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9-03 10:30:06
听新闻

能画“大画”的孙博文先生,他的作品给人的视觉震撼,实在是惊人的。

孙博文先生用他的艺术实践,做到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无论多么广阔抑或高挑,都会被他的作品“充盈”起来,从而呈现出一种“充满”的审美效果。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孙博文《雪浮云端》设色纸本361cmX144cm2001年作

款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在孙博文先生的艺术创作当中,从远处观之,那种泼与洒的痕迹很重,关键是在运笔当中表现了“任意”、“随意”与“恣意”的姿态,从而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孙博文先生所独创的这种笔法,可以讲叫“拖彩带墨笔”,也就是将泥与水,替换为彩与墨,彩墨本身都是含水的,但是当它们被孙博文先生在巨大画布上挥洒淋漓的时候,简直就成为一场“色彩逍遥游”。

孙博文先生在这种“拖彩带墨笔”当中,以彩为主,以墨为辅,而且本身就在追求境界。在其笔法当中,无论是“拖彩”还是“带墨”,皆是在求索一种绘画禅境的。

孙博文先生所追求的笔触效果,毕竟还是中国的,尽管其中有对于光感的追求,这就实现一种绘画当中的中西合璧。

孙博文先生的艺术创作,可谓要实现一种汪洋恣肆的突破,这的确是对于儒家传统的突破。而且可以说,孙博文先生乃是“以禅超儒”,他的绘画在整体上追求了一种禅境。

《雪浮云端》中,孙博文先生把一个非常高远的雪山画为前景,后面是一个深远的景色,整个作品既有深远又有平远形成的,这种画面布置与经营其实是非常大胆,可见孙博文先生的绘画当中创新性非常强,而且试图做出很多“走出法度”突破。

儒家的起点就是从善开始讲起,人要善、要信,然后美、大、圣、神,这本是讲道德修养提升的境界,但是在孙博文先生那里却得到了审美转化。

他的绘画始终有一种追求光感、追求光辉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步入孙博文先生绘画展厅以后,会有一种光亮如辉的感觉?因为这种艺术为了达到“大美”的效果,由此产生了“光明”的感觉。

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有着一种崇高化的追求!他的绘画达到了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境界。我想,这是绘画当中能够达到最高的“神境”的那重化界,达到这层艺术境界的实在就是名垂青史的艺术巨匠了。

(文/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总执委)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孙博文《山水四屏》设色纸本500cmX144cm2000年作

(来源:卢乡书院)

艺术家简介

孙博文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自由与自由的艺术化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