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龙的水彩艺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创作的一批东北乡村写生题材作品开始受到关注,那时其作品的朴素、真挚和扎实的写实功底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观众的认可。在步入2000年后,赵云龙的作品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他并不满足于客观地再现他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寻求艺术创作的主观化、多样化。这一时期的海边写生、威尼斯写生系列是我们最熟悉的典型的“赵云龙作品风格”,丰富饱满的色彩、恣意流动的笔触、远离尘嚣的海边风光以及异域题材带给我们不属于本土风情的视觉体验。然而赵云龙并不以此而满足,从2017年的“五月丁香”系列开始,其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新的阶段,赵云龙一方面注重于表现传统的中国题材,另一方面则在挖掘新的表现形式这一部分着力颇多,而更多的是将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
在此前赵云龙的创作以风景写生为主,在“五月丁香”系列中,他开始将目光转向静物。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源于对家乡的热爱,赵云龙希望将丁香花进行艺术化的表达。在这系列作品中,他将黑白灰关系作为画面主体,辅以花瓣的淡粉色,赋予丁香花典雅、素净的品格。黑色的线条和深色的圆形果子,让我们联想到牧溪的《六柿图》,给这系列作品奠定了宋代禅意水墨的基调。而罐子的底部采用了水平线条而非弧线来描绘,餐盘和桌面的透视关系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打破、被平面化,这种处理又显现出塞尚式静物的魅力。这样中西交融的作品使得观众眼前一亮。
赵云龙 五月丁香No.28 纸本水彩 102×73厘米 2018
西画民族化曾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被提及的议题之一,面对水彩画和水墨画之间的关系历来有很多说法,赵云龙认为,民族化追求的是一种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水彩画可以借鉴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材料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其画面也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和过去诸多画家、理论家的想法不谋而合。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观念下,赵云龙的这一系列丁香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人们从水彩画中看到了中国气韵、看到了中国艺术家对水彩画的吸收、内化以及重新表达。作者本身也认为从这一系列开始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创作的独特面貌。
赵云龙 五月丁香No.32 纸本水彩 73×102厘米 2018
通过现场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独到想法,对于现实物象中沉重的暗部,作者没有受限于其真实性,而是运用现代艺术的手法将阴影转化为更加鲜艳和生动的色彩关系。这种转化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表现力,同时也突出了海滨场景中的情感和情绪,使得观众能够重新审视海滨渔村这一经典题材,观众在欣赏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海滨场景的情感投射和内心体验,这种现代化的转化赋予平凡的海滨渔村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赵云龙 五月丁香No.56 纸本水彩 102×150厘米 2020
纵观赵云龙这些年的创作,他一直坚持以写生入画,从生活中提取美、发现美。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以其独特的透明质感和绚丽的色彩呈现出细腻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而赵云龙以他独特的写生入画的方式,通过从生活中提取美的元素,并将其融入作品中。他可以选择普通的海滨、渔船、农房、街景一角或者一个繁忙的市场,再通过他独到的观察和表现手法,将这些平凡的场景转化为观者心中的美丽画卷。他善于捕捉光影的变化,将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绚烂、雨后街头的泛光倒影等瞬间定格在画布上,为观者呈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面。他在作品中保持了对水性材料中庸的态度,既不过分依赖,又能够保持水彩画独到的特点;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以自由、灵活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轮廓和细节,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他的笔触流畅而自然,用色鲜明而富有层次感,充分展现了水彩画独特的柔和与透明之美。
(请横屏观看)
赵云龙 无风的夏日-74 纸本水彩 50×150厘米 2023
正如任何一位艺术家一样,赵云龙在面对某些题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或难以驾驭的情况。然而,正是这些棘手的题材使得他不断打破自我,追求艺术的突破。他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努力探索不同题材的表现方式,以突破自己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创作领域。这也成为他不断挑战和探索的动力,期待他的笔下能够绘制出越来越出人意料的瑰丽图卷。(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课题编号:22YSC323)
(文/赵梓铭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来源:美术观察)
画家简介
赵云龙,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龙江学者,黑龙江省中青年优秀专家,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梯队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十二五”科研重点课题规划,美术与设计教材主编;出版个人专集、合集六十余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世博会中国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湖南省美术馆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