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磨练并体味于绘画意趣的人都会有这么一种感受,那就是绘画中的形痕会呈现出作画者特定的性格与品味,这就是我们能在任何时代背景和艺术思潮限制下的历代大师中明显区别出他们不同秉性和个性倾向的缘故,这种差异感是很有趣的,它让我们在共同面对我们的一般视觉经验时,发现和创造形与象、势与境,提供给人们想象与臆造的空间。
《穿过屋前的玉米地》160cm×130cm 布面油画 《苹果熟了》50cm×50cm×2 布面油画
赵晓东出生于70年代,天生敏感于对形象的深度呈现,在造型观念上他属于那种更倾向于对视觉进行心理强化一类,也就是按自己理解方式对客观对象进行改变和修正,喜欢有力度感的笔触与块状,用以形成画面基本结构和组合形式,兴许更能强调形体与物象的坚实感与份量感。记得少年时代的晓东就有了这种趋向,无论是静物素描或是风景写生中都显现出他对于形体的这一概括方式。而在后来成熟的过程中,晓东更将这种方法进行强化与拓展,达到了语言上的主动和纯熟!近年来除造型、线条上更为奔放、自由外,色彩表达上体现出了更加的主观性,在局部的分解、并置中,拒绝着简单的干净与平顺,从而产生了斑澜而凝重形色叠加,形成一套自我的法则。
《人间吃活·麻辣烫》220cm×16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少年不知愁》160cm×12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赵晓东的油画语言中更加注重笔触、肌理和块面的表现性,将一般的视觉习惯进行改变,强化各部分形体的力向和节奏,使其具有运动感和扩张感。色彩上则力求各色相之间的差异感和色度的饱和感。这些都构成了他的作品大的特性和面貌,让人很快的被画面中的直率、痛快及酣畅所打动。然而晓东油画的这种外貌中却又蕴含了另一面,即洒脱和强劲中的节制,这也许是他长期以来学院主义的涵养所至。我们在细致品味时不难从那些强烈的肌理和笔触中见出画者在和谐和平衡上的努力,这种有节制的表现性正体现了晓东在绘画张力的强弱把握上的分寸感,也才使观画者不至为单向度的强劲而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在他的画中才感受到了各形状力向的平衡,书写式的节奏感以及互补色的并置,还有对边线、轮廓的适度修饰。
《天 梯》263cm×350cm 布面油画 2021年
《夏日清凉》192cm×96cm×2 布面油画 2023年
赵晓东从长期以来对绘画的理解和习惯入手,确立了自己对绘画中形体的塑造方法,再用这种法则和眼光来观照生活中的所见所思,来选择自己的表现对象,从对形象的塑造升华为对艺术之灵的塑造,其生成过程是自然而合理的,最终结果的呈现也令人有率真之感,值得称道!在当今这个图式、观念纷飞的时代,创造应该多一些自然生成,少一些取巧投机,只有这样,失衡的、狂乱的心态才会停歇,转而迎得平实与真诚!
(文/庞茂琨,中国美协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小黄鸭的烦恼》160cm×130cm 布面油画
《幸福的菜篮子》200cm×200cm×3 布面油画 2019年
《兄弟·多宝塔》150cm×130cm 布面油画
《兄弟·钢筋水泥的舞台上》150cm×130cm 布面油画
《兄弟·可乐与绿茶》120cm×100cm 布面油画
《松溉老茶馆》60cm×80cm 布面油画
《松溉老镇》60cm×80cm 布面油画
(来源:四川心悦美术馆)
画家简介
赵晓东,1986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9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同年起,先后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2019年,结业于文化与旅游部“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修班”,研修国家重大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硕士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油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市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 作品曾获得2005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油画金奖,重庆市直辖十周年美术金彩奖,第七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提名,第八届重庆艺术奖,第九届重庆艺术奖,2020年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教师创作奖”等各级奖项。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美术馆、艺术机构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重庆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刚泰美术馆、明圆艺术、蓝顶美术馆等美术馆,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