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夏日黄越先生带弟子前往川西理县、泸定县采风、写生、体验生活,描绘嘉绒藏族地区瑰丽与神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世间万象虽是表象,然而它显现“道”,恍兮惚兮,其中有象。
藏地采风不为猎奇,而欲穷就物理,体悟大道。
有人看到诗情,我却看见侠心
我与黄越先生的交往并不深。
我们从未深谈过他是怀着怎样的情质去作画的,吴维羲先生评价他的作品“诗心灵气”,傅仲超先生称他做“寻道者”。而我从他的作品中,特别是从这一批最新的写生作品中,从这诗情迸发与笔墨娴熟里,分明看见的是一位游侠的剪影。在我的设想里,黄越先生就该是一位怀袖剑、束长发,秀口成诗也善舞利刃,眉宇间有英气亦有善心的翩翩剑侠。
利刃,拂清风
黄越先生幼承家学,青年时代又多历名师,在艺海泛舟多年,于他而言,笔、墨、水、色早就得心应手,语言和观念也已成熟自洽。在掌握愈加丰富的绘画手段、愈加多元的媒介画材,并拓展至更达观的视野后,许多人会刻意去完善某个体系,有意识的塑造一个确切的艺术形象。
图/理县•毕棚沟
高山云影 137cm×68cm
但黄越先生选择了涤清浊重的赘疣,在设象敷色、笔墨风格、程式语言等方方面面都去做减法。尽管有着凌厉的笔墨本事,但他不喜做那莽夫,那种从纸上就透着力气的作品不是他的追求。他的作品中很有分寸,素朴凝练、简约纯粹,可谓举重若轻、如拂清风,而这分寸才是最利的锋刃。
图/理县•孟屯河谷猴子山
白云恋翠 137cm×68cm
在这批写生作品中,我最爱松弛的“劈势”,那些用大笔厚水和砍切的笔势冲刷出的山之阴、山之阳,透沁着画者的凌厉攻势与轻松自在、大气盘陀与胸有成竹。无论是云上高原的险峻,还是远境空谷的幽深,原本都是可以多做特书的山水文章,黄越先生偏偏不求怪诞皴法、不设焦渴墨色,他的画水透苍冥又保有灵白,这种适可而止的松弛,是他于墨、色、水的叠印里轻点而出的匠心。
夏山苍翠 137cm×68cm
在黄越先生的作品中,山、石、树、屋具象又具虚,于散视山水中,也常绘有透视得体的屋房,但那严谨的人家住所又多掩在阔笔水墨间,类似这种中西观念的交融,在他的作品里处处可见,却并不显激烈。近处的生气勃勃和远处的山风习习,因了水墨的散淡和氤氲,而呈现出明显的东方意韵,但又比前辈先贤的独境更能留住长期浸染在现代观看方式中的眼睛。那严谨的透视,引导着这些眼睛去散点的山野间寻那画者自造的阔达境界。黄越先生的作品不拘泥于东西观念和技法,只为营造出山水自然的亲切而随性撷选,这是他于东西融汇间慢琢的平衡。
图/泸定县•海螺沟
冰川痕 137cm×68cm
分寸是很难的,因为需要艺术家两方面的积淀,一方面是技术性的,一方面是艺术性的。在具备娴熟技巧的基础上,对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表现的匠心独运,才能一起作用出这一点“分寸”来。如同一名剑仙侠客,尽管有利刃在手,却常常与人清风一缕。
文心,烈肝胆
黄越先生的作品里弥漫着大道至简的写意精神,疏淡的笔墨、从容的铺陈,这些高度契合中式哲学追求的水墨态度,将他的艺术共性充分强调,明净圆融、飘逸简淡的气质让作品文心斐然,但似乎细思回转间,又能呡出荡漾的豪情胸臆来。
图/理县•嘉绒藏寨班达村寺庙
风驻树梢云恋青山 137cm×68cm
说是追慕古意文心,但他作品的视角许多都放在不成“体统”的野莾山林里,这倒不像一个士人的追求,那些藤葛交织的野像,更像是江湖义士的激昂。看到这些作品时,我将这纸上的风物幻化为人,脑海中文人与游侠的形象交织:剑仙在绝壁上腾跳,诗人在湖月中弄琴。这侠与诗的交织间升腾而起的,正是黄越先生的水墨语言。书案上的笔走龙蛇与自然里的中得心源在共同作用,两者互相幻化、互相生发,最终成就于轻描淡写之间的,是黄越先生于知与行中锤炼出的气象。
班达村古寺 137cm×68cm
尽管这些作品是教学间隙在自然山川中的采风,但作品的完成度都很高,绝非简单对自然风貌的摹写传拓,山与树、意与会,争相于纸上雀跃。写生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可以没有预设、兴之所至。在我看来,黄越先生这批兴之所至的写生也是创作,只是创作的场景从画室搬到了自然,创作的触点从预设转为了河山。
图/泸定县•燕子沟
燕子沟小景 137cm×68cm
既有对景写生的现场感,也有纸上营造的创作感。这些被征用的物象又因创作者的挪借而显得富有意寓,自然里的景色激发了宣纸上风物的生长,只是云淡风轻的提点了一下,川西的壮阔就跃然于纸上。这壮阔比自然风景的壮阔,离人更近一步,那是一颗文心、一副肝胆赋予这风景的审美价值。
图/理县•张家碉房
云上生活 137cm×68cm
画者的精神也是画的情趣,只有坚固于自身的修行,才能驰骋于象外的营造,这种审美的回还,是属灵的,难于掌握和言传。我从这些心灵飘洒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侠客的精神:文心所念,肝胆相应。
孤往,满意怀
黄越的作品中有很强的孤独感,抛开了直接与时间和现象的纠葛,更像是借助这一架艺术的云梯,去广阔的天地间与自己对话。为何一个正当年、正当势的画家会在笔底生出这样的孤独感?
图/理县•孟屯河谷盔盔寨
养心青山白云间>137cm×68cm
黄越先生的父亲黄原先生,在巴蜀地区享有盛名,是诸多名家的良师,他自己也在四川美院任教多年,教习弟子无数。要论圈子,他该是有许多资本的,要说想有所创辟,他也不会缺平台。但对于艺术,他不过是抉择一己所愿习,而不求随众势流转。这种艺术的自由与独立,非有孤往精神而不能,这种精神造就出他的这份孤独感。学术独立与自由,是关乎内心自由的问题。就算规避了教条主义的权力言说方式,也还另有多元的价值取向干扰,唯有清醒而自知者能于嘈杂乱象里向隅而坐,黄越的作品昭示着他的品性,他是难得的清醒者。
图/理县•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新貌137cm×68cm
黄越先生的作品,从来都是坚定的,这份坚定在笔势、气息的恳切里,也在云水、念力的圆融中。正是有了这份坚定的孤独,那满纸的华滋、苍翠,才显现出烈爝锦缠般的热气来。画山易,画水易,画山水热气难,只有画者的不急不缓、不卑不亢,才能为天地间的这分热气造像。我不识黄越,但我识先生的满怀孤独与畅快。
云卷云舒秀青山 137cm×68cm
克制与洒脱、温婉与风骨、孤独与繁锦,在他的作品里都不是反义词,他们共同的激荡构成了一个艺术侠客的剪影。画不论大小,景不分寒暑,都是刀剑化成的柔道,大气内敛、气韵外张,小画看到气象,大画看到高古。
诗语,裁明月
黄越先生的画有诗意,不是体现在骚柔朦胧的低吟或者壮怀激烈的长啸里,而是体现在笔墨之间的层次、穿插、叠印、互让、水韵等及其巧妙的安排上。
图/泸定县•贡嘎山
贡嘎秘境 137cm×68cm
他的画法可以高度概括、大笔扫荡那山川险峰,让观众在这笔墨语言中看到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韵;也可以漫不经心、有条不紊地梳理树林杂木,让观众在画幅上听闻清风明月、晚风晓笛的缠绵。
森林奇韵 137cm×68cm
他不刻意的营造一个“美”的诗景,而是在山水之间顺手裁剪一段平常角落,用水墨粘出他内心的明净诗篇。古人关于笔墨的论述千千万万,在他这里,就是明净的水质、单纯的墨韵、随心所欲的走笔与镂金填锦的匠念。
图/泸定县•贡嘎山
冰峰意象68cm×68cm
我看他的画,如同把繁复的古人教训,演义成一笔一划的招式,有剑仙的飘飘然,有醉侠的恍恍惚,也有诗人的淋漓酣畅,有老僧坐禅的蔚然定力。他的画,不复杂、不庄严,但是入眼看去,徐徐如丛林衍生、疾疾如秋风凌行,然后再观全貌,又是雨后明媚、笔墨清新,在这一招一式的奔腾间将霹雳雷鸣化为了明月空心。有星宿排空的灵蕴,有酣畅酒香的回味,诗在这里演化成黄越先生自己的笔墨样式,不见了古人的沉重与晦涩。看他的画与图式,如麒麟吐书一样,到处都是学问而到处都是平常心。老衲讲学,字字丹文。
图/泸定县•燕子沟原始森林
贡嘎之晨 137cm×68cm
这作品中的诗意与剑侠精神,在宣纸上凹凸出他的精神骨骼。我不知道黄越先生是不是喜欢写荡气回肠的诗,或者书凌厉啸风的字,但是我可以肯定,他一定喜欢读唐诗宋词的韵律,喜欢看随势应变的书法,喜欢听西洋交响乐的旋厚。因为他的画里,有这些诗意的情节,有这样的落霞与孤鹭齐飞、有这样的云雨交辉齐鸣。而在这笔墨横扫的那点点镂空里,他又精心布局了平常人家的烟火,便让这豪迈有了裁剪,这诗境有了火气。
袖剑,烁灵音
黄越先生的写生作品里常有剑光闪烁,在笔墨氤氲中蕴有丝丝剑气,会让观者产生摄烁灵心的共鸣。一个温良恭让的翩翩君子,一个诗意飘羽的学士文人,从哪里得来这样的血性,何以在作品中涌出这烈烈的阳刚?
图/理县•孟屯河上寨
仲夏孟屯河 137cm×68cm
我也是怀着峡谷探险的小心,在他作品中仔仔细细地搜寻这些闪烁的光亮,试图解释他作品中隐藏的侠客气质。南北朝时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的“六法”,在黄越画里,无论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都有做到,用这样的标准来评判他的剑气,没有说服力。不错,他的画里有精神的生动,有顾恺之称为“神”的韵味,但是用这样的补缀来看他的作品,总是如隔山障水。当代哪一位画家不是时时用这些评判来校追自己呢?黄越先生有,别人也有,但黄越先生总有些别人没有的东西。
图/理县•桑登寺
雪映桑登寺 137cm×68cm
黄越先生生活在重庆,那里有巴人遗风,有胆气豪迈的性格;他也属于川西,父辈的川西血统、常年在川西山林里的采风,还有师兄弟们至今在蜀气缭绕的四川墨华研究会里相互影响。巴与蜀的交融,犹如慢火熬炼,把他的精神燧火追焠成柔肠剑,没有逼人的锋利,但是有袖箭的英气,隐藏在温文雅尔的墨色里。我想到余光中的《忆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盛唐是雄风烈烈的,但常含在李太白的柔指秀口里。
自然的国度 137cm×68cm
黄越先生的画,如果没有袖剑的英气,也许就沦落在市井画家的行列了。这烁石而出的灵音或许与他孤独自由的创作精神有关、与黄原老先生的孤傲性格影响有关、与他的审美意趣有关、与他长期和自然精神的对话有关、与他生活的巴蜀文化大圈有关,总之与其人其生有关。但无论出于何种影响,这三分的英气侠心,成就了黄越先生作品的格调。
我今天,反反复复研读的是他的写生作品,是他直接在自然面前的心态流露。可以预想一下他的大作品、深思熟虑的创作会涌动着什么样的意识?依托于什么样的秩序语言?让我们静心等到看他的大作品,见他本人(我还没有见过他)。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一定还会有更好的作品,有利刃、有清风、有文心、有肝胆、有孤独、有意满、有诗语、有裁剪、有侠气、有灵音的作品。
我很期待……
(文/曹筝琪娜)
探秘生活记忆
探秘路线图
远天远地的足迹
就地稍息
雪山、草地、藏民、喇嘛庙......
笔底生活
换个姿势保护腰与腿
顺其自然、图写山川
简易画案
接受阳光
偶遇
射雕豪杰
化缘得来的午餐 需要自己动手
独角菜
极简美味---鸡蛋面
打牙祭---丰富感性认知
月夜秉烛、谈古论今
对话山川
(来源:溪山松月艺术)
画家简介
黄越,重庆人。曾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现为重庆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二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重庆书画院副院长、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墨华艺术研究会会长、黄原书画奖学金总负责人。
长期从事中国画与书法的教学与创作,高校教龄38年。擅长水墨山水画。作品以奇崛丰茂的巴蜀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大写意为基本特征,意境超迈宏阔,格调率真洒脱,笔墨酣畅淋漓,融中西艺术思想为一炉,表现出雄浑、刚劲的独特个性风格,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代表作品有《红岩风骨》《黄山松涛》《灵泉诗音》等。
著有《山水画艺术探要》《笔翰别裁》《看山归来》等著作10余部。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等报刊媒体刊载。连续主持10届《黄原书画奖学金》展评活动。作为第一负责人的教学成果《赓续·复兴·再生——高校书法教学理论与实践》曾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