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忽起垂杨舞》 180x96cm 2020年
他很重视传统,吸收了陈白阳、八大山人、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前辈的精华,融入写生、生活,他的画整体充满情趣。
从张晖先生的画里能感知他温良的性格,儒雅的学者气质。
他写意画的很认真,特别是动物画的很生动,写实基础上略有夸张,栩栩如生,情态画的很好,特别是画了三只鸭子的那幅作品,除了情态好,构图也不一般,尤其笔墨很讲究,干湿变化丰富,很放的开。
——薛永年,著名评论家
《干荷叶色苍苍》180x97cm 2020年
鲁美出来的多偏写实,看到张晖先生写意的作品,感觉很不错。看他的画,感觉眼前一亮,风竹画的很潇洒,很到位。梅兰竹菊画的也都很好。
他吸取了多方面营养。传统功底很深。
比如诸类题材一般难入画,但是张晖画的猪,很生动,很入画。别开生面。把俗的和雅的融合到一起,题材开阔上向前走了一小步,虽然是一小步,但是我觉得也不容易。
张晖的画笔墨处理上都不错,很值得看,很有看头。
——孙克,著名评论家
《富贵神仙》 137x70cm 2023年
今天从张晖写意花鸟能看到当代东北花鸟画,对文人画的一种认识,第一点:在张晖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沿袭与融汇。对明清以来文人花鸟画的传统有步骤的各家各派临摹、研究、融汇。
从承传方面,来自东北的画家张晖做的很不错。从一个侧面,一个层面,可以看到教学和研究的一个水准。
第二点:田园与儒雅的对比。最有张晖特点的是他画猪、猴、鸭子。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画出来的动物即有形,也很有体量感。同时笔墨意蕴很有味道。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田园意趣和儒雅的精神体貌有机结合。
第三点:在花鸟画的笔墨语言上,他追求秀逸与凝重。无论是兰草还是竹叶,他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但是他又有自己的笔墨体会,他在笔墨语言上有机结合。形成了秀逸、凝重的笔墨路径。
从整体看张晖的画,他在追求文人的笔墨,文人画的气息和田园的情趣。
——尚辉,著名评论家
《独俏一枝春》 69x40cm 2020年
张晖是位善思的人,对古人的研究认真而有见地。他又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在张晖近期作品中,能看到他对传统笔墨的研习。
这些作品中他侧重于“猴”、“鹅”、“鸡”、“兰”、“竹”。如“横斜临峭”、“不逐时芳品自斟”、“幽兰”等,显然有徐渭的自由和禅境的领悟。
他在“猴”的造型和墨法中与前期有很大变化,其整体性得八大之法。在“风竹”中有扬州八家之妙,但不是简单的摹仿,而是据个人理解,加以创造,组合其笔墨,继承其内在精神,迥别于古人而得其神,对前人成法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反而言之,不与先贤“合”便不能得其“妙”,不与先贤“离”便不能得其“神”。这些董其昌的主张,已成为张晖艺术实践的原则。
——李巍
《大利图》 52x114cm 2015年
张晖的国画从技法层面上看,笔道功夫非常扎实。这得益于他深谙画理即书理。
从《张晖画集》收入的作品看,他在用笔方面是得益于书法的。以书入画虽然是师法前贤,然而张晖也有自己的追求。他力求中锋用笔,笔锋居中,笔势逆行,八面圆足。这样笔道就有了厚度,有了力感,换言之笔道就有了鲜活的生命。
张晖画兰、竹叶用草书笔法,竹竿则有篆书笔意,以强其骨;画猴是以篆、隶笔法,强调其骨感,尾巴则纯用篆法,方圆兼施,这也是张晖的发明。
张晖喜欢画猴,但他不注重猴的外形,他笔下的猴有的像石头,有的像树,有时又像顽皮的孩子,可谓千姿百态。张晖不仅把动物当植物画(如前文提到的猴子像树),有时还把植物当动物画,如画兰、竹,有时就像蛇在翩翩起舞,有时如兔起鹘落,有时如情侣顾盼。这种不顾及物之形的做法,正是表达作者的感觉,也是一种变相的物我交游。
——杨抱朴,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艺术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书法文献学博士
《大丰图》 69x40cm 2018年
张晖的画也属于典型的文人画。他身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作画的同时不忘理论探讨,尤其是对石涛的画论有过深入研究,他先后在《中国书画》、《荣宝斋》、《美苑》等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深受同行好评。张晖还出版了《高等美术院校速写教程》、《动物画技法》等专著,反响都很好。
张晖的文人气还表现在对画作的命名和题写的诗句上。如画竹命名的有“虚心劲节”、“竹报平安”,画兰题诗的有:“何须更待秋风至,萧艾从来不共春”,“春雨春风写妙言,幽情逸韵落人间”等。兰竹配上典雅的诗句,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张晖画的文人气还表现在他的书法造诣上。赵孟頫曾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也就是说书法好,国画就能画得好,因为笔法是一样的。张晖画题款的字很潇洒,尤其是行草书。古代画家大都是书家,如苏轼、赵孟頫、文征明等都是如此。
张晖的题款与画很匹配,相映成趣,这在当今画坛是不多见的。凡此种种,张晖的画自然就流露书卷之气、文雅之气。
除了学习古人,借古开新外,张晖还向大自然学习。他画兰竹、荷花、葵花、葡萄,他画猴、鸡、鸭、猪、飞禽等,都是仔细观察,捕捉瞬间感觉,有时这种感觉便物化为一种意象,有时便成为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东西。
——韦尔申,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风急》 138x76cm 2022年
面对张晖老师的作品时,你首先感受到的是他扎实的师古之风,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潘天寿的“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于张晖老师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张晖老师偏爱画兰,他笔下的兰正如元代倪瓒所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我们曾就画兰一起聊过,张老师说:“兰,至简为繁,兰根古拙,兰叶柔细、交互,实难表现”,画兰竟是他对自己的心性及笔下之功的一种挑战;在动物画中,张老师的猴作是最令大众喜欢,也是最具精气神的作品,猴的躯体和尾部兼具灵动、力量与骨感,最为称奇的是猴的眼神,专注、凝重,似在与你交流,又好似洞察着你的内心,故其笔下的猴有着“北方第一猴”的美誉。
——冯朝辉,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收藏家
《丰年》 69x50cm 2019年
我以为张晖画兰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情有态,并与意蕴结合得恰到好处。他画墨竹,在干笔、湿笔、乱笔、整笔、润笔、细笔交辉运用中,竹之整体“隐跃”而出,更强调竹的动态感觉和神韵。
他的近期作品里,中国画的深层意蕴,独特的审美品格和形式美感,已经跃然而出。他独立自主、综合创造的创作路数,业已形成。其所取得的成就可喜可贺,也难能可贵。
我想这里边潜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道理,那就是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认同,他内心所建构起来的中国画的价值和审美理念,是他转变与探索的重要支撑。
——孙世昌,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原美术学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画家简介
张晖,1986年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毕业,同年在母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九八九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专攻大写意花鸟画,擅画兰、竹、猴、猪、鸭等。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吞武里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荣宝斋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文史馆研究员、辽宁书画院副院长、沈阳诗书画乐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