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吉冈“天径”个展茶话会
不同阶段创新与作品
第一阶段:长城纯粹油画时期
《长城》系列这批画其实我画画好像凭直觉吧!很多后来的解读,都不是我开始就设想或是要追求的,我是凭着直觉,觉得我要这么做,不管哪个阶段,到现在也一直是这种状态,《长城》这个系列想法也是很简单,因为我一直就是喜欢废墟或者比较荒凉的风景。所以毕业之后也很自然地就选择长城这个题材,因为我画的长城跟别人有些不同,完全是一种废墟的呈现,过于完整的长城我是不会表现。因为它的挫败感才有绘画性,才有更多的内涵。这是那个阶段,所以画了这个用我认为是纯粹欧洲的油画语言画的《长城》系列,我画长城已经有罩染的手法在里面。
雷声|100x140cm|亚麻布油画|1987
残垣|100x71cm|布面油画|1988
古北口|100x150|油画|1989
长城|155x210cm|油画|1992
长城|130x190cm|亚麻布油画|1992
第二阶段;铅笔时期
转变到山水这个过程的中间阶段,就是一张铅笔的山水,是一个偶然的发现,就是我在画长城油画过程中用一些小纸,用铅笔在小的纸张上尝试着画一些有中国山水图式的风景,比如说把长城画成像郭熙这种,从上到下竖长条形状的构图,在这个构图上就有一种山水的感觉,就可以从这个大的视觉上,感觉这张画是贴近于山水的,不是简单写生的风景,然后就画了一张很大的三张整开纸拼在一起的,把山水构图这种图式的特点,用现实中这些山石的形状来替换,在视觉上感觉它是一张山水,但实际上它又是很写实的一张风景,所以这段画里就有两个感觉,既有山水的感觉,又有风景的感觉。在这个之后就有山水和风景结合的可能性。但是还要把它转到油画上,过程我也是在纸上先用铅笔,画一些铅笔的痕迹,这些排笔类似于铜版画的效果,然后再用丙烯或者油画颜料一部分的覆盖,有些地方会留出铅笔的痕迹,有些地方它是油画的颜料,做了这一种尝试。
长城素描|铅笔|1992
素描风景|80×110cm|纸上铅笔|1993
素描风景|80×110cm|纸上铅笔|1993
幽燕古道|240×110cm|纸上铅笔|1994
冥谷|210×60cm|纸板油画|1995
天淵|210×60cm|纸板油画|1995
第三阶段:丙烯时期
因为丙烯它是油性,更容易有氤氲的效果,产生水墨般的韵味,所以画一段时期的丙烯。因为经常要带学生下乡,开始写生画的多,写生的过程中,还是带着一种怎么样把对象不是简单的一种写生,融入一些像山水的追求,可以保留一定的水墨感觉,但是它又是个非常写实的景。进入丙烯之后,开始阶段还是追求一种山水的那种巨障式的构图,后来去一趟高原,高原的景和平地景很不同,是我从低海拔南方的景,逐步往上进入到高海拔的一个平远的过程。进入到平远之后,自然会感觉到一种单纯的气象,不像进入黄山或者进入华山很压面的那种感觉,就很开阔自然就会要单纯化。
絳幽|170x150cm|布面丙烯|1998
蒼山如海|225x177cm|亚麻布丙稀|1999
有象|200x130cm|亚麻布丙稀|1999
潦川|100x100cm|丙烯|2002
第四阶段:坦培拉时期
坦培拉,是用油和水两种材料搅拌和成一种媒介,和丙烯相比有更好温润的韵味,不像丙烯是化学合成的,从此创作就不再用丙烯。坦培拉这种材料非常麻烦,所以基本上没人再采用,但是它有一种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审美价值,比方说它的半透明性,那种内在的光感,像瓷釉一般或像玉一般的那种温润的质感,这个是任何一种材料替代不了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它的原因。
坦培拉因为这种材料特点,是一种半透明状,仔细看作品你会看进去,你会看到色层下面的东西,操作好之后会有这种效果,会有往后渗透的感觉。所以创作过程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过程。因为需要事先有一个计划预判,你通过几步之后想要达到什么效果。虽然之中有些变化,但事先必须要有设想在里面,然后一步一步的通过一遍一遍的染,逐渐把你想要的东西显现出来,所以不能急躁,必须是缓慢地进行,而且如果你有激情冲动,也必须控制把它在理性的画面内,不让它干扰你的这种很有条理的步骤,一步一步的方法就像一种慢慢修行,每张画都是缓慢让它逐渐伸展完成的一个结果。后来我的作品逐渐进入追求简化单纯的过程,从2020年台北的个展开始,就有一个极简的倾向,一直到最近这两年的作品,可能这个倾向就更明确。
(文/曹吉冈)
早春图|400×560cm|亚麻布坦培拉|2007
狮子林|200x200cm|亚麻布坦培拉|2007
云山图一|200x400cm|布面坦培拉|2008
云山图四|200x400cm|亚麻布坦培拉|2008
观山|140×400cm|亚麻布坦培拉|2009
观石2|150×240cm|亚麻布坦培拉|2010
广陵散|400x720cm|亚麻布坦培拉|2012
雪|120x120cm|亚麻布坦培拉|2014
清明|200×240cm|亚麻布培拉|2017
空寂|100x222cm|坦培拉|2017
荒寒5|195x270cm|亚麻布坦培拉|2018
荒寒2|195x270cm|亚麻布坦培拉|2018
冷境1|100x160cm|亚麻布坦培拉|2018
2019No.1|90x150cm|亚麻布坦培拉|2018
2019No.4|113x220cm|亚麻布坦培拉|2019
2019No.3|90x150cm|亚麻布坦培拉|2019
荒寒6|110x200cm|亚麻布坦培拉|2020
冷境5|97x130cm|亚麻布坦培拉|2020
2020 No.7|120x150cm|亚麻布坦培拉|2020
荒寒8|200X80cm|亚麻布坦培拉|2021
冷境6|120X120cm|亚麻布坦培拉|2021
荒寒9|160x300cm|亚麻布坦培拉|2021
山之上|90x200cm|亚麻布坦培拉|2021
十五度灰|150X199cm|亚麻布坦培拉|2022
蓝色山峰|146X197cm|亚麻布坦培拉|2022
天际|105X192cm|亚麻布坦培拉|2022
三座山|80X200cm|亚麻布坦培拉|2022
山的垂面|195x270cm|亚麻布坦培拉|2022
海拔4687|240x400cm|亚麻布坦培拉|2022
影子|160x300cm|亚麻布坦培拉|2022
V型结构|70x150cm|亚麻布坦培拉|2022
寂寥的灰色|160x300cm|亚麻布坦培拉|2023
白色U型|175x250cm|亚麻布坦培拉|2023
V形构图|150X192cm|亚麻布坦培拉|2023
冷色阴影|140X192cm|亚麻布坦培拉|2023
(来源:Bluerider ART)
艺术家简介
曹吉冈 ,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表现研修组,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现居住创作于北京。曹吉冈的创作融合东西方美学、文人思想,早期以油画描绘长城废墟,历经不同时期钻研,后选择欧洲古老坦培拉技法,画出巨幅《广陵散》、《荒寒》系列,作品独有的半透明光感、瓷釉般温润的玉质感,以“有为”的层层涂抹,表达“虚空”意境,近期“去山水化”、“极简”风格,更打开天人哲思的想象空间。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1999)并多次于中国美术馆及海内外展出,作品由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机构,以及两岸三地资深藏家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