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空间
书法由书斋走入展厅,由文人的相互玩味发展到展现个性的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书法”二字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迫使人们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书法有多大的空间。
用发展的眼光看,历代书法大师们有意无意地为拓展书法的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抛开书法文字的变革史不谈(每一次文字的变革都是对书法空间的革命),就形式而言,刻划、铸造、简书、墓志、摩崖,碑刻、手札、长卷、中堂、对联、条幅、斗方、扇面……。这些足以证明,我们的前辈对书法空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书法在经历了如此丰富的变化发展到今天,它又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形式反映现代人的面貌和精神状态,他的表现形式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今人在继承了书法的传统之后,能否接过古人赠予我们的法宝去开启书法艺术宝藏的未知之门,这是每—位当代书法人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没有人否认,今日的书法艺术,已不是文人墨客室中的游戏,也不是求官逐䘵的囊中法宝。它已凝聚到更宽阔的艺术海洋之中,与其它艺术形式一同扬帆竞航。
艺术的规律及准则告诉我们,以单纯的,孤立不变的思维模式去固守一种艺术形式,将不利于艺术的发展,书法亦然。
书法艺术的表现性是多面的,丰富的。因而,在继承与发展上也就必然呈现出其多面性与丰富性。对书写方法的探究是继承,对古人精神的模拟是继承,对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各种表现形式的运用是继承,对未普遍运用的各种古文字的开发是继承。当然,将如上所述的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并研究,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继承。
综合考察,全方位的继承与发展,需要一个多方位技能等诸多因素积淀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对各种书法表现要素的单项研究分不开的,没有局部,也就构不成整体。分析与综合是研究事物的基本手段,就以往的书法研究而言,较多的是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展开的。然而,书法的多面性与丰富性告诉我们,书法的研究与继承没有让人们都去走同样的一条继承与创新之路,任何一个分支的继承与发展,仍然是对书法事业的重要贡献。笔法、神采,形式、文字……,组成书法艺术的要素是丰富的,已知的书法美与未被发现的书法艺术之美相比,如用一颗恒星与宇宙相比一样,后者更加恢宏和伟大。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书法艺术也将在这发展与进步之中不断地闪现出自身诸多要素的光芒,多极的书法艺术发展走向是历史的必然。
——李晓军 2005年8月
当代"流行书风"的流与行
关于"流行书风"解释不一,争论不休。身在其中,对流行书风亦有自己的观点:历代都有流行书风,晋王宋苏皆是当时的典范。但历代的流行书风都有其广泛的大众基础(大众都在用毛笔写字)。故当时的流行书风有着广泛的趋同性与认同性。当代己丧失了毛笔书写的大众基础,故当代的流行书风只能在书法实践者的审美趋向中产生。所以,当下使用的流行书风概念是指,当代书法实践及研究者对失去用毛笔书写大众基础的今天,书法向何处发展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中的一种审美趋同现象。也就是说,当代的流行书风是专业书法实践者们的一种审美及创作观念趋同流行趋势。与历史上书法在传承中的广泛流行大众基础不同。当代的流行书风有着"专业的小众"特征。
——李晓军 2018年8月
用线连接世界
基于中国书法发展空间的现状,书写做为语言记录及传情达意基本失去其主要功用的今天,作为一名书法人,多年来一直在思考,以怎样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来实践和彰显汉字的艺术性。从汉字发生发展的历程上看,除去笔、墨与纸张发生关系的原素之外,刻划、铸造亦是汉字传承与审美的重要环节。
刀刻给予我们的凌利、劲爽,溶铸赋予我们的深厚、凝重,使我们体会到了游离纸面书写美感之外的特殊审美特质。
汉字饰品系列,亦是对汉字之于溶铸美感特征的继承与挖掘,意在使传统的书法从纸面上的线性审美之外焕发出与工业社会相契合的金属性审美元素,使书法中的“折钗骨”美学概念得以质地的还原与再现。
线性造型的美学特征是世界设计理念与时尚流行的重要元素。中国汉字之中的线与线的组合体是汉字造型的本质,这一本质特征,与世界设计理念的先锋性元素有着高度的契合。
历史让具有三千年古老的中国汉字文化与当代的时尚设计理念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交汇在了一起,使中国古老的汉字造型元素,再一次突显出了他承载的民族文化审美的新时代光芒。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华民族不断强盛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中国书法是连接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国书法也一定会以它独具魅力的线连接世界!
——李晓军 2015年2月於悟斋南窗
(来源:美篇“晨辉艺术”)
书画家简介
李晓军,曾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国画院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北京市西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绘画作品曾参加1992年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199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新人新作展,1996年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奖),中国书画艺术节全国书画家新作展(获奖),2002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铜奖),2003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年展,写意中国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及传略辑入《中国美术年鉴》、《当代中国书画家大辞典》等辞书。
书法作品曾获1984年庆祝建国35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北京市书法展一等奖,1993年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1997年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作品多次赴世界各地展出,并获日本每日新闻社社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