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出生命力,孙博文的彩墨实践暗合中国画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脉搏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8-31 15:21:24
听新闻

孙博文先生造语新奇、拔新领异的彩墨实践是基于中国画色彩体系的一次具有意义的探索,暗合了中国画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脉搏。

孙先生的彩墨花鸟,力求在简括率意的笔墨结构中创造出生意弥满的多彩世界;其彩墨山水,恣意而不失法度,绚烂而兼顾奇崛,体现了中国画在20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语境下蓬勃的生命力和生长性。

孙先生对于宇宙的本质怀有极大的探索热情,不断地将浓烈的生命情感灌注到传统笔墨之中,笔墨形态不囿成法,借助有序与无序之间的辩证张力映现宇宙浑然的韵律与天趣。

他的画风始终保持了强大的直觉力、丰沛的情感,这一点难能可贵。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出生命力,孙博文的彩墨实践暗合中国画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脉搏

▲孙博文《涅槃》设色纸本

359cmX144cm

2001年作

款识: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以生赋彩”是孙先生艺术创作的核心命题,极具辨识度的艺术风格,使他区别于同时期的诸多创作者。

回看他的艺术历程,彩墨大写意的创作方式自有其源。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反思和变革性质的视觉力量——雄浑、放旷的孙博文式彩墨大写意风格。

创作于2001年的《涅槃》仿佛带有神谕的意味,如火般绚烂的天色、水色、光色经彩墨层层堆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鸟金乌从中腾空跃起,铺展出大气磅礴、天地一气的超现实景象,充盈着出离于人间色彩的神性气息。

孙先生自由地穿梭于意象与抽象、真实与虚幻、瞬息与永恒之间,感知和想象着酒神般的审美体验,为心灵找到安顿的力量:不是囿于自然而是自由观看,不是静止不前而是流动、游观,不是再现物象而是超越、表现。

孙先生的作品或将引领我们触及人类生命深处的非理性根源,重新检视并发现自己身上蛰伏的激情、迷醉、虚幻、贯通,来对抗平庸的现实生活,找到救赎精神的能量。

孙先生的内心是自由的中心,无需外寻,只需倾吐;此时的彩墨包含了众多内容:光影、肌理、结构、律动、不可复制的生命感、直抒性灵的瞬间……

在孙先生极具视觉张力的彩墨交响中,蕴有诗意文心: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范式。诗、书、画,作为中国抒情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共同指向中国美学的核心价值。

他的作品保存了这一抒情范式,将诗境、书境、画境互为补充、融为一炉,构建出文人化的“抒情共同体”,以孤寂、涅槃、禅定等灵魂最强音融入自然的虚处,将心向古意、超然物外的品格映现于前。

(文/孙欣,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诚敬天地以生赋彩——孙博文的彩墨艺术》节选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出生命力,孙博文的彩墨实践暗合中国画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脉搏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出生命力,孙博文的彩墨实践暗合中国画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脉搏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出生命力,孙博文的彩墨实践暗合中国画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脉搏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出生命力,孙博文的彩墨实践暗合中国画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脉搏

▲孙博文《山水四屏》设色纸本

500cmX144cm

2000年作

(来源:卢乡书院)

艺术家简介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出生命力,孙博文的彩墨实践暗合中国画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脉搏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