,好的著作能够帮助人们之间建立心灵的通道。把优秀图书输出海外,推动着世界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认识当代中国现实、了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山东教育出版社刘东杰社长与尼泊尔当代出版公司总裁凯兰·高塔姆签订潘鲁生著作版权输出协议
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北京语言大学梁晓声教授在翻阅潘鲁生新著《美在乡村》
此次博览会上,山东教育出版社与尼泊尔当代出版社、韩国民俗苑出版社、阿尔及利亚伊赫迪拉福出版社、黎巴嫩蒂法福出版社、埃及希克迈特文化投资出版公司、摩洛哥阿曼出版社举行多项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和新书发布会。其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的多部著作同时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美在乡村》尼泊尔文版权输出尼泊尔当代出版社;《木版年画》和《戏曲纸扎》韩文版权输出韩国民俗苑出版社。
版权输出签约仪式现场
《美在乡村》是潘鲁生以深入的田野考察和文化调研为基础,从民艺学的理论视角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手艺农村、农民画乡、乡愁记忆等代表乡村文化特质和美学价值的诸多内容,在乡村文化产业模式、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传统文化资源存续与再生问题以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对古村落保护、农村手艺传承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主要阐释了乡村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产业重点转移,乡村人口外流,加之文化秩序和精神传统受到冲击,乡村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现实。认识乡村之美,把握乡村的美学意义,是认识乡村、理解乡村、求解乡村问题的原点,能更好地把握乡村不可替代的意义和生命力,也将避免物理性的城市和城市化建设可能存在的缺失。认识并复兴乡村之美,要从基础上激发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文化的代际传承与发展应用,使村民成为建设发展的主体,涵适其生命力,使之与城市文明互补,从中找到历史的肌理、文化的归属、精神的故园。
签约现场,韩国民俗苑出版社洪钟和总经理及中国分社唐坤总经理与潘鲁生深入交流著作版权输出
签约仪式现场,与会嘉宾交流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发展
《木版年画》《戏曲纸扎》是潘鲁生主编的系列丛书《中国民艺馆》中的两部作品。《中国民艺馆》丛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的子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丛书立足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以中国民艺博物馆馆藏藏品为基础,将中华传统农耕时代的民间造物艺术进行集中整理展现,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出涉及衣、食、住、行、用、艺等方面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和技艺,旨在将中国民间手工艺文化承继、活化和再生,并以此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同时在全球语境中,展示中国传统生活之美,为现代手工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知识源泉。丛书倡导建构生活美学。诠释生活有大美,民艺是生活的艺术,体现了一种美学观,并包含一个丰沛的精神世界。在民间艺术中蕴含着一种人间的真美,那是在美学书中找不到的。该丛书向公众展示一个大美的民艺世界是潘鲁生先生一直以来的愿望,走进博物馆并不是民艺的最终归宿。关键是在百姓日用中保留属于中华民族的匠心文脉、生活记忆,建构中华民族的生活美学。该系列丛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潘鲁生主张“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期望。面对当前,文化传承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国家全面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出台“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民艺是重要的载体和纽带。珍视民艺,传承民艺,不仅是对消逝之物的怀旧之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认同、心灵境界的建构。认识民艺、感受民艺,学习民艺,是以生活的艺术涵养民族文化之心灵。
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潘鲁生著作展柜
中国民间文艺图书《美在乡村》、《木版年画》、《戏曲纸扎》的多语种版权输出,将带着中国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以书为桥增进各国人民理解和友谊,增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对话的频率与深度,对中国文化、中国民间文艺的传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立足传统文化,创作中国民间文艺精品著作,用好国际书展平台,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为“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贡献了一份力量。据悉,此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潘鲁生的多部著作同时还得到了英国、波兰、马来西亚、阿拉伯埃及等国家出版社的重点推荐,将陆续实现英、德、法、日等多语种版权输出,让世界更多读者了解中国民间文艺、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