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盛夏,我们来到一处别致小院,小桥流水、红木拱门,徐福山的画室坐落于此。言语间,徐福山随口而出的诗词名篇及他的独特解析,带领着在场所有人穿梭于时空中,不断遇见诗词之美。转过神来后,徐福山讲起以画入诗,每一个画面元素在他的讲述下变得立体丰富。“画家绘画的笔墨是内心自然而然的流露,所以,每一幅画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生命力,归根结底,在于画家的生命状态、民族情感,以及人生态度。”徐福山如是说。
持续深入发掘传统文化
品茗聊诗,采访徐福山的这个下午充满了风雅气息。谈及近期印象深刻的作品,徐福山思索片刻后,聊到一次以“梅花”为主角的创作。
花鸟画本是徐福山擅长的创作领域,在知晓“盛世繁华”的创作主题后,徐福山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一幅画体现时代声音,展现新时代精神呢?此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引用的诗词第一时间涌现在徐福山的脑海中。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欢迎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他引用的正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王冕《墨梅》中那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认为,这句诗表达了领导人广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毅力以及共产党人的担当。所以,我也想画一幅梅花,通过梅花抒发自己的情感,再通过诗歌进一步表现。”
立意确定后,潘天寿先生(现代画家、教育家)的那幅经典的《梅月图》似乎铺展在徐福山眼前,“画中老梅,上顶天,下立地,凛凛桢于,可见其气势磅礴,气概不凡。题画诗也十分精彩——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
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徐福山挥笔开始创作,他的创作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在一幅精彩的绘画作品完成后,更有同样绝妙的题画诗在侧:“梅花向接千古魂,冰雪铸就铁石身。盛世繁华春来早,一枝独秀透乾坤。”通过书画结合的形式,深刻展现着徐福山对新时代精神的理解,更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表现出来。明明白白,一目了然。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面对创作时,如何才能破题创新?徐福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简洁明了,意味深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家要坚守的一种基本创作理念。如果缺乏传统根基,不可能创造出深入人心的作品。此外,艺术家还需要有一双持续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眼睛,通过艺术的手法在社会当中传播出去,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诗画讲好中国故事
采访过半,徐福山忽然提问:“‘墨染娇姿浅淡匀,画中亦足赏青春。长安醉客靴为祟,去踏沉香亭上尘。’这首明代徐渭的《浅色牡丹》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其中却藏着怎样的有趣的故事呢?”他继续补充说道,“实际上,徐渭的一生落魄潦倒,迭遭不幸,但他诗书画俱佳,他在极度的孤寂中用墨笔和诗歌诉说着自己的不幸际遇与感慨,这首诗委婉而谐趣地把责任推到李白的靴子上,说是‘靴’在作怪,使他应诏跑到沉香亭,借以讥笑李白。”听完徐福山的解析,再次看到那幅牡丹时,不禁赞叹画家的生花妙笔,墨兼五彩,浅淡得宜,虽无胭脂,却毕现牡丹之丰姿异彩。
徐福山感慨:“如果对中国文化研究得不够深入,就没办法找到理解诗歌的钥匙。由此可见小小的中国画蕴含了一个大大的世界观。”
当下,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科技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着变化。艺术工作者如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的正面形象传播出去成为大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徐福山也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和理解。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要永远记住来时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转化。不能单纯运用技术而丢了根,忘了魂。一方面,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但这只有在深入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不然就是不伦不类。其次,允许多元文化的交流互融。文化只有在多元交流、碰撞和交融中才能共同的发展。就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加强推广中国文化,潜移默化让大家了解中国文化,在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后,最终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这要下一番功夫的。”
如今,除了艺术创作外,徐福山身兼数职。在谈及美育教育时,他引用了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一句话:“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这句话跟我们讲述了作画这件事情,其目的在于教化和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家诠释问题。关键在细心,能够看到事情细微的变化,跟佛家讲究的道理是差不多的;还要能够正确地把握和判断时令节气,运用自然的道理和天然的手法,而不是凭空捏造或者根据讲述来进行作画。”
徐福山不仅以身作则,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更通过教育引导,让更多年轻人传承中国文化,进一步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人们心灵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传统文化根植于人心
记者: 在日常绘画中,您是否有一些独特的习惯?
徐福山 :
我从五岁开始写书法,每天早晨起来都有日课。早起开始写书法是我一直坚持的习惯。要想“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就必须经过长期的锻炼,练习笔法的掌握,才能游刃有余。
每天练习的时长不固定,但每天必须如此。
记者: 这种习惯是否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
徐福山 :
这是肯定的,我父亲和母亲都是老师。父亲写了一手好字,小时候印象很深刻的一幕就是逢年过节,我跟着父亲给人家写大对子(对联),锻炼自己。当时写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所以这个习惯就是潜移默化形成的。
记者: 从小时候感兴趣到找到成就感,从什么阶段开始对书法产生了观念上的转变呢?
徐福山 :
我感觉是在博士期间,这个阶段进一步提升了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后来,随着不断的学习、研究,自我认知有了一定的提升。如今,在担任教学任务后,感觉自己更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使命。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可以给心灵种下一颗种子,这是受益匪浅的。有时候,艺术的生命力,与自身的生命状态、自我心态、民族情感、人生态度等等,都是密不可分的。
记者: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会不会让人很难静下来去深入了解观察一幅画呢?
徐福山 :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我觉得,我们既要接受现代生活,包括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们也要努力静下心来好好吸收传统营养。多健身、多读书,还要读透、读懂,这样才能对自身发展产生更好的作用。我一点也不担心我们会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植根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它是蕴藏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这种基因里带着一种情感,与每个人都产生了联结。
记者: 我们一直说中国绘画不但要讲究笔墨,更重要的是讲究精神层面,那么精神层面从哪儿来?
徐福山 :
从学养、视野、境界、格局当中来,开阔的胸襟,深厚的学养和远大的抱负肯定都需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发生了很多的人和事。如果提到现代层面,“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会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滋养。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画家简介
徐福山,山东平度人,生于1970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文学博士,现为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院长、文学艺术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委,中华艺文奖基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书法、国画及诗词创作。曾受邀在海内外举办个人展览十余场,参加国内外各机构部门展览百余场。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等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