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彩明快之意象表达贵州山水之意韵,以大山大水之绘画抒写贵州发展之气势。这是历时10余天写生创作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画家范迪安笔下的贵州。
夏秋之交的贵州,天高云稀,透亮舒爽,正是画家写生的好时节。年逾六旬的范迪安比想象中更加“吃苦耐劳”,在“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美术家采风创作活动中,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时间还早,还可以多画一会。”
大山大水绘磅礴贵州
磅礴乌蒙、山叠映翠,娘娘山下农田与乡村交相辉映……盘州乡村发展跳脱纸上;烟云笼罩、群山环抱,坝陵河上一桥飞架南北……安顺坝陵河大桥被描绘得熠熠生辉;巍巍苗岭、吊脚点缀,郎德苗寨的闲适恬静在画中呼之欲出。在范迪安的画笔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恢弘气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贵州西南的盘州向着东南的雷山一线,沿途串联起娘娘山、六车河、月照养生谷、云峰屯堡、本寨、牛蹄关村、高荡村、坝陵河大桥、天文小镇、郎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乌东苗寨,这条囊括山水、风光、人文的采风创作线,以其极其丰富的写生素材,让范迪安感到惊喜。
“贵州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绿水青山的独特地貌,更有新时代城乡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新气象。”范迪安告诉记者,他曾多次造访贵州,但如此大规模的写生创作活动是第一次,这也使他第一次用深入生活的视角观察贵州,用更加丰富的色彩表现贵州。
一路上,彰显中国科技发展的“天眼”,代表交通发展的县县通高速和大桥,以及体现新时代重大建设成果的山乡巨变,都成为范迪安绘画的重要题材。
“现在的贵州到处都是时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此次贵州之行,壮观的自然地貌和富裕乡村,老百姓生活在青山绿水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气象,给范迪安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激发起他感受、体验和描绘的激情。
短短10多天的写生,范迪安创作了近20幅油画,其中包括多张大幅作品。
“作为新时代的画家,只有置身于贵州这样的大山大水之中,才能够画得出时代的伟大。”范迪安表示,走进贵州,当看到诸如坝陵河大桥一样的诸多高桥让天堑变通途,他深刻感受到贵州在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速度之快。
描绘贵州独特内涵
早上7点半出发前往写生地点,中午吃几口简单的盒饭继续绘画,直到晚上7点后才结束一天的写生返程回酒店,是范迪安带队写生的日常。
此次采风创作活动中,范迪安的身影最是忙碌,他的画面尺寸也是最大。在外人看来,画家的采风创作是个体力活,在范迪安看来,那只是一次次会上瘾的享受,他总是感觉画不够。
在他看来,艺术家只有把作品描绘在祖国的大地上,艺术家才能有长久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贵州的发展是最典型且最有特色的,新时代十年贵州的巨变走在全国前列。”事实上,作为此次采风创作的总指挥,在来贵州之前,范迪安就如何绘画贵州、展示贵州上做足功课。
他认为,此次贵州之行至少要完成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景象,类似于天眼工程、贵州桥梁、大数据等代表贵州的发展之最;二是画山乡巨变,结合绿水青山、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传统村落保护等主题,反映贵州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三是画民族风情,贵州民族风情、民族形象特别值得描绘,体现新时代各民族建设家园的精神气象;四是着重表现贵州的自然地貌与山水风光。贵州采风是全国大采风活动的第一篇章,更加需要思考好、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做扎实。
“贵州民居与人造桥梁风景和自然界的绿水青山交相辉映,完美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贵州采风创作的10多天,范迪安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新时代的贵州桥梁工程。
在他看来,作为造福百姓的重要路径,贵州的桥梁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工业化水平,还有桥梁建设背后所凝聚的大国工匠精神。
为时代创作文艺精品
近些年来,范迪安越发觉得应该像开展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一样,有主题地进行采风写生。
“写生是走进大自然欣赏蓝天白云,亲近山山水水,让整个人沉浸在自然怀抱之中的过程。”范迪安认为,写生不是模拟自然,而是在大自然面前有所提炼,把握住自然风景最具特色的那一面。因此,写生是一个与自然对话的过程,是不断锤炼自己意向表达的重要方式。
写生应该是写自然之生机、天地之生气,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一点,意也就在其中。在他看来,面对大自然,画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大自然可能有万千气象让人感动,每一幅作品只能取其之一,由此在自然面前去感受,尤其是在自然面前形成自己提取物象的方式方法,进而组成画面的结构语言。
正因如此,他画中的贵州,取大山大水,致辽阔广大,尽草木精微,察色彩冷暖,重笔触空间,力图把对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写意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表现贵州之美。
“作为一个包括中国画、油画还有其他媒介材料组合的混合编队,在美术界各类采风写生中,属于规模很大的一次。”范迪安表示,此次贵州之行,画家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新征程,围绕着贵州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去感受去表达,脚踏中国大地,表现时代主题,画出中国气派。
面对时代重大主题,范迪安认为,艺术家能做的就是用艺术的方式来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促进中国美术攀登新的高峰,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作出属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记者/赵相康、张云开)
艺术家简介
范迪安,1955年9月生于福建,1973年参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