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于新生 | 依象成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7-25 08:48:36
听新闻

在当今中国画教学中,写生己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无论是人物写生,还是山水、花鸟写生,都需要面对现实物象来形成画面形象。那么,现实中的形象是否就是绘画中的形象呢?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不是,对此不同的认识也就决定了画面的不同风格和面貌。其实,写生虽然是面对现实对象来进行表现,但现实与绘画总归是两回事:现实是客观的,是依自然规律存在的;绘画是主观的,是依画家的观念运用形式和技法按艺术规律来体现的。绘画既可以接近现实的形象,也可以脱离现实形象形成抽象的画面。尽管有的画家画风趋于写实,但也必然是经过画家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过滤表现出来的。绘画中的形象既与现实形象有联系,两者又有所不同,因而,写生要“依象成画”,非“依象成象”,只有弄清“象”与“画”的联系与不同,才能画好写生。

于新生 | 依象成画《塔吉克族姑娘》68cm×136cm 2021年

在传统中国画的表现中,大多不需要去写生,而是通过平常观察物象所形成的意念形象并依据一定的传统程式来表现,是写意的。当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相比则有所不同,尤其是西方的写生方式介入到中国画后,让中国画的面貌与传统中国画拉开了距离,并使写生在艺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中成为了一门基础课,由此,也开始了中国画面对现实对象进行表现的阶段。

于新生 | 依象成画《临夏》68cm×136cm 2020年

那么,中国画的写生又是如何将客观对象转换为画面形象呢?首先,要明确客观形象只是绘画的参照,不是画。画者须对对象进行观察、理解、归纳,看到的不仅仅是物象的表象,更应看到画面要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这些画面形象除与画家的艺术观念及风格追求相关外,还要与中国画的技法语言结合起来。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夸张变形或抽象的。如:同样是面对物象进行写生表现,在中国绘画中徐悲鸿与林凤眠的表现方式便有所不同,徐悲鸿看到的是物象造型与中国画笔墨表现之间的关系,而林凤眠看到的则是物象的审美意趣与形式美感之间的关系。再如:西方绘画中米勒与毕加索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米勒看到的是对物象生命情态归纳后的画面空间关系,而毕加索看到的则是将物象不同角度分解后其形状的重新组合关系。由此可见,他们虽然都是面对现实对象进行表现,却形成了画面的不同风格,从他们的作品中既可看出现实与艺术间的联系与不同,也可看出物象与绘画间的相似与游离。此种现象的产生,均是由画家对画面表现的关注点及艺术追求的差别而形成的。但就学生的中国画写生课学习而言,对于不同风格的追求又应是循序渐进的。学生首先要对物象的造型结构及笔墨技法进行掌握,学会归纳物象,看到的是适合画面表现的形及形与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形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统一起来,不可依物象的表象照抄。在掌握了一定的写实基础后,再依各自不同的艺术观念进行更多的尝试,可对传统笔墨语言进行新的深化和诠释,也可吸收新的形式元素进行个性的探索和追求。

于新生 | 依象成画《暖阳》68cm×136cm 2019年

围绕中国画的教学,我也同学生一起画了许多的写生,其中有素描速写,也有水墨人物写生和风景写生,有风格趋向于写实的,也有风格趋向于写意或具有形式探索意味的。它记录和体现了我在写生教学过程中对绘画理解上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又不是为变而变,而是我在艺术探索的某一阶段对绘画风格的自觉追求。

写生不但是绘画的一种基础训练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式。它的魅力就在于其可以不断给画家以新的艺术感受和绘画冲动,使画者时常在现实物象与艺术想象中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对现实物象的依照和背离中,在对多种绘画手法的运用和尝试中,去体味绘画艺术的本质。

文/于新生 

作品欣赏

于新生 | 依象成画《立秋》 68cm×136cm 2019年

于新生 | 依象成画《春绿》 68cm×136cm 2019年

于新生 | 依象成画《男人与马》 68cm×136cm 2018年

于新生 | 依象成画《老人与黑猪》 68cm×136cm 2016年

于新生 | 依象成画《红背景前的男人体》68cm×136cm 2016年

(来源:山东省书画学会

画家简介

于新生 | 依象成画

于新生1956年8月生于寿光,198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第六届副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画学会学术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正高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9中国百杰画家,中国文联第三届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全国第七次文代会代表,中国国家画院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入选画家。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