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1-07 12:35:49
听新闻

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数千年华夏历史所罕见。中国人民所面对苦难所进行的不屈抗争,展现了一个中华民族强盛的生命力。河南美术家将艺术自觉地置于人民的需求与视野中,不仅关注国家和民族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发展时期的集体表现,也从微观角度关注人民的日常生活。“人民”成为河南美术的主体,人民的命运、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成为中原美术的主要表现题材,这也是20世纪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20世纪中国绘画的主旋律可以表现为“人民的苦难与启蒙”“革命的呼唤与斗争”“劳动创造新社会”以及“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与现代社会价值的探索”等若干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无论在中国历史的任何阶段,反映上述主题的中国美术,都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河南美术家始终具有鲜明的现实意识,以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艺术观念,创作了大批饱含时代精神的作品。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20世纪中国绘画体现了中国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进程,反映了对西方艺术的引进、吸收和中西艺术的碰撞、融合等多种复杂形态。在艺术形式和材料表现方面,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种艺术语言的自律性发展,常常由于20世纪中国艺术与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而为世人所忽视。在对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的纵向寻根和对西方艺术横向借鉴的变革潮流中,河南画家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热情、进取,追求理性与创造的民族精神,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理想,落实于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浓厚的民生理想。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丁昆《乡村记之一》155cm×150cm 油画

改革开放以来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发展最为迅速、变化最为巨大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艺术也取得了巨大发展。至此,中国当代美术家在一个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中展开了新时期美术的创作,涌现了许多在思想内涵与形式语言上锐意求新、反映时代进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变化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创造性延伸,它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的物质载体,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河南美术体现了中国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进程,河南美术更加注重对传统艺术的研究和借鉴,对现代艺术的引进、吸收,形成了中西艺术的碰撞、融合等多种复杂形态。在艺术形式和材料表现方面,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形成了河南美术的某些独特的审美特征,例如写意性的绘画语言,象征性的具象表现,观念性的图像呈现等。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李健强《南风歌》220cm×136cm 中国画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近年来,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关于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指导下,自2016年起,启动了一个宏大的美术展览传播交流工程“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已先后在山西、北京、安徽、河北、四川、新疆、宁夏、青海、甘肃、江苏、山东、陕西、福建、广东等多个省市区巡展,展出了河南省老中青三代美术家精心创作的数百件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漆画、综合材料作品,用美术作品讲述新时代黄河故事、河南故事。集中展现了河南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出彩中原的豪情壮志;展现了源自中原大地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大别山精神;展现了中原大地浓郁厚重的地域风情、优雅静美的自然景观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用美术作品讲述新时代黄河故事、河南故事,画风淳朴,也不乏中青年画家对当下文化的深刻解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中原画风”巡展,充分展现了河南美术最新成果,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河南气息,静谧地散发着中原大地的风土人情、美丽山川和厚重文化。展览现场的美术原作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提高了省外观众心目中的河南美术的形象,对河南美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原画风”巡展每到一地,两省美术作者都会对双方“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美术特色”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举办研讨会,在未来两省美术的互动、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可以说,“中原画风”巡展已成为河南美术界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决策部署、推动河南由美术大省迈向美术强省的有力举措。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于会见《春回大地》70cm×116cm 油画

中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脉络,受到了中原沃土的滋养,河南画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深刻主题,深入挖掘黄河精神蕴含的时代价值,创作了一大批体现中原文化底蕴、展现时代精神、彰显黄河精神、反映河南发展成就的优秀美术作品。近年来河南的美术事业,对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非常好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又融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京新在观看“中原画风”巡展后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此次画展多角度展现了河南美术的综合实力,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展览整体风格雄浑,作品内容很接地气,虽然各个画种材质不同,但是艺术语言的趋向是一致的;二是整个展览很饱满,感受到了人才的聚集,优秀作品的聚集,很有冲击力。尤其是中青年画家,表明河南美术力量储备实力雄厚;三是整个展览很丰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粉、水彩、漆画、综合材料绘画等都得到了很好表现。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曲春林《大壑飞歌》218cm×190cm 中国画

“中原画风”巡展除了评委作品和特邀作品之外,均是从全省送选的800多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主要分为现实题材、人文自然和历史题材三大板块。现实题材以人物群像为主,反映了平凡百姓的日常生活,如马河的《第一时间》反映了军队参与抗洪救灾的军民鱼水情,王清健的《晨曦》反映了城市打工人的早餐与劳作,万军的《兄弟》则是表现矿工群体的质朴形象。刘立伟的《青春记忆》反映了当代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刘彦坤的《民乐天地》和赵华超、王巾的《黄河》则反映了不同群体的日常音乐活动。就中国山水画来说,河南美术家普遍注意了向中原传统美术的研究和借鉴,一类是学习北宋山水的大开大合,宽纵深、大视野的密体结构,如曲春林的《大壑飞歌》、刘席伯的《莽塬秋雪》、李一冉的《故园秋韵》、李世银的《楚天豫韵》、李敦明的《暮云收尽溢清寒》、吴鸿稷的《晴岚秋歌》、张华的《墨点江山》等都是这种大构图之作,充分表现河南山水的厚重开阔,与历史上的北宋山水有文脉上的联系。而宋代院画的青绿山水,也在河南画家中得到关注研究和探索延续,例如李健强的《南风歌》、马治富的《家在青绿山水间》、王立彩的《遥望那秋满家山》、乔枕石的《太行气清》等,付玉峰的《子非鱼》、王学俊、王艳霞、王之平的《绿水青山图》则将水墨写意与敦煌壁画加以结合,充满自由的想象。近年来,河南美术家主题性的创作更加自觉,特别是人物画在题材选择上,有更为广泛的思考,工笔人物画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如陈政的《天蓝蓝》、管海龙的《塞罕坝》,侯震的《城市的补色》、朱旭红的《麦收之后》、张博的《暖冬》、程俊礼的《朝歌》、郭建明的《粮安天下》、袁汝波的《红旗渠》,任郑君的《边疆》(雕塑)、赵凡的《长明火》(雕塑)等都反映了充满时代气息的人民生活。就油画语言的表达来说,于会见的《春回大地》、孟新宇的《十月太行》,色彩浓烈,有很强的表现性,郭华的《家园》则具有法国19世纪农村绘画的朴实和沉稳。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郭建明《粮安天下》200cm×180cm 中国画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河南美术的主体是人民,包括河南农民和城市百姓。河南美术深刻地反映了时代变化中的河南人民的精神心态,新的社会文化框架与人文价值理想正在孕育。以马国强的《兄弟·航空港建设者》、毛本华、郝米嘉等的《焦裕禄》、丁昆《乡村系列》为例,河南画家笔下的河南农民,形象质朴、憨拙,他们平静地面对命运和生存环境,平静地接受生活。生活所给予他们的,不仅是艰难的劳作,更给予他们一种走出贫困共同富裕的强烈愿望。这使得河南画家笔下的农民,看似平凡,却在苦涩而凝重的生存努力中深深地渗透了理想的执著。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朱旭红《麦收之后》180cm×180cm 油画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日益世俗化生活的时代,平凡始终存在,英雄却未远去。河南画家的作品,表现了广袤的中原所孕育的质朴而执著的农民,他们具有专注的生存意志与乐观的英雄气质。这些平凡的中原农民,被画家们赋予了某种象征主义色彩,从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习见的乡土写实与风情。“中原画风”巡展的作品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时代文化的变迁,呼唤平凡中的英雄与理想,为我们时代的文化风景,涂抹上极具个性的浓重笔触,使我们再一次回望英雄,领悟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意义。

按照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美学家和哲学家丹纳(Hippolyte Taine,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中的观点,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对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中原美术的历史和发展之路,似乎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得到解读,但是一个主导性的母题却隐匿其中而易被忽略,即中原美术发展的基本趋势,仍然是地域美术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在现代性进程中的身份与价值。换言之,不可逆转的中国现代性进程对民族文化和地域美术的深刻影响,以及后者对全球现代性的复杂反应。中原美术具有深厚的大地意识和凝重的历史风范,更接近现代世界艺术对历史、时代、人生的理解。黄河、嵩山、黄淮平原,大河沃土形成了中原特有的人文地理和文化传统,这就是以黄河为中心所形成的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和厚重的历史传统,包括绘画、书法、戏剧、音乐、民间美术等,共同形成了中原人民的精神特质,也就是厚重质朴、乐观进取的中原文化特性。从“中原画风”巡展作品的题目来看,我们可以在看到“黄河、太行、中原、豫西、豫北、豫南”等地理地貌的呈现,也可以看到“龙门、宋陵、汴梁、东京梦华、古镇、丝路”等历史人文的积淀,还可以看到“家园、麦收、考场、公园、红旗渠、航空港”等现代生活的现实。而历史题材和红色题材的创作需要更多的历史研究和更为宏阔的艺术构图与精深的艺术表现,所以这方面的创作还需要加强,对有志于历史和革命题材创作的青年画家应该有更多的培养和支持。面对急剧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和日新月异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我们不应失落珍贵的中原文化,而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获得新的发展和升华。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赵凡《长明火》190cm×90cm×135cm 雕塑

回望近十年的“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我们欣慰地看到,河南美术家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黄河孕育的中州大地上,书写最新最美的图画,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河南美术已经形成了雄厚的集体实力,向全国展示了自己的全面进步,初步构建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高原。河南美术群体以众多中青年美术家为主体,艺术视野开阔,艺术素养扎实,艺术思维活跃,创作热情高涨。河南美术家协会也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美术家协会的支持下,走出中原,积极交流,展现了一种开拓创新的战略格局,以“中原画风”巡展为抓手,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美术的创作和传播,极大地扩展了中原文化的全国影响力。联想到近年来在央视春晚上的《唐宫夜宴》、以及《只此青绿》等节目,都展示了强烈的中原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转换,展现了中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河南美术的发展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这一深得民心的历史潮流。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孟新宇《十月太行》190cm×190cm 油画

中原美术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中原画家在世界文明的背景和当代科学的基础上,对东西方文化艺术进行新的认识与开掘,脚踏实地,淡于名利,不懈地探索与奋进,在持续的创作中发展和完善自我,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高知名度的艺术大家。说到中原画风,相对于中国,它是一种地方性的画风,如何实现从“中原画风”到“中原画派”的跨越?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画家的集体面貌的成熟,就是地方性画派的形成,而地方性画风的成熟标志,在艺术史上往往是独具特色的大画家的出现。例如西方文艺复兴的佛洛伦萨画派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威尼斯画派的提香、乔尔乔内,中国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南宋四家、元四家,现代的岭南画派(二高一陈、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新金陵画派(傅抱石、钱松喦、宋文治、魏紫熙、亚明等),长安画派(石鲁、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刘文西、崔振宽等)。因此,发展地方性美术流派,高扬民族性的地域文化,一定要落实到培养具有强烈个性和风格的艺术大家,创造一种有利于大画家产生的历史氛围和社会环境。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郭华《家园》124cm×180cm 油画

任何国家、民族、地域的人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时,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说到中原画风的发展,不仅要关注悠久的中原美术历史根源,也要关注和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美术形成的当代现实主义传统,在谢瑞阶、马基光、陈天然、王威等老一代画家的创作中,已经积累了河南美术的原创性;在曹新林、丁中一、李伯安、方照华、马国强、谢冰毅、化建国等画家的创作中,已经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河南油画为例,既有曹新林、王宏剑等画家的写实主义传统,也有段正渠、王刚、于会见等人形成的表现主义特色,还有段建伟等人的象征主义,刘杰、李运江等人的风景所具有的写意性抒情。对河南美术已有的现实传统进行总结研究,有助于新一代青年画家在前辈开拓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陈政《天蓝蓝》220cm×180cm 中国画

地方性画派的形成,离不开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环境。在今天这样一个数字时代,艺术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性的革命学说传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变成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有可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互相交流,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内在一致的,中原画风的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它必将走出中原,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大河沃土 丹青华彩 | 殷双喜致“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

管海龙《塞罕坝》195cm×150cm 中国画

期待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紧紧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抓重大现实生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积极培养中青年画家,大力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激发创作动力和活力,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具有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精品力作,在即将到来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为河南美术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

(来源:大河美术报)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