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笔法记——林海钟作品展”在798艺术区的空间站艺术中心进行,策展人付晓东是我央美的同学,一直在做艺术策展,成绩斐然,尤其是当代艺术的推广,十余年来尽心尽力。上次去杭州时,才知道她近两年跟随中国美术学院林海钟学习山水画,这倒让我有点意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当年,付晓东在鲁迅美术学院学中国画,导师叫韩敬伟,如今再跟林海钟学习山水画,倒也是非常正点,算是回归本源,在注重文脉的前提下去研究山水画,在畅游自然的艺术精神中陶冶自我,也算一件非常好的事。这次只为林海钟的新作《洪谷神钲图》在北京展示,也得到了林海钟的认可和赞许,一切都很顺畅,功不可没。
那日(9月2日)下午,我先去了旁边的尤伦斯艺术中心看了“马蒂斯艺术展”,纯西方的艺术大师看了以后很过瘾,颇有感觉,马蹄斯的速写和剪纸跟中国绘画里的意趣非常相近,时刻被感动着,也有点依依不舍。临近四点我赶到了空间站艺术中心的展厅,当时已经有很多参观者到现场,因为没有做开幕仪式,进出也自由得很,入口处,刚好见到刘墨准备去罐子书店,他说等会再来聚。随后又遇见翁志丹,他是林海钟的博士生,如今已在南京师范大学教书,此次来京带有八位硕士生做考察,刚好一同参观,随后晚间要去国家大剧院看歌剧,有点雅致,闲聊一会,感觉良好。又见到王煜、赵飞,王煜说,马骏也来,果然不会儿,见到马骏,与马骏有好些年没见了,他气色还不错,毕竟韶华依旧。后又遇黄小峰、周博、王平、章燕紫等老友,相见甚欢。在大作《洪谷神钲图》旁,又见到方向、丘挺,林海钟着装像个员外,有古意,气色颇好,正在为方向、丘挺讲述此作品创作过程,前来旁听的人也络绎不绝,形成另外一大景观。其实,了解他的创作过程,也可以通过作品旁边墙角的小视频,非常多创作的过程,慢慢看来恰如身临其境,大家读完之后也能理解了,整个过程并非易事。作品《洪谷神钲图》悬挂成弧型,有点古人观轴画的角度,置于展厅中央最瞩目之处,使这件作品让人感觉有份量。观此大作,感觉太行洪谷郁郁葱葱,春色丰盈,生机勃勃,墨色的沉着与线条搭错出来的画面既显示出磅礴,又注重细致与恢弘气势相兼容,层层叠叠,满纸幽冥而笔墨变化千幻百迷,悠然之间似有山色,似得神奇,似见笔痕,那些太行万仞壁嶂,风云再起,上下起伏跌宕,全然是一种淳朴的气息表现在画面里,时而在留白或飞白的映衬下,崖壁天险,崇高致颠,虚实得以兼顾,既可以细细品味与思索,又觉得此太行,此洪谷与观者心里的“笔法记”的精神有多大的差别呢?林海钟笔下的这些洪谷与荆浩认知的洪谷又有多大差别呢?这都是可以去追问的话题,我想问,正所谓“画如其人”,这些山与水,太行与江南园林,寒林与翠茂之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呢?“笔法记”其实是山水画家们去研究自然山川和精神意境的一部宝典。如今,林海钟与太行、与荆浩、与北方山水,具体是通过这件《洪谷神钲图》而达成和解的,也能够突出林海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法与墨法的个人鉴赏力。当然,作品旁边的小视频,展示了他创作大作的整个过程,多是笔笔生发而成,让观者可以通过小视频内容,觉知艺术家创作时的那份宏阔又精微的理法,确实难能可贵。
展厅的空间里,虽然是以“笔法记”为名,确实,也增补了许多林海钟个人数年来的一些山水精品和花鸟、人物,其中右侧墙面上的山水四条屏,也很具份量。对面墙有《汴河桃园图卷》,还有大尺幅的轴条,作品内容是寒林意境,用笔果敢爽劲,颇具气势。还有许多小品挂轴,使整个展厅丰富、耐看而具有品位。那些穿插在竹帘屏风上的许多小品,精妙,气息淡雅,妙不可言,包括左边墙上的几幅如《啸声天上落》《临风晴雾中》《千月壁上高》《一峰独秀》等其作品,都以淡墨勾勒成形,或山石,或水岸,或松枝,或云端,提按顿挫间实现了远山悠远,近水沉静,枝条曲延,云淡清风而气韵雅洁等等,正所谓“一股清气满乾坤”啊!
当然,还有几幅《树下罗汉》与其他山水画略有些区别,山岭溪泉,松涛柳荫,行进山野间,空寂寥而万物有灵,以及《玄奘西行》等,图像多是故事描绘,以景入境,得意而出,空灵间凸现禅意多多。
另有几幅带镜框的小品画,装裱很精致,画面勾勒渲染赋予节奏,山石云海穿梭在画面中,浓淡相宜,黑白相衬,气韵生动,其结构严谨,笔法墨法松脱,细与粗,精与阔全在每一笔的笔法品相里,呈现高洁、温雅、畅神之感。
纵观一场展览的价值,往往是其作品的内容或作者的精神是否能够体现出来。在当下中国画领域,林海钟一路前行,不敢懈怠,努力开拓,他的山水画从最早纯粹勾勒的江南田园,到行迹潇湘、青城、武当、雁荡、桂林、武夷以及北方之地的华山、终南、泰山、燕山等,此次的太行洪谷,得山川幽冥,崖壁纵横,造势五岳,笔笔写来,境象凸兀,浑圆悠然,通達玄好而不可预测。正契合了荆浩《笔法记》所言:“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岂此窍矣。叟曰,不然,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妙言可鉴,全由笔法造势而得,可喜。
似乎一切都是天意,或又将“山色空蒙处,白云自悠悠。”这闲来半日,读林海钟的诸多画作,也是满脑子的山水图景,那些山水亭台、楼阁、峡江、岩壁、绝地,苍茫、幽静、纯粹、空白、朴厚、华滋等概念,全然就浮现在眼前,时隐时现。或许山水画的魔力也在于此,那些“一法之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至无穷无尽。”在这些理法上觉悟的每一个人,在关照自我人生中升华,变得有味和有意义,我在想。
观展之乐,留在心田。
临近晚餐时,天雷一惊,然后大雨落下。时隔半个小时才可出门,余下的朋友刘墨、范华和其他几位国外友人,还有空间站艺术中心的亲友团成员一起为林海钟“笔法记”画展庆祝,付晓东的辛苦也在此刻有了结果,不由地喜上心头。
(文|子游)
作品欣赏
湖钟天地册
直径16cm
纸本水墨
2013年
湖钟天地册
直径16cm
纸本水墨
2013年
蟠桃图
11cm×13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湛然碧波图
41.5cm×51.5cm
纸本水墨
2016年
羲之觅句图
60cm×6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太行洪谷图
204cm×68cm×4
纸本水墨
2019年
高树临风
50cm×31.5cm
纸本水墨
2016年
胡骑崖下
66cm×32.5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树下罗汉
67cm×31cm
纸本设色
2015年
玄奘西行图
66cm×31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黄山雾松始信峰所见
68.5cm×33cm
纸本水墨
2014年
皇柏古道
64cm×37cm
纸本水墨
2020年
遥山动波图
67cm×33cm
纸本水墨
2016年
一峰独秀图
74.5cm×32cm
纸本水墨
2011年
千仞壁立图
74cm×32cm
纸本水墨
2011年
啸声天上落
68cm×33cm
纸本水墨
2014年
溪山禅音
69cm×1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持莲罗汉
69cm×1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汴河桃园图卷
30cm×34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陶渊明归去来兮册
23cm×40cm×10
贝壳笺水墨
2013年
洪谷神钲图
445cm×340cm
纸本水墨
2023年
(来源:子游派)
画家简介
林海钟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号卧霞散人钱塘后来生林泉阁主人
1968年生于浙江杭州
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90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毕业,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1991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奖学金”
1993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7-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教研室主任
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成为首届中国画6博士之一
201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