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民是中国当代美术界中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名家,也是山东画坛的代表性人物。欣赏张志民的山水绘画,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中国传统笔墨的幽深、苍茫与厚重,以及齐鲁大地中承载的悠久历史文化,形成了迥异于江南文人绘画的艺术面貌。
事实上,张志民的绘画风格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也有很大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表现性山水的语言因素。而这种表现性山水完全不同于李可染、张仃等画家倡导的“形式美”,而是追求一种纷飞凌乱、强横动荡的写生状态。因此,这一流派的艺术家往往会选取较为偏僻、冷门或不入画的物象进行表现,例如枯枝败叶、残山剩水等在造型和情感上都趋于破碎的景象。
北山后洼的轰鸣声之一
186cm×101cm
纸本设色
2010年
一般画家面对这类景象会以增添形式美感的方法表现出一定的精致感受,然而,表现性画家的选择却恰恰相反,有些会非常突兀地在画面中勾勒出七扭八拗的电线杆,也有些会在传统的树法中融入装饰性的元素,例如三角形叶片的形态语言等,总之,他们是会运用十分灵巧的笔墨绘制出较为规整的树石形态。而张志民的山水绘画恰恰是吸收了表现性山水绘画的创作传统,其内在涵义是在表达着一种对于完整性、修饰性和装饰性的反叛态度,以不和谐或审丑式的斜、怪、歪在画面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张力,也就是将德国表现主义的绘画理念移植到了中国的传统绘画之中。
北山后洼的轰鸣声之二
186cm×101cm
纸本设色
2010年
但是,德国表现主义又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象性表达,因为意象性表达强调主观与客观之间和谐统一,而德国表现主义虽然也是将主观与客观进行融通,但往往是以主观意念来表现客观物象,同时强调一种矛盾的不和谐性,因此才被称为“表现主义”。所以说,张志民的山水绘画实际是属于表现性山水绘画的范畴,他有意识地将灵秀变为粗野、将精致变为粗放、将原本追求的完美变为杂乱,甚至将传统绘画中讲求的枯湿浓淡也呈现出一种颠倒错位的视觉感受,从而凝结成为张志民山水绘画的重要特征——虽然笔墨意蕴十足,但山石皴法却不属于传统样式,由此建构出一种“狂乱野怪”的艺术形态。
北山石仔屿之一
186cm×101cm
纸本设色
2010年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界曾批判石鲁的画风是“野怪乱黑”,并在当时引发了一番轰动的争论。而如今来看,相比石鲁的“野怪”,张志民的绘画才是真正的“狂乱山水”,尽管其笔墨功力源于中国传统绘画,但在取形、审美的着力点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想要营造出一种十分和谐、契合现代审美的山水图示,对于张志民来说肯定是轻而易举,但因他的追求是要打破固有程式,从“狂乱野怪”的角度以表现性山水绘画呈现出一种新的美学思维,所以张志民对于传统绘画中和谐审美的反叛,也正是他给予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最大贡献。
(文/尚辉,中国美协理事、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北山石仔屿之二
186cm×101cm
纸本设色
2010年
北山石仔屿之三
186cm×101cm
纸本设色
2010年
家园
186cm×101cm
纸本设色
2010年
北山大戏
190cm×130cm
纸本设色
2012年
北山后洼之都市崛起
137cm×69.5cm
纸本设色
2011年
北山后洼之汽车都市
138cm×69.5cm
纸本设色
2011年
(来源:七零后水墨)
画家简介
张志民,号张大石头,1956年2月生于山东阳信。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导师,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名家,山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六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第三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美术分委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艺术设计分委会委员,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