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8-02 08:46:33
听新闻

编者按

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份属于创作者、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意义,而这个意义,或许短暂,但总归如花火般绚烂,于是,无数的花火构成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华彩篇章。此次山东艺术学院于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美术作品,不仅反映了学校建校65年来在美术学科创作与教学中的成果,更呈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而当我们面对这些画面时,不禁会思索这些画面背后那个大时代的风云历史,因此也更期待接近这些创作者们,并理解和感知他们所处的时代。于是,我们沿着时间的脉络,整理了这些作品的图片资料,汇编了相关评论综述,以期能让大家沉浸式体验那个时代的华彩之美。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

作者:唐鸣岳

创作尺寸:325cm×270cm

创作年代:2012年

作品类型:壁画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作品赏读

01

在北京地铁6号线车公庄西站,一幅名为《面向世界》的壁画受到公众好评,它以题材、形象、色彩的和谐展现出现在地铁站的空间,使其充满了文化和艺术的气息,为匆匆出行的人们带来了视觉的愉悦感。这幅作品也因此获得全国美术展最高奖。

作者唐鸣岳以稍许打开的《坤舆万国全图》和半掩的罗马式窗拱为框架,表现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使者利玛窦在中国的出现,推开了中国了解世界的一扇扇窗口,使中国对西方科学及文化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意在通过作品让人们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以艺术的视觉语言提升文化氛围,让公众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摘自:北京城市规划学会2020年11月于公众号刊发的《地铁6号线公庄西站的壁画》

02

随着地铁建筑的发展,空间场域功能皆在变化,由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混合式站台,到站台与站厅双层结构,单向双向换乘站到双层岛式换乘站等,导致多样性、界限模糊和诸多的不确定性。公众停留在地铁的空间、时间已不止于站台,壁画以墙壁为载体而存在,建筑空间的负载制约着它,遭遇着环境艺术、公共艺术的竞争,却自觉地接受各种来自功能、主题、材料、造价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壁画依然是壁画,它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价值!

摘自:唐鸣岳《壁画新长征》

(来源:山东艺术学院)

画家简介

唐鸣岳《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丨展现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

唐鸣岳,1959年生于山东青岛。山东艺术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会委员、组委会委员。教育部、财政部“美术学科自主成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壁画教学”负责人,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美术实验中心”负责人。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