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羽扇纶巾”,手执之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晋有右军书扇,传为佳话。及宋,折扇风行一时,东坡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之妙语。折扇发于同心,成于规矩,聚散开合,可观可用,令无数文人雅士爱不释手,竞相挥就,此中真意,远超实用,而在千般情致,万种风雅之间也。
今有幸得见孟鸿声书扇数帧,平尺之间,情满于山,意溢于海,令人赏心悦目,于炎暑中添得一份清凉。此作书前皆为粘合成扇,他一手持扇,挥开扇屏,一手持笔,纸墨互动,于崎岖扇骨之间上下求索,纵横开阖,一派天机。
孟鸿声题扇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前人的章法格式。纵观历代扇艺书法作品,皆以“方”为单位,或长短相间,或字数相同居于上端,均未打破“方”之界限。鸿声题扇,最忌均匀排布,而以整个扇面为空间单位,穿插挪移,参差错落,跌宕起伏,多意外之思,而无造作之嫌,“出新意于法度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孟鸿声少年学名“祥荣”,“祥”辈是孟子七十五代,其书法审美传承了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和“充实之谓美”的人文精神,诸体兼工,以纵代剑,以散寓整,收放自如。幸观鸿声题扇,任情恣性,沉密神采,把笔舔墨,由轻拢慢捻,涓涓细流到“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鸿篇巨制,一气呵成。扇为一隅之地,如何尽情展现书写者的胸襟怀抱,孟鸿声做出了非常成功的探索。
孟鸿声深谙战国简书古典笔法精神,从而新意迭出。《人皆可以为尧舜,木以不材寿海山》一幅,形体变化丰富,用笔振迅天真,章法以单字列开,左右穿插,大小相间,一行之紧密与下部留白疏密对比鲜明。
破体之法颜真卿《裴将军诗》可谓典范,傅青主、伊秉绶皆有所见。鸿声先生所书《山静鸢飞》《孟子万章句》二幅,敢于破体,帛书与大草相间,草书之跌宕狂放与帛书之稚拙内敛,一收一放,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相映生辉,以篆籀笔意统领全局,使得两种书体毫无违和感,既广时空之维度,又和谐共生,别开生面,另开新境。孟鸿声书法创作过程中不断锐意变法,足见于书艺用心之诚。
于此炎炎夏日,沏一壶热茶,手持鸿声扇墨一把,凝神观之,心随章法而起落,引之入胜。时好风相从,顿入清凉之境,扶摇把玩,“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文/朱茂刚)
孟鸿声题扇书法作品欣赏
龙门
孟子其交也以道
人皆可以为尧舜对联
山静水流对联
八面来风
但以诗书教子弟
禅茶一味
尝因酒醉鞭名马
淡泊明志
风华正茂
风调雨顺
光风霁月
见贤思齐
横渠四句
跟对人走对路做对事
孟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亲亲仁也
孟子反身而成
孟子井深九仞
孟子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孟子以力服人非心服
千里黄云白日熏
睡前原谅一切
天行健地势坤
苏轼句
万法唯心
一帆风顺
张汲诗
朱熹劝学
游春词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