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0-04 14:44:43
听新闻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癸卯中秋、国庆长假之始,吾便前往雁荡山,小住数日,观奇特宏伟之山势,品古今名家碑刻诗赋之魅力,赏大小龙湫飞瀑之壮观,品溪间潺潺流水之妙境,搜寻当代国画大师潘天寿笔墨之源由,又看万瓣般生态苍郁之劲拨,嗅漫烂山野的桂花之香气,畅怀心境不以言表,看到有感的景物便信笔写入画中,以记此行之快!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到达大龙湫瀑布,天色已晚,大龙湫独以其197米的落差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虽然淡水季节看不到想象中它奔腾直下的气势,但看到从二百米高处细流变成銀珠一样洒向潭底的玉带,已经被震撼,趁光线还能看清纸墨,急忙画了这幅《暮色中的大龙湫》。

第二天上午又专门去拜访大龙湫,从各个角度审视他。虽然水流不大,但他的气势。从天而降,如天女散花,玉珠落盘。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下午又去灵岩寺景区拜访小龙湫。小龙湫的水更小,但是。从水流的印痕能看出小龙湫的壮观之势,虽然它比大龙湫的山体矮100米,它也奔流飞泻,磅礴夺人。静靜与山瀑对话,不知不觉中天色暗了下来,游人无几,准备离开翌日再来画它,一场急雨突然而至,高数百米的大山突兀的岩石正好成了天然大伞,几步之外暴雨倾盆,我却安然无恙,仰望那从天而降的雨水,倾听那打在山谷林中的雨声,此刻感觉真可谓天留我也。赶忙展开画具將这雨中小龙湫一气写入画中。晚上住在了灵峰景区附近的暑光宾馆,晚上突然暴雨倾盆,这个五层的宾馆有个天井,我又住在顶楼,可尽情享受听雨的感觉,清晨推窗而望。雨后远处的山峰,脉絡更加清,赶忙起身將这窗中的景色入画。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第三天上午,又去灵峰景区,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以悬崖叠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润而著称。与灵岩、大龙湫并称为雁荡三绝。一座座山,象潘天寿先生勾勒而出,近看山石,如乱石皴,顏色自带赭石和石绿,如人们故意泼上去赭石、石綠颜色一样,不时会看到游人用手抚模,似乎也在有意感受它的形成原因。在此也画几张水墨速写,主要用笔表达我对山体整体感受。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第四天上午又去方洞景区,方洞原名“会元洞”,又叫红岩洞、慧性洞,因洞的形状略呈方形,后来改名方洞。方洞既是登山揽胜的景点,也是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科考型景点,一山一石都记录着亿年以来雁荡山的沧桑巨变。方洞景区地势险要,在一亿四千万年以前形成。在山上索道出口旁,峽谷间铁索桥的观景台,和山下停车场,分別画了近、中、远三张不同景象的方洞写生。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文/魏百勇)

画家简介

写龙湫灵峰浩荡 追潘氏笔墨遗踪——魏百勇对话雁荡山

魏百勇,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协第二届民族美术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二级调研员。曾经军旅三十年,历任排、连、营、团各级主官。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大同市政府建有“魏百勇大同风光系列作品展馆”。诸多作品被党、政、军机关和各级美术馆及个人收藏。近年来创作巨幅中国画《泰岱红韵》、《黄河之水天上来》、《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等陈列在山东省的重要场所。作品《中国》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