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刚是当代中国画坛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前期朴厚凝茂,中期结构空灵,后又结合二者,营造心曲幽境。四十余年来,马刚艺术上的几次重要转型,都离不开他对生活的体悟以及写生实践。在马刚看来,写生的意义不仅止于专业训练,更重要的,他试图通过写生来理解世界,在蔡元培等前辈通过写生来改良中国画的种种尝试的基础上,摸索新路,探究新境。
古塬新绿 马刚 60x220㎝
与前人不同,马刚的写生不仅停留于纸笔勾勒、摄影存照,还留下大量考察心得和田野笔记,完整反映出他在不同阶段的艺术思考。一是全面汲取学养阶段,即从1986年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到1998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二是形成个人面貌阶段,即从1999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结业之后,创作了早期代表作,作品出现超然、交融、苍茫、浑厚的风格;三是结构性转型阶段,发生在2003年到2013年前后,出现大面积的结构性留白;四是探索内生语言阶段,主要指2019年后他对前两个阶段语言特质的融合及突破。在此过程中,马刚坚持通过写生来建立个人与社会生活、时代精神以及历史文化的紧密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祁连山写生 马刚 43x136㎝
耕山 马刚 43x68㎝
更进一步看,马刚的写生观念是在20世纪中国画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对李可染为代表的“融汇中西”、黄宾虹为代表的“借古开今”的写生观念的继承与拓展。马刚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他对于社会生活和时代文化的自觉关注。他跟写生现场的人物、动物及植物沟通交流,留下写生心得和乡村笔记。艺术家的个体感受与时代精神有机衔接,艺术家的敏锐感知力和审美超越力完整结合,让艺术创作跟我们的时代、社会和民族发生关联。所以,马刚的写生兼具审美性和思辨性,他高度关注乡村生活在当代社会的变动及其原因,全面考察当代民俗风情,细致体悟西北文化、敦煌艺术与中国画的文脉逻辑,深刻把握感动内心的人和事,形成其绘画意象。所谓“意在笔先”,由于马刚写生下笔之前的“意”具有可贵的综合性,因而既是对前人的超越,也是对自己的超越。可以说,马刚对“写生”的积极思考和自觉实践形成了当代中国画特有的处理方法,它既关注社会,同时又能充分考虑艺术家的情感饱和度,保持感性和理性、生命与理想、当下与历史、技法与意境的和谐统一。同时,马刚也用“写生”行为践行“道法自然”的理念,无论是他的艺术对象、创作主题、绘画语言、审美意境还是思考问题等,都源于他数十年的生活感悟、读书写作和艺术实践,源自于他内心感受到这个时代和自己六十余年生命历程在艺术上的血脉关系,没有刻意,没有做作,亦即古人所谓的“澄怀味道”,是他真实生命过程的美学投影和精神卧游。通过中国画“写生”,回到人类对自然的本质思考,让中国山水精神与今天的生活直接关联,这正是马刚提出的时代命题。
木钵写生 马刚 34x68㎝
而在今天,经典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数字形式呈现,人们能够很方便地获取和消费,很少有人会认真去“读”艺术作品。但正如马刚数十年所坚持的,他一直在马不停蹄地阅读,用心读画,认真读书,读自己的内心,读这个世界,读浩瀚的历史和永恒的宇宙,执着地追求精神空间的纯净和高远。就此而论,马刚无疑是当今时代为数不多的可爱可敬且具有研究价值的艺术家。
(文/蒋文博,共话看山西北关情研讨会实录 《西部文艺研究》)
木钵写生 马刚 34x34㎝
雨后 马刚 34x69㎝
对望一 马刚 30x42㎝
对望二 马刚 30x42㎝
雷坦河的星期天 马刚 21x29㎝
雷坦河的星期天马刚21x29㎝
写生手稿 马刚 21x29㎝
写生手稿 马刚 30x21㎝
写生手稿 马刚 30x21㎝
写生手稿 马刚 30x21㎝
研讨会现场
(来源:视觉文化理论研究)
画家简介
马刚,1962年生于甘肃酒泉,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学习。现为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美协主席;兰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央美院贾又福工作室高研班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