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孙博文戛戛独造的探索,拓宽了中国水墨画的疆域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8-04 13:53:46
听新闻

传统犹如一个千年大树,根深叶茂,如能在此根基上有所发展,非要有过人的胆识和见识不可。

孙博文(1938-2003)当之无愧是当代水墨画家中极有胆识和见识的探索者。数十年来,他所作的水墨探索,将传统的水墨语言引入到现代绘画的境地中,极大地拓宽了中国水墨画的疆域,而这完全来自他自己的戛戛独造,其独特鲜明之处,可谓前无来者。

孙博文戛戛独造的探索,拓宽了中国水墨画的疆域

▲孙博文《霁后霞光》设色纸本

788cmX144cm

2002年作

款识:

满载一江秋色,平铺十里霞光。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从体用的角度来说,孙博文采用的是“中体西用”的策略,也就是说,他是立足于中国传统基础之上进行古与今、中与西的交融的。

他的作品在无论是语言还是风格都超脱了传统水墨画的面目,但又与西方绘画保持着距离,其风格气韵仍是东方式的。

令人惊叹的是,他创作于2000年至2002年的巨制中,丝毫看不到生命的衰竭和唉叹,相反,画面中充斥着灿烂的色调和豪壮的笔墨,其中洋溢出充沛的生命精神!

山水画家傅抱石说:“一切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生命,且丰富其生命,有了生命,时间和空间都不能限制它。”学者朱良志则认为,“中国艺术家以体现生命为艺道不二法门,生命被视为一切艺术魅力的最终之源。”

确实如此,在中国艺术的视域里,天地自然就是一个宏大的生命世界,鸟飞鱼跃,花开花落,日升月沉,乃至老树昏鸦,无不有生气荡乎其中,充溢着活泼的生命,而孙博文的水墨画艺术中就充溢着这样的生命精神。

孙博文在2002年创作的《霁后霞光》等作品最具代表性。在这幅巨幅作品中,首先夺人眼目的是色彩的绚烂多姿,画家以激昂的用笔在纸上点画涂抹,墨迹纵横吞吐,俯仰顾盼;色调壮丽奇绝,焕彩明亮。

正如画中题诗所云:“满载一江秋色,平铺十里霞光。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画面上的山水云天,阴阳浓淡,风雨隐晦,水云聚散,在墨与色的交融下似真似幻。

孙博文在经营位置时,打破了时空界限,从上而下顺势而为,既非“三远法”的空间结构,更非焦点透视的空间结构,而是一种精神性的空间,顺着笔墨色彩的流淌,线墨色激跃而下,气势非凡,形成一种贯通画面的气韵,其中的生命感勃勃欲动,呼之欲出。

(文/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绚烂跳宕游乎四海——孙博文彩墨画中的生命精神》节选;来源:卢乡书院

孙博文戛戛独造的探索,拓宽了中国水墨画的疆域


孙博文戛戛独造的探索,拓宽了中国水墨画的疆域


孙博文戛戛独造的探索,拓宽了中国水墨画的疆域


孙博文戛戛独造的探索,拓宽了中国水墨画的疆域

▲孙博文《山水四屏》设色纸本

500cmX144cm

2000年作

艺术家简介

孙博文戛戛独造的探索,拓宽了中国水墨画的疆域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