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成果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对公众开放。该展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解放日报社共同组织策划。作为“历史文脉”“时代风采”“日出东方”等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延续,“海上风华”项目坚持用美术作品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树碑的宗旨,全面呈现新时代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成就,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
展览聚焦“城市精神品格”“文化特质”“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四个中心建设”,分为信仰之城、美好之城、宜居之城、暖心之城、开放之城五个版块,充分突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以及“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充分推介“人民城市”上海的美,展现“海上风华”。
展出的93件作品包含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等美术样式,集结了上海和全国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智慧。艺术家们注重作品的精神力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饱满的热情和丰沛的才华,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上海形象,弘扬中国精神,用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美术成果向国庆74周年献礼!
一、立足现实,聚焦“大事”“近事”,把握时代脉搏。
展览内容立足现实,用艺术作品反映上海城市的时代精神,将上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场景一一囊括。重点关注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后的鲜活内容,聚焦上海出彩的事件、人物和重要节点。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展览第一个版块“信仰之城”,呈现了上海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实践。作品如《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重新开馆》等,体现了上海市对红色资源的充分利用,革命旧址遗迹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永放光芒。《最美“90后”之秦怡》《全国道德模范曹鹏》等作品则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以“最美的城市,最美的人”,体现与时代并进的个体“传承初心、勇担使命”的崇高信仰与卓越追求。
展览的第二个版块“美好之城”,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出发,体现上海多措并举,用文化赋彩新时代美好生活。具体呈现上海对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作品如《“长江口二号”古沉船考古发掘》《上海之根,海派之源——广富林文化遗址》等,体现了上海市以强化考古与历史研究工作为抓手,持续推进上海文明溯源的相关工作。《实景昆曲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展览的第三个版块“宜居之城”和第四个版块“暖心之城”从人居环境和治理模式角度,体现上海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卓越心,努力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展现善治效能、创造美好生活,让人民宜居安居。《没有围墙的音乐殿堂》《秋日里的美丽步道》等作品体现了上海推动中心城区高校拆除围墙,全面打造开放式校园,融入城区、街区和社区;《上生·新所》《张开怀抱的上海展览中心广场》《上海邮政博物馆》《黑石公寓》等表现老建筑化身“潮流新地标”,体现了上海积极推动各类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和有机更新,在保留历史文脉的同时,亦赋予历史建筑新的功能;《定海街道旧改》《梧桐树下邻里汇》《幸福加速度》《人间重晚晴》《时代新苑(新华路十五分钟社区)》《人间烟火味——乌中集市》《早餐里的“城市温度”》等体现了旧区改造、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电梯加装、提升公共服务配置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人民城市为人民,高效能的治理、一个个城市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在实际增进着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性。
上海,开放之城,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检验着城市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第五版块“开放之城”展现上海在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以及全球科创中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上海世界级会客厅——启航北外滩》等体现了上海着力提高国际金融功能影响力和国际贸易服务辐射能级,提升对全球经济的辐射能力。《忙碌自贸区》《一座“聪明”的岛——张江人工智能岛“开岛”》等体现了上海深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建设自由贸易港,以及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行动探索。《上海的港口,停着世界——洋山深水港区》则表现了上海正在打造更开放的国际枢纽门户。
展览五大版块的丰富内容和主题,全面呈现了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谋篇布局,明确主线、勾画重点,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新篇章。
二、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讲好人民城市的故事。
人民城市的发展故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缩影。“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在如何讲好上海的发展故事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项目不仅引导美术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火热的生产生活和丰富饱满的情感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更引导创作者注重创作的艺术性,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
参与此次项目创作的艺术家,历经调研、采风、蹲点,用独特的视角捕捉城市角落,将人们的生活场景、情感体验和城市的发展变化融为一体;他们反复推敲构图、造型、语言,大胆尝试将表现主题与艺术风格相结合,展现出艺术家丰沛的情感和大胆的创造力。其中涌现出不少构思巧妙的作品,如选取对话的视角展现城市之变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重新开馆》《跨越时空的信——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之送新兵》等,并没有采取以往主题性创作单纯描绘历史建筑或者历史事件的视角,而是把当下人的活动与焕新的历史建筑结合在一起,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此次创作在构图上也显示出艺术家的大胆创新,作品如《熊爪咖啡》用颇具创意的九宫格构图形式,还原了人们看到熊爪咖啡后的拍照打卡瞬间,体现了熊爪咖啡受欢迎的“网红”特征;作品如《中华艺术宫10年再出发》巧妙地隐藏了中外观众最为关注、争相观看的作品,充分保留了想象的空间,更加凸显出展出作品的吸引人之处;描绘保租房建设的《此处心安是吾家》,以大幅三联画的形式,用建设中的楼群占满整个画面,体现了保租房项目的规模之大,大面积的黄色和绿色对比,区分了已经完工的楼栋与正在建设中的楼栋,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也体现了工程推进的过程。《梧桐树下邻里汇》《幸福加速度》《人间重晚晴》等以人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作品,反映出创作者在造型上的反复推敲,画面人物众多,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人物特征跃然纸上,体现着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造型高超的把控力。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此次项目的创作者们,既有上海美术界资深艺术家,也有在近几年上海重大主题创作工程中涌现出来的青年艺术家,还有来自浙江、安徽、内蒙、云南等地的外地作者,其中80后的艺术家明显增多,更有90后、00后的新生力量加入创作队伍中来。艺术家们以多元视角、丰富手法展示了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新面貌、新风尚、新景象,彰显了上海美术创作主旋律更加响亮、创作活力更加强劲、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创作成果更加丰硕的良好态势和繁荣发展局面。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深入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用美术讲好上海故事,通过美术展览和研究成果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希望此次展览能够激发艺术家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作欲望,描绘出更为绚烂辉煌的上海画卷,进一步推动艺术创作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8日。
作品展示
丁小方《奋楫争流》
范奕彬《人间重晚晴》
解文金《早餐里的“城市温度...》
周全《幸福加速度》
杨艳《人间烟火味——乌中...》
周圆《梧桐树下邻里汇》
施晓颉《黑石公寓》
鲍莺《没有围墙的音乐殿堂》
路宏《愚园路上,一把“文...》
何小薇《上生·新所》
汤哲明,谢兴涛,陈以超,肖永军,张萱《海上风华》
肖敏《时空之旅》
李根《海上生民乐》
公波《驻场演出——永不消...》
马小娟《上海原创舞剧《朱鹮...》
韩硕《实景昆曲《牡丹亭》》
李朝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李前《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
(来源:中华艺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