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9-28 10:51:39
听新闻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黄铁山艺术展海报

9月15日至10月30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文联主办,湖南美术馆承办的黄铁山艺术展作为首批“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的收官展览在湖南美术馆展出。开幕式上,黄铁山现场捐赠了《红色故里组画·新中国的明媚阳光·毛泽东故居》等26件艺术精品,由湖南美术馆永久收藏。以黄铁山的艺术成就与新时期湖南美术事业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同期举办。

感自然,体民生,水彩绘潇湘

雪峰山脉东麓,一条清澈的黄泥江穿镇而过,两岸樟树参天,白塔古庙掩映其间……儿时古朴美丽的故乡风光,是黄铁山魂牵梦萦的画卷。1938年,黄铁山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如今再忆起家乡的山山水水,他话语间满是亲切和深情:“我从小就在这样一个非常好的自然环境中长大,也就培养了我对大自然一种天然的情感。”在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及湖南美术事业发展历程中,黄铁山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艺术家。邵大箴曾撰文评黄铁山的艺术境界:“他是一位执迷于写实的艺术家。他虔诚地崇尚大自然的美,虚心地向大自然学习。并把自己对美的感受用抒情的语言表现出来,创造出鲜明的个性化风格,成为当代中国水彩画坛的大家。”从艺70载,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对自然的情感表达未曾中断。

水彩画于黄铁山而言是一个桀骜不驯、难以驾驭的画种,又是一个魅力无穷、令人神往的画种。从15岁起与之结缘,朝朝暮暮,艺海躬行。他信奉王国维所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偏僻山乡的画家,黄铁山总是怀着对自然和人民的挚爱,全身心地去感悟自然,体味民生。1964年,黄铁山来到浩渺的洞庭湖深入生活,白帆点点,水波荡荡的自然之美令他陶醉,便将对洞庭湖的热爱全部寄托于《洞庭湖组画》——透过天光水色,画面里父老乡亲正沉醉在电气化、机械化初步发展下粮食丰收、渔业丰收的喜悦中,这组毕业后的第一个创作,让他在当时的全国美展中崭露头角。1978年,黄铁山参加农业学大寨工作团来到湘西,每次下乡速写本不离手,一路走,一路画,与当地老百姓结下深厚的情谊,他的早期代表作之一《金色伴晚秋》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无论何时何地,黄铁山都把写生当作向自然学习和与之交流的重要手段。他说:“洞庭湖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湖,湘西的生活使人神往倾心,所以在以后的创作中,洞庭湖和湘西就是我艺术的母题,也奠定了我的艺术一定要立足于湖南这一块热土。”虽然之后的创作中也有不少异域风情的美,但他常说:“名山大川对我来说似乎总是‘陌生的美人’,我乐于默默地画我深爱的乡土风情。”

此次“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黄铁山艺术展”分为三个章节。“静悟造化,扎根人民,勤学苦练(1959年—1999年)”主要展出黄铁山创作初始阶段对景写生的习作。自1953年考入湖南省艺术师范学校,他便在恩师和同窗的感染下以稚子般的好奇心去体味大自然。1963年,“英国水彩300年作品展”在上海展出,黄铁山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西洋水彩画,这种以研究为基础的创作让他的眼界和思维更为开阔。此后,因参加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筹备组的工作,他又多次到韶山写生,表现历史革命题材。无数张画作的千锤百炼,让黄铁山从水彩习作逐步过渡到创作,形成一件件独立的艺术作品。“海纳百川,守正创新,辛勤耕耘(2000年—2014年)”呈现出步入新世纪之后他的作品样态。此时国际艺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多,黄铁山不断在各种出国访问、参展时汲取营养。在这个章节,可以看出其眼光开阔、题材扩大、风格多样的特点,其中不乏表现外国风光的作品,如匈牙利《纪念碑下》、西班牙《弗拉明戈舞》。2014年他还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回归自然——黄铁山水彩画展”。“敦行致远,志在千里,老而弥坚(2015年—至今)”则是黄铁山近年来的作品。虽然同样是表现洞庭湖、湘西、韶山的风土人情,但多见大型画作,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更具感染力。三个章节集中呈现黄铁山精品原作200余件,对其青年时代至今整个艺术创作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展现了黄铁山在艺术探索等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展览中还特别呈现文献部分——“静水流深”,展出黄铁山几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涵盖历届展览获奖证书、出版物及部分创作手稿等,并设置视频区和阅读区,丰富观众体验感。从这些丰富的资料中可以窥见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缩影和历程,亦是湖南美术事业腾飞的重要历史见证。

“从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张作品,到今年8月底的作品,这个展览呈现了我从事艺术活动的轨迹、各个阶段艺术探索的成与败,把我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痕迹都留下来了。”黄铁山以“一个回顾展,一个编年史性质的展览”概括此次展览,是一个总结,也是另一个开端。耄耋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正在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衰年变法”,并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收获两点启发。他认为,一是考虑水彩画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水彩画作为一个舶来画种,自然要以西画为体,但又必须以中画为用,并逐步以中华文化的精神去实现其脱胎换骨的再造,以创立新时代有中国特色、有现代感的水彩画体系。二是关于美术的高质量发展。只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与中国的时代、中国的气度相适应的水彩画,才能够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来,助力中国水彩画走上艺术的高峰。

(文/冉丹



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登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 辉:

从展出的200多件作品可以看到黄铁山先生在20世纪后半叶对中国水彩画发展起到的承前启后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水彩画大多以对景写生为特点,以水彩与水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所画即所见”。黄铁山1960年写生创作的《株洲工业区写生》就是这种方式的代表,表现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此后,黄铁山的水彩艺术发生了重大转型,从“所画即所见”到“所画即我思”,“思”使水彩画从轻巧的写生转变为厚重的创作。1984年他创作的《金色伴晚秋》就体现了“思”的再创性,金色的收获不仅折射了农民付出的艰辛,而且表达了那个时代对乡土文化的寻根。此作从此也成为一个时代水彩画艺术的经典。而《洞庭渔光曲》则是中国水彩画的一张名片,画面之“思”并不单纯是风景的描绘,而是记忆的过滤和情感的提纯,通过水与彩想象性地营造出诗意的光色。无疑,铁山先生早已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水彩写生,而是将其作为一种主题创作。他近年创作的《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通过自然、民居和光色来揭示当代人的精神变迁,在诗意之“思”中融入了更加深广的社会内容,从而也极大地推动了水彩画领域在新时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陈 坚:

黄铁山先生与各位前辈推动中国水彩画以小见大,从弱到强,为水彩画在中国美术格局中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他现在还关注着时代发展中的年轻人们,保持着艺术创作的敏感和好奇,以及对未来世界永不停歇的热情和探索。从他的眼神、作品、话语中能看到光明、透亮、真诚的光。

他画中的湘西有对故乡的情感,乡愁的情绪。区别于诗人笔下的凄清、悲歌,他将自己的情绪转换到画面上,形成一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乡愁。许多年轻的水彩画家在画风景的时候,只是画风景景物的物理变化,没有带入情感,而黄铁山的作品能读出风景之外的内心情感,从形式上和叙事上都表现得完整到位,这在中国水彩画表现上是个大学问,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刘 建:

黄铁山先生是中国水彩的学术带头人。2006年,他策划、组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百年水彩画展”并主持学术研讨会,执行主编《1905 - 2006·中国百年水彩画集》,成为中国水彩画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此外,他曾参与组织、筹办、主持召开“90年代中国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1995年),“黄山中国美术论坛·中国水彩百年研讨会”(2004年)等一系列大型学术会议,对中国水彩画在跨世纪前后的学术走向、进一步发展,乃至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仅仅基于自己的创作,对中国水彩画领导组织,对湖南美术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蒋祖烜:

从黄铁山先生近年来的创作和这次展览来看,一方面个人风格更加鲜明、成熟;另一方面没有止步,而是不断创新突围自我。我认为应该从更广阔视野和更长跨度来理解研讨黄铁山水彩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黄铁山是中国当代水彩与当代世界水彩对话的代表人物。不管是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展览,还是画册被列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海外出版项目以英文版发行,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他代表着中国的文化自信。第二,黄铁山的创作是中国水彩画史中的重要篇章。他始终坚守水彩现实主义的道路,见景即意,其风格和理念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第三,黄铁山是水彩专业的导师也是青年美术工作者的人师。他总是谦以待人,严以律己,总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品艺德,堪为楷模。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钱海源:

黄铁山兄与我相交50多年,是我珍视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是让我终身受益的诤友。在我们相互点评作品时,他总是能公正、客观、准确和尖锐地提出意见,绝不附庸。黄铁山的作品中有诗情画意,有对时代之爱的精神。我认为,在当代美术界,他是一个灵魂干净和纯粹的人。

我认为,评论他的作品,应该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大的人文环境中来研究,才会对我们这个时代水彩画创作产生更大更好的影响力。

我认为,黄铁山是继齐白石之后,从湖南走出的又一位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大家!

湖南省文联名誉副主席、湖南省美协名誉主席朱训德:

对于湖南美术界而言,黄铁山曾任职于文化馆、文化厅、文联、美协,几十年来始终思考美术事业的整体发展。这是他做人的格局,心系美术事业的格局。当年湖南没有美术馆,现在大大小小有几十家,特别是湖南美术馆开馆四年来,已逐步成为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文化高地;以前没有美术学院,现在有四十多家;以前的画种不完善,展览规模有限,但是在黄铁山和一代代人不断努力下,湖南美术发展蒸蒸日上。

湖湘山水风韵和人文风采都化作了他特有的艺术表现,洋溢着色彩的诗意和潇湘美学情怀。先生的水彩语言最动人之处是对色彩度的把握和对光色变化的处理。霞光在浓雾中涌出,山峦村舍融化在梦幻般的色彩之中,老牛静卧于云树下,光色和云雾互映,农家沐浴山岚清风,一派意趣盎然之美。自然光、平光、逆光与云岚雾气随着他的水彩笔触在作品里显得那样淳朴、宽厚、苍润和博大,展示着他在色彩美学领域卓有成就的建树和拓展。

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晓林:

黄铁山先生为人朴实、宽厚、和蔼、慈祥。他对晚辈总是充满关爱和帮助,尤其在丰富多变的艺术世界中,他总是能够帮助晚辈理清头绪,坚定地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黄老师“一心一意走直线”,没有受到各种浪潮的左右,走出了一个高度。他的水彩洋溢着一种浪漫,充满生机和活力,做到了雅俗共赏,这一点来源于他这个人,我们从他的画读到了从容不迫、初心不改的老一代水彩人的心灵。他歌颂大自然,歌颂生活,展现给我们的是美好的生活。仔细审视画作你会发现极富内涵,对家乡故土的情感,他坚持客观自然,尽量放松心态,使自己表达的方法更灵动、更丰富,写出自然景色的真性情。

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 刚:

黄老师一直坚守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我们都知道作为画家,对自己作品的改变是一种选择,同时也是一种胆识,一个画家的坚守更是一种选择,一种胆识。黄铁山的作品讲述的是自己的话,是自己的家乡话,他是一位努力将水彩画转变为中国水彩画的实践者,他的作品传达了他的心态,更是性格宁静,有着理性精神的厚实的家乡情怀表达。他的作品也展现出一种东方情怀和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一种温文尔雅的、柔韧的、和谐的状态。他常怀着阳光的、积极的心态看待山河、家乡,所以他的笔下永远展示着一番美好的诗境。

我常常被黄铁山作品中的中国情怀所感动,他的乡愁是对生命的一种挚爱,他是用他家乡真诚的眼睛看世界画世界的。他的作品是艺术家的良心,正是坚守了这种良心和用从故土带来的眼睛来看当代,看未来,因此,他的作品是真实的,纯粹的,当代的,更重要的是黄铁山的作品中有真诚的自己。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第三届委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廖少华:

黄铁山先生长期坚持审美理想和水彩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两者现实的完美交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理性正视水彩画发展历史,明确发展方向。他在创作时注意理论引导,思考和技艺同步,而不仅仅做一个动笔的画家。他认为中国的水彩画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应该表现中国文化精神。二是他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美术创作的道路。他认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重在做好三件事:坚定信心,坚持社会主义美术的正确道路,展现“大国气象”。三是他的创作始终将满腔热情融入生活,融入自然。他提倡“画应该有画意,有趣意,有感情”,审美理想和艺术理论体现在作品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他为此率先做出了榜样。四是这次展览是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展览,希望在全国引起更多画家关注。

黄铁山作品欣赏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金色伴晚秋》 32cm×86cm  1984年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小院日当午》 84cm×60cm  1986年(第二稿)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湘江渔舟》 51cm×68cm  1995年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暮归》 83cm×110cm  2009年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西湖秋荷》 75cm×100cm  2007年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 100cm×150cm  2022 年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非洲西海岸》 75cm×98cm  2004年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韶山》 90cm×150cm  2021年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湘西晴日》 73cm×108cm  2014年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潇湘月》 36cm×53cm  1984年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画家简介

黄铁山|走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最爱故里的那份乡土风情

黄铁山,1938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195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今湖北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文联荣誉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洞庭湖组画》《金色伴晚秋》《摩洛哥小镇》《苗寨婚嫁图》等9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金色伴晚秋》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质奖章,并入选中国美术馆建馆30周年馆藏精品特展。

出版有《黄铁山水彩画集》《黄铁山作品选》《中国名家黄铁山风景水彩临本》《黄铁山水彩画精选》《黄铁山的水彩世界》《中国当代水彩名家·黄铁山作品》(中英文版)等书。作品入选《中国美术五十年1942-1992》、《新中国美术50年》、《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和速写卷、《中国水彩画史》、《中国水彩画图史》、《JCA世界美术年鉴》(日本)、《国际艺术家》(澳大利亚)、《水彩画艺术》(法国)、《水彩画家》(美国)等。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