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于我有些陌生了。画连环画更是久违的事了。
尽管朋友告诉我,在互联网上输入我的名字,然后按一下回车键,我的名字就会出现在连环画《神鞭》、《玄武门事变》和《一颗铜纽扣》的词条中。我知道后,并没有太多的兴奋。
曾几何时,阅读卡通画成为一种时尚。卡通画的盛行,蔡志忠的闪亮登场,到几米的不同凡响,使写实风格的传统连环画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发行量一落千丈,从几十万册跌至几千册,最后可怜的征订数令出版社不得不中止出版计划。就连书店里的“小人书”专柜也风光不再。
由此,我少年时代和我画连环画时期所推崇、敬仰的连环画画家们,也渐渐消失遁迹,或淡出连环画舞台另辟蹊径去了。他们已出版的连环画作品便成为我爱不释手的藏品,不时置于案头赏析、揣摩。至于他们的名字,在我心中成为对他们的一种怀念。
如今我不再画连环画,当然也没有人约我画连环画。虽然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画国画中去,可心里一直怀念画连环画的岁月和阅读连环画的日子。
依稀怀念画连环画的日日夜夜,一本近百幅的连环画,少则要画半年,多则要画一年。重大题材画家要去故事发生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古典题材亦要了解那个朝代的习俗、风情、服饰,等等。画中出场人物形象要有个性,服饰要有特点。画到高潮或精彩之处,自己还要照照镜子做个动作或表情,力争刻画好人物心理。
我一次又一次设身于古今或慷慨悲歌或欢天喜地的情境之中,英雄豪杰的历险、贵胄商贾的传奇,文人雅士的怪诞,黎民百姓的趣闻,一幕幕更迭浮现。故事主人的命运令我心潮澎湃,跌宕起伏,亦如在金戈铁马,亦如在运筹帷幄,亦如在谈古论今,亦如在柴米油盐,一桩桩接踵而至,影响并改变着我的生活态度,那是阅读启动了我心灵的震颤。于是读书成为一种爱好,品茗成为一种习惯,写作成为一种调剂。读书读出了人生况味,喝茶喝出了闲适散淡,写作写出了心灵滋味。虽然没有得道成仙沾沾自喜,倒是自己的心灵不再孤独,思想的窗户投进阳光。手中的画笔不安分起来,我知道心灵的感染总要变异她的信息,笔墨的纵横淋漓渲染出的是心灵世界的再生画卷……
累是累了些,身体可能还有些透支,但是创作连环画的日子,是一段令人激动难眠的时光。人生中许多不曾经历和遭遇的事件,在16开白纸上一一拉开序幕。于是追随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我的思想脊力渐渐强壮,情感羽翼渐渐丰满。如果说今天的我为什么这样或那样,我想,某些时候不排除连环画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带给我的影响。记得在我画完连环画《新坟》之后很久,我的脑海中始终抹不去故事中死去的“二嘎”的身影。那是令我至今想起都十分难过的故事。
没有连环画画,我并没有就此甘愿洗手。亦如演了一辈子戏的老演员,告别舞台之后,梦里依旧沉浸在演戏时的陶醉里,逮着机会客串个小角色也感到欣慰一样。连环画画不成,我便找机会画插图过手瘾。于是忙里偷闲,近十几年来先后为文学期刊配插图,粗略统计零零散散有近千幅。叫好的不多,大都用它们的稿酬换了香烟喷云吐雾了。
其实指望那点稿费改善生活是隔靴搔痒。因为如今画连环画或插图是劳心费神,点灯熬油,最终抵不过搞广告、搞装修赚钱来得快,来得多。话又说回来,现在还有谁肯为画连环画或插图下五年十年的工夫,去干“赔本”的买卖?或许我先天一根筋,别人正在酒吧里举杯庆贺又一装修工程完工,而我当下却在为一幅插图绞尽脑汁,琢磨该怎么画呢。
我有些死不悔改。新生代的少男少女和都市里的小资们,大约是不会理解和认同我对连环画所持有的那份情结的,而且还要视“小人书”为老掉牙的旧玩意儿,完全没有现代时尚的阅读快感。
这无可厚非,是他们的自由。
创作连环画的日子,是一个令人激动难眠的时刻。人生中许多不曾经历和遭遇的事件,追随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我的思想脊力渐渐强壮,我的情感羽翼渐渐丰满。但是岁月不饶人,眼花手笨,不再适合画插图,连环画更不用说了,加之电脑的普及和传媒的发达,采用手绘插图的报刊书籍所剩无几。我想,连环画或插图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为期不远了,那么将自己一部分插图收集起来,辑册成书,作为另一种“连环画”的形式出版,慰藉我这些年来的心愿,就变得极为认真和迫切了,也算是我对连环画怀念的一种纪念。
(文/孙承民,癸卯霜降于觉庵)
连环画作品欣赏
(来源:從人之門)
画家简介
孙承民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授
黑龙江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艺指数”艺术品交易首位上市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