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寿田书法的艺术成就,显现出一种难得的理论沉凝和美学思变。多年沉浸式的书法探索和学术不辍,让他自由穿梭于书法的当代新貌与传统体系中,创作出大量书法作品、理论著作。
专著成为书法学教材
已近甲子之年的姜寿田上世纪90年代从青岛来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并最终决定“弃医从书”。从此,青岛少了一位医者仁心的医务工作者,而全国书坛多了一位书法家和书法学术大家。
年轻的时候,姜寿田曾专攻书法创作并获得一定成就。后来,他将更多精力注入书法理论研究,对中国文化转型与中西学碰撞融合背景下的现当代书学领域,有着完整而创新的一套学术体系,他的专著《中国书法理论史》《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现代书法家批评》《现代画家批评》等,在业界被奉做当代书法理论的重要注脚,连同他主编的《中国书法发展史》和《中国书法批评史》,被国内很多高校的书法专业选作教材和必读书目。
姜寿田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导报》副总编、河北美术学院教授。曾获第三届青年理论家书谱奖、全国隶书学术研讨会二等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他还曾出任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评委、全国书学研讨会评委和全国草书论坛评委。
“我早期自学古汉语,发现先秦两汉典籍文献中存在大量成语未被编纂、整理,于是有了自己整理的想法。”上世纪80年代初,古籍文献难寻,姜寿田便依托一部阮元的《十三经注疏》和在图书馆查阅《四部备要》《四部丛刊》,搜索词条及文献资料,历时一年多搜集词条文献资料60余万字,后又经半年多整理成稿,共计21万字,包括成语2340条,完成了名为《先秦两汉成语纂诂》的书稿。“这部完成于1983年的书稿,当年的艰辛与不易历历在目。”姜寿田说,近期他想将这部书稿公开出版,对阅读先秦两汉文献的人来说,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工具书。
“依托已获得的古汉语功底,我又写出了《释臣》《释白》《释余》《释我》《释辭》等甲骨文考释文章。”彼时,20岁出头的姜寿田在编完这部书稿后,又对甲骨文产生兴趣,基本上通读了先秦两汉重要典籍,包括《五经》先秦诸子、《廿十四史》前四史,打下了较坚实的古汉语基础,这对他后来从事书学研究起到很大支撑和索引作用。
当代书法史的学术审思
上世纪90年代初,姜寿田得识当时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先生,受后者启蒙影响,他的学术兴趣开始由古代汉语转向书法理论研究,并开始关注西学。这期间他参与《书法学》修订,担任《中国书法理论史》一章的修订撰写,同时也参与了陈振濂先生主编的《大学书法教材十五种》(后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教育奖),这使他加深了对书法史、书法批评史的深入认识和宏观把握。
至2002年,出于对书法美术批评践履的现实关注,他相继写作出版了《现代书法家批评》《现代画家批评》《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三部论著。其中,《现代画家批评》与《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具有内在连续性,一侧重个案批评、一侧重思潮批评,两部书基本代表了他对现当代美术的认识与评价。
从学术多元化的现代书学背景来看,姜寿田的理论与当代书法史契合又独到。2012年,姜寿田又参加了《中国书法史绎》第三卷(《魏晋南北朝书法史》)撰写。这是一部从选题酝酿、学理框架架构到撰写出版,几经跌宕、迁延历时20年之久的书法史著。它与十几年前由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中国书法史》有着不同的史学定位与写作路径。
书法之于城市文化的审美力量
林语堂曾言,“书法给中国人民以基本美学。”姜寿田认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形象。苏州的园林,西安的碑林,武汉的黄鹤楼……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现代性与开放性构成青岛的城市品格,而它身处齐鲁传统儒家文化中心地域的背景,又使它自然地具有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大批文化名人的足迹,更给它带来现代文化的厚度与生机。
“青岛平度天柱山的摩崖石刻,遍布东汉、北魏、东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摩崖刻石,以书法、石刻艺术闻名遐迩,是中国书法由隶到楷大变改体现之瑰宝。其中尤以魏碑名世,又被人称为天柱山魏碑,在中外书家学者心目中是圣地。”姜寿田说,天柱山的北魏郑文公碑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书刻艺术瑰宝之一,仅日本已出版有关郑氏书刻的刊物就有几十种。另外,天柱山下还有东魏浮屠造像石窟,系南北朝时佛教东渐遗迹。
姜寿田认为,天柱山摩崖石刻是青岛难得的文化魅力和书法名片,“我们应该深刻挖掘青岛地域的传统书法文化。这种古风文化的丰茂与宽广,就像一座城市的‘定海神针’。风雅的韵致,在新时代会成为一种文旅的显学活力。”
(来源:百度@掌上青岛)
艺术家简介
姜寿田,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导报》副总编,河北美术学院教授,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获第三届青年理论家书谱奖,全国隶书学术研讨会二等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曾出任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评委,第八届全国书学研讨会评委,第二届全国草书论坛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