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9-05 09:35:52
听新闻

当学生的时候放假回家,那时,家是真正的家(现在不一样了!)。假期一个热天一个冬天,热天里,有时还要去坡里干一点活;冬天是年假,大部分时间是忙年走亲戚。爸爸妈妈忙着的时候,我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画画。

起初刚刚上学那几年,逢暑假回家,妈妈总是让我去街坊邻居家帮忙扎箍屋。妈妈觉得平时乡亲们照顾我们,我们没什么能力回报,让我去盖屋、修屋的人家打杂当小工,算是答谢人家。夏日较长,秋收还没开始,许多人家利用这段空挡修房子。天热也得干,一些和泥用水的活计,正好干得快。那几年,我也学会了几样修房子的小工活:挨门挨户借来长杆子木头、板子扎脚手架,挑水,和泥,淋砖,拾掇麦秸把子(我们那里的房子都是麦秸苫顶。挑上好的麦秸梳干净,掠去杂叶,留下金黄色的粗壮的光杆,铡刀铡成一定长度,草腰子系一种一拉就开的扣),给麦秸蘸浆,刮旧砖。一旦活计干起来,我会接受大人、匠人们分派给我的事,卡钉卡卯地干好。中午,主家会管一顿丰盛的饭。那时我还朴实,和乡亲们一起吃着大锅饭,挑吃大盘子里的肥猪肉片子、炒黄瓜、地蛋、茄子、豆角之类,啃大白馒头,喝大碗的开水或几乎冲不出色的茶。晚上,忙碌了一天,脱下满是泥浆点子的衣服,用凉水从头到脚冲一下倒头睡去,第二天挨另一户人家接着干。那时,大家都想抽农闲时节完成一些扎箍房子的大活。

画画只待空闲的时候。我请得邻居们做过不少模特儿,周围几个嫂子、她们的孩子我都画过,还画过几个老人。当然是速写,我至今还留着她们的速写。一边画画一边和他们拉学校的事。嫂们就问,你在那里真画“光腚”的女人吗?她们听说过美术院校要画人体,她们把一丝不挂的人体叫做“光腚”。我说是。她们非常不理解,还问,有没有男的?我说男的女的都有,但不是在一个房间里画。是结过婚的吗?我说结过婚的没结过婚的都有。想想,她们还问,多少得挡点什么吧,真的什么都不穿吗?听了我的回答,她们更狐疑。我不知道她们怎样看我,又怎样理解画“光腚”对画画的用处,她们无法想象一群少男少女学生在教室里画“光腚”是怎样一副情景。过一会还在嘟哝:多少得套点什么挡挡吧!秀坤嫂性格开朗,和妈妈是好朋友,她常来串门,来了先喊我一声“大闺女!”。东邻二嫂也是常客,来时让画画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断不了拉家常,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话是女人们生活中的润滑剂。二嫂也曾给我弟弟做过毕业创作的模特儿,说那回低着头弯着腰,拿个暖水瓶装着倒水,“一下晌啊,好么得累煞我!”。那是一张母子向田间送饭的场景:新耕出的土地边,母子俩挑来午饭放在地上,孩子拿着担杖向田野张望着,年轻的母亲正向碗里倒水,等待着男人过来吃饭。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画上这母子就是邻家的样子。她家两个女孩,大红小红,也曾为我的毕业创作《瑞雪》做过模特儿,拿个木棍举着或是扛在肩上,是冬天打着伞上学的动作。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因为个人生活的缘故,我的画终也没有离开这片家乡。我毕业创作四五张画,均是少年时代生活的印象,大都在假期里让邻家大娘婶子嫂子们做了模特。有一张《喜事盈门》是画几个老太太高兴地做结婚喜被的情景。那天下午,妈妈把席子铺在院子里,又找来一床要缝的被子,喊来二娘三娘婶子几个老太太,他们就果真在那里缝了起来。我赶紧画速写,并且按我的画上的动作要求,让她们摆了几个动作,拍了照片。比如让和平奶奶摆了“韧针”的动作,让王家二娘做了俯身续棉花的动作。和平奶奶是天津人,说话跟我们不一样,被人叫做“老找”(说话外地口音,叫“找”)。“老找”大娘性格开朗,曾为县城里什么人家看孩子当保姆,那人家每年都当亲戚走着,以至于我们都认识那个叫“宝宝”的孩子。“老找”大娘曾单独为我做过水墨写意人物的模特儿,四尺三开的画,贴在学校走廊壁的报栏里,作为《艺术学徒》假期写生的“范画”,后来不知被什么人偷走。现今,这些大娘们早已作古。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还有一张叫《成家立业》,画一老汉领着儿子儿媳去集上买牛情景。老汉和年轻后生正在牵着“牛鼻钳”看牛的“牙口”,通过“牙口”看牲畜的年龄,他们称“岁口”,这是农村人都懂得的技巧;“龄”字以“齿”为偏旁,经验丰富的老农是很懂得这个“牲口经”的。年轻人在旁边看着,未婚的小媳妇推着一辆自行车向画外回眸,因是竖构图,有点俯视,我在请街坊一个叫“爱玲”的本家妹妹推着车子做模特时,站在高高的杌子上拍了照片。老汉和青年人找不到模特,我自己编上了。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一张《三更灯火》的画,来自一句对联“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表现农村人辛劳勤勉的,画的是几个姑娘晚上坐在一起借着灯光织“栏杆”的情景。这种“栏杆”是一种手工编织的“花边”,叫“青州府大套”,县里有花边厂,那时被叫做“栏杆坊”,专接青岛对外贸易公司下派的活:在一个巨大的草包枕头上,用大头针钉着印成花边的纸样子,以棒槌缠线,翻动棒槌组成经纬,沿样子织成花边。这花边缝在大麻布上即成花边桌布或床罩,听说是专给外国人用的,用一回就扔掉。花边厂把大幅的图样裁成若干份,按难易程度定价,连同特定的线,赊发给村里的姑娘们编织,要求编织均匀,平整,干净,以此划分等级,定期收回付钱。那年月,这是能挣钱的手工活,勤快的姑娘们都学会了,两手指灵巧地翻动棒槌,那图案就“春蚕吐丝”似地向前追着走,渐渐织出叫“密龙”的花样;棒槌上栓四个珠珠,织起来哗啦啦作响。除主要结构“密龙”,还有“介花”“方结”“灯笼画”“密布花”“梅花果”等针法,我的姨、妹妹,街坊的女孩们都做过这种活计。为什么我对这个这么明白?因为我高中毕业时,被一位好心的老师介绍到他表哥所在的花边厂,干了设计员,招我进去设计这种花边了。我上学放假的间隙,乡亲们仍在做这种活。我在一个叫“王妮”织花边的时候画了几张速写。王妮,“老找”的孙女,和平的姐姐,人瘦小,但很能干,那时候农村的孩子都很能干。我的这张画严格仿照方增先的笔法,人物相貌朴实,笔墨也有一些韵味,至少我自己这样认为。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几年后,我又以一套工笔画画了一回这种织花边的活计。毕竟我看过不少女人们坐在枕头旁,噼里啪啦地编织那图样的情景,这是她们慢慢为自家积攒些零花用度的唯一副业。冬夜里,点煤油灯不行,有油烟;她们点汽灯、“嘎斯灯”(一种块状乙炔,水泡后可点燃)也不歇息,一直低着头躬着肩,一星一点地向前编织挪移那花边图案;也毕竟做过几天设计,凭印象,我能画出不错的“栏杆”样子。我请我的妹妹做了模特。把那个花边连成桌布床罩悬了起来,女孩躲在后面,上身穿着毛衣,腿上裹着棉被,花边缝隙里透出女孩正在编织的草包枕头和手,她正小心地取下大头针向花边上钉去。这是工笔,熟绢,不宜用白粉,我用“掏染”的办法空出花边图案,在图案空隙中画出后面的一切。我得让大家看清楚看明白她做的是什么活计。画取名“漫漫夜”,与“潇潇雨”“炎炎日”“瑟瑟秋”组成一套四季组画《村姑》,拟在表现农村女孩的勤劳。我脑子中存着两句京剧《蝶恋花》的唱词:“夏日炎炎,你挥汗如雨书宏论,冬夜漫漫,我吹燃炭火煨茶汤”。画反应很好,系主任张洪祥老师看后对大家吹:“丽华那个画,可以拿个银牌!”但那届全国美展我送展落选。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与这个《三更灯火》相对应的《五更鸡鸣》我在几年后以工笔画完成:清晨时分,天上一弯残月,农村女子在压水井旁洗漱。女子为侧面,穿短袖内衣,腰后背着草腰子,身旁放着磨刀石、镰刀,她正以水冲洗牙刷,后面有一株农家闲地里随处可见的“光光花”。为这张画,我特意在芒种前后观察了一些细节,包括花开季节,月亮满亏;为画那个倒出的水的质感,我还找了照片。这是我在老家麦收时的真实体验,很多道具都有写生的影子,那个压水井便是我家院子里的那个。我有意画了个“偏沉”的构图,一个压水井杆,把画面的“势”引向一侧,形成空白,为求画面均衡,我把一件长衣搭在水井压杆的另一头;收麦时是不宜穿短袖衣服的。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还有一张画叫《麦收时节》,画一个女孩放学回家烙菜饼的画面。孩子放学,自己打开门锁,把书包放在一边,独自为大人做起了烙菜饼的饭。这个情节是我看妈妈做饭得来,许多道具,面盆、面板、刀、擀饼轴子、鏊子、翻饼杖子、摊菜饼的蒲扇等,都是我观察写生的;后面放一个提篮,盛一篮野草,提把上别几个麦穗,表示是“麦收时节”,这是我从小在家常干的活计——为养活一窝小兔子,我和妹妹要常去坡里剜野菜割青草;用一方“早当家”的图章押在画角,以求扩大意境。为鏊子上那个烙出的淡淡的“糊花”,我也观察琢磨了好长时间,只有画好这个“糊花”,画才有质感;这个不能写生,只能观察,那时候没有照片,只能“目识心记”。妈妈看了我的画,半晌才说,这个活,这么个孩子干不了!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自小被放在坡里割草剜菜拾柴禾,对那些野菜野草都认识,假期中,我拿个速写本去路边画了不少野草野菜的线描,毕业时,画成一套工笔花卉《乡情》。也分出了四季,春天有菇笛、荠菜、苦菜花、蒲公英,夏天有燕子尾、芦苇,秋天有野菊花、车前子、蘑菇,冬天为被雪覆盖的枸杞豆和莠子草。田野地头上的野草野菜何其多,除了冬天也不分季节地开。从那时候起我就想,同样是画花卉,为什么要重复古人别人的一套思路,不画一画自己生活中有情感的、印象深刻的、有交接的花卉呢?画题四句:“花满春路,催我农家布谷。艳艳骄阳,酿酒千顷麦香。天高气爽,累累秋实盈仓。蓄芳临寒,人间瑞雪丰年。”我想把花卉的意境开拓出去,意寓更广大的内涵空间。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一回秋天写生时,画了一些谷子、高粱、玉米、豆子,配上蚂蚱、刀螂、蝈蝈、瓢虫等虫子,组成一套扇面组画《秋色赋》,我想画成“宋画”的感觉,只是用色多了一点,并且在熟宣纸上用大水冲渗,以求颜料沉积后形成肌理,破一破过分干净平整的染色效果。这套画在中央美院进修时被一个香港客人看中,卖给了他。我还把玉米、谷子等画进了后来的组画《村姑》之“夏”“秋”中。人物画必与山水花卉等环境发生关系,我画中的人物多与这些人间烟火的符号联系。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也为本家五爷爷、三叔画过速写。五爷爷可能一生都没照过相,他人相貌不好,年龄大了更丑,但再丑,也是我本家的呀!为乡亲们画写生少了一点,太熟的人坐下来对视,还是不好意思。村西二里地有一处坟园叫“王家坟”,大队在这里植一片杏树,看园子的马维圆相貌古怪,大头,长脸,腰背佝偻,双腿罗圈着,两臂过膝,为看好那片杏树,整天在坟园里蹀躞,像一个穿行在树林间若隐若现的猿。人很善良,我小时常去杏园里偷杏,他只在远处哈呼,并不追赶。出来上学了,又去看过他,拍过他的照片,没有画过写生。我后来在连环画、独幅画中多次用过他的形象。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家乡平得很,平原不好入画,这是我那时候的想法。我走姥姥家经过高家庄,也被村边一片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草垛吸引,曾停下脚步,在人家村中勾摹过一张速写和一个残门楼。春节初一,拜年后,无事了,我就夹着速写本出去画画;那是一个暖冬,出手不太冷,我去村后画了一个废弃的破窑,那窑矗立在积雪的平原上,有些冷寂孤傲。

有时去姥姥家,我也带着画国画的工具,我说想画点人。二舅想了想,谁家有好看点的老人,就带我去画了;还对人家说,他画的年轻人太多了,想找个老人画画。我也真在人家家里画起来。今天,自己也佩服我当年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和学习劲头。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村中其实很多东西也是可以入画的,当时没觉得好看,比如那一爿王家庙,一处很精致的古式建筑,曾做过大队部和小学校。村南村北各有两处大水湾,南湾秋天会长出一片芦苇,北湾西侧有荒地,是夏天涨水时预留漫水的,有人掘土,有人挖胶泥拌渣子,有人刨沙卖钱,周围坑坑洼洼,长出些杂树灌木,便成村民倒垃圾之地啦,也常有黄鼬、刺猬、蛇、獾之类出没。生产队的猪栏西侧有大柳树,大树弯着身子婀娜着越过人家院墙,直把优美的柳枝垂到臭烘烘的猪圈里来,煞风景啊!那猪又不会欣赏。二叔家的栅栏门是临时性的挡门,由几块木板搭成,不想一“临时”就成了永久,到旧村改造时也还是用着那个栅栏门。还有——王家坟的石碑、坟和杏树,村南的机井屋子,村中的马棚,井上的辘轳、水车,磨坊,碾坊,场院的碌碡,各式农具,大的农事活动,民俗活动,民间游艺,集市,乡村大事(选举、出伕、征兵、淄河涝堤堵水、救火、开渠、修路、建桥、批斗会、游街、骂街打仗、放电影、排演现代戏、建挂面坊、种大棚菜,旧村改造、通电、通自来水井建水塔、续写家谱、建公墓等),乡村重要人物,要饭的,说书的,接生婆,抽签算卦的,神家,小偷,走街串户的手艺人,民间手工艺等等。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周边有更多可画可记录的东西:村东有淄河,河为季河,岸边早已筑起一道涝堤,平时河水温顺时,两岸风光旖旎;大雨时,上游会泄下山洪,周边村庄都组织人力连夜看水,一旦有决堤苗头,便响起紧急的锣声,召集村民前来堵水。姥姥家村东有一片高坡叫“东窑”,是几个烧砖大窑连起来的高出于平地十几米的小“山”,人经过这里形成了路,每天上下东窑像在爬山,那个大窑坑从几面看来都是一个“湖”,都很好看很入画;大田,被村民掘土烧砖,盖进人家的房子中了。村南有公墓,墓旁有石碑叫“碑楼子”,当时是有楼的,围绕这个“碑楼子”有很多传说。我上初中的朱家庄,学校安在地主“朱八”的庄园里,这里有公社驻地、公社粮所、畜牧配种站等机关,都占着地主的房子,那片庄园很有气派,灰砖灰瓦,雕梁画栋;公社驻地有二层小楼,远看像碉堡。高中时,学校安在县城西北角,向北有村叫“尹蔡”,村中有大地主尹培庄园,房子高出于一般平房,有颜色浓重的柏树,所起的楼房已很见规模,这里曾做过“阶级教育展览馆”。那时,终因年龄太小不敢远行,未能去看看。朱家、梧村、弓手刘等富裕点的村都有围子墙,一为防盗一为防水,淄河每年泛滥的大水会冲到沿岸村庄里来,围子墙周边种下很多大树,墙和树都是一方景致。殷家庄村东路旁有石头雕像,石马石羊石人,半截埋在土里,后来石像被上级征调。妈妈上学的阜城店村外坟前有石像,村民叫“老佛爷”,鼻子和手均被人砸去,每天经过这里没觉得怎样,后被省博物馆征调,标上“北魏石刻”供人参观。这里的村庄得多么古老!老县城古色古香,街市两边有小铺,每天开门关门卸下安上写着“甲乙丙丁”的门板,店铺都探出“厦檐”,檐下挂着招揽生意的“幌子”。西北角的宽厚的县城墙还在,上面长满杂草,原先那里曾是枪毙犯人的地方,可见多么荒凉;我上学之前在花边厂时,还作为民兵训练在这里卧倒打靶。县城有一处“党校”,过去那个“党”不是现在这个,其建筑仍是解放前民国形制,高中时筹备冬天县里的文艺汇演,我曾在那里面住过一个星期。中有一个大殿为“宋代大殿”,后来被定为“省级保护文物”,当时每天看着这个绿色琉璃瓦的建筑,感觉很怪。后来出来上学,放假时在那里画过一张水彩写生,县博物馆馆长颜华老师看了说,你这不是写生,是造的!他知道,那大殿的门是用砖堵上的,我画时把它打开了。这一切一切,随着时间推移都清除了(大殿还在,被改名为“孙武祠”,其实与孙武毫无关系,又建得一片残瓦也没有。又见县里把“尹培地主庄园”重建,造的和一般新建仿古建筑一样,哪有一块砖一片瓦是原来的呢?我看那几间残留的破屋就很好看。这居然是一个“哲学悖论”:“忒修斯之船”——如果忒休斯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直至引出残酷“命题”:人体细胞每七年更新一次,七年后,镜子里的你是不是另一个自己?)。如果我小时候有人教育画画,除了临摹,还有写生,该多好!我可能以稚拙的画笔画一画这些景致,用画笔记录一些这样的场景,哪怕画得不像画。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任何一片土地都有沉重的过去和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有故事,这些边边角角鸡毛蒜皮的故事构成一个国家的历史。家乡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底色,左右他一生的行为轨迹,他的善恶是非成败得失,都可看出这片土地的影响;如果这里生出实力相当的文学家,会以这里为背景编织故事,或者把人物放在这片背景中演绎人生。但我的家乡没有,偶有几个文学爱好者承担不起这个重任。我只是一个画画的,但画画的也有责任把这个地方介绍出去,让人们认识这里,记住这里,对这里忙忙碌碌蝇营狗苟的人和事感兴趣。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我曾批评过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发生时,画家都不在现场,绘画中竟无一例对这类活动、事件、人物的记录,多画些品茗、纳凉、堪书、垂钓,画些花草鱼虫。其实我在那时也没有看出身边这些事物的好来,如果从少年起就画,哪怕画得幼稚、难看,也总是一些形象的记录。现在,只好用印象去补充了。补,只能是大概,生动的组合和细节记不全记不准了。仅有的一点记忆留存和几页写生,均被我画进了后来的画中。

我的画虽然也有别的题材和场景,但只要是乡村题材,必是那时生活情境的再现,那些熟悉的乡村人物、劳动情境、活计程序、道具和环境,均来自小时的体验、观察和写生。

(文/张丽华,2020.7.22)

(来源:茹昱斋


画家简介

我的画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家乡——张丽华写生笔记(二)

张丽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连环画研究会会员,山东画院院聘画师。中国画《瑞雪》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四回举办《灼灼其华——张丽华人物画研究展》。泉城路《老残听曲》等壁画、雕塑设计稿多种。论文80余篇发表于国家级专业报刊;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画集、专著48种。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