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局——当代七人展
展览地点
云南美术馆
展览时间
7月25日—8月13日
主办单位
云南美术馆、《中国民族美术》杂志社
学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
参展艺术家
袁武、殷会利、曹宝泉、王颖生、王晓辉、刘佳、秦嗣德
墨局——当代七人展序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可染先生在纵横比较中外绘画的种种同异之后,以十分自信的口气多次表示,墨法才是中国画的根本,是中国画自立于世界美术之林的法宝,中国画大宗师无不在墨法上力争上游。为了强调墨法的根本性,或本体性,李可染先生甚至自创了一个名词“墨玄”,用以表述他心目中墨法的至关重要、玄妙无穷、不可言喻。他还因此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墨天阁”(这也是他一生中用过的六个斋号的最后一个),在他看来,墨就是天,墨与天齐。这使我想到老子哲学以玄喻道,因道体不可言说,故强命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反对五色观物,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反之,玄门恍惚而其中有精。后来唐代王维也倡导水墨为上,因为水墨以阴阳为运,所以能肇万物之性。二十世纪上半纪中西美术比较论战,黄宾虹认为西方绘画是科学,讲透视讲光学,中国绘画是玄学,根基在太极阴阳五行。李可染把墨和玄两字组合出一个新词“墨玄”,令人耳目一新,这是第一次有画家把墨法置于中国画本体论的地位,意义极其深远。
对于参加本次展事的七位画家而言,当他们进入美院学习中国画的阶段,正是李可染提出“墨玄”观之时,他们似乎天生的就没有受到主题先行论和题材决定论的影响,其实不然。因为有太多的宣传任务和政府主导的公共展事,人物画家总是无法逃脱主题与题材的强制而去尽心尽性地墨戏或戏墨,以墨玄为宗旨而开出自我的墨局。这也难怪,也无可奈何。但是,今天观众朋友们看到的七位画家——袁武、殷会利、曹宝泉、王颖生、王晓辉、刘佳、秦嗣德——可以说是这一罗网的“透网鳞”。他们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当然有主题,也有自己阶段性的题材,但是,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水墨画家身份,很早就为自己开一“墨局”,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或清或浑地在笔下的人物形象上恣意戏墨,把一个中国画家对于墨性的敏感和对于墨玄的颖悟,以他们熟稔的人物形象为载体,淋漓酣畅地泼洒到宣纸上,解衣磅礴,气交冲漠。袁武之凝如铸铁,殷会利之干裂秋风,曹宝泉之墨渖淋漓,王颖生之温润如玉,王晓辉之浑厚华滋,刘佳之色墨间离,秦嗣德之积墨如搨,七个画家,七套笔墨,七种墨趣。一种材质,绽放出七样墨花,展现出七般姿媚,表达出七种情性。
所谓艺术或艺术性,不是指主题的宏大深刻,题材的惊世骇俗,甚至感情的激烈平淡,这些都很重要,但都属于认知对象,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甚至科学相关,但无关乎美学和艺术。与美学和艺术相关的,是艺术家在驾驭其创作工具和材料时的自由程度。主题和题材只是艺术家与社会和时代联系的舟筏,以及与观众共鸣的接驳点,但真正撩拨人心而无可言说的,在感观上抚触、蹂躏甚至摇曳我们的东西,是语言运用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当然要同主题、题材、感情相结合。拿瓷器来比喻,既可以有紧密结合的胎釉关系(如清瓷和现代瓷),也可以有不那么紧密结合的胎釉关系(如宋瓷和元瓷),但是,釉色在胎体上的熔融、渗化、流淌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美好,无论是视觉的还是触觉的,那才是瓷器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因此,艺术是自由,准确地说,并非指艺术选择题材和表达主题的自由,而是指驾驭材质、工具和语言的自由,艺术美取决于其所达到的自由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墨局》展的七位画家,各逞其才,各适其性,以墨设局,以高度自觉的“墨玄”观,将水墨人物画的当代创作推进到不以形拘、不以物役而纯任墨戏的自由境界。他们的画,有坚硬厚实的“胎”,但也有自由流淌的“釉”。我的序言不想揭示那些导向认知领域的“胎”(同一时代的人引发主题和题材的共鸣并不困难),而更多地想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每位画家不同墨趣的墨戏,从而体悟李可染四十年前在墨天阁的墨玄悟道—-不如此,不足与言中国画。
(文/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艺术家简介及作品欣赏
袁武,1959年生,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历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画院执行院长,2017年3月辞去北京画院执行院长之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殷会利,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民族美术》主编,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参加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参加中华文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参加《灵感高原》《天山南北》《浩瀚草原》《七彩云南》《美丽南方》作品展;赴伦敦参加奥运会中国作品展。多幅中国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出版有《殷会利焦墨写生集》《殷会利作品》等。主持《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邮票设计作品《钟楼与清真寺》(中国伊朗联合发行)《马鹿》(中俄联合发行)《白马寺与菩提寺》(中国与印度联合发行)《民族乐器》《国际宇航联大会第47届年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长臂猿》《野骆驼》等。
曹宝泉,1982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今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陶瓷美术专业,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曾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秘书长。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王颖生,1963年生,河南沈丘人。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4年被国家基金委选派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梅里尼可夫工作室访问学者。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修复研究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青年画院院委。
代表作品:《潮》(1989年),《苦咖啡》(1994年),《静静的时光》(1996年),《事业》(1997年),《踱步》系列(1999-2002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2006年),《香港回归》(2009年),《万国来朝》(2014年),《中国京剧——徽班进京》(2016年),《翻越雪山》(2016年),《最美中国人·把身影植根在群众中——尕布龙》(2017年),《午门誓师》(2017年),《城濮之战》(2019年),《坚守》《天使》《疫情》《出征》(2020年),《长城颂》(2021年),《梨园代代传》(2021年),《恢复高考》(2022年)等。
出版有《走近画家王颖生》《中国画坛·60一代王颖生》《开物王颖生水墨作品集》《北京史诗·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午门誓师》《华严寺、善化寺、灵岩寺三寺壁画再造》《规范与沿革——中国古代寺观壁画理法研究》《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作品系列——典雅·王颖生》《中国当代名家研究·水墨风格——王颖生》等多种专著及作品集,并被多家媒体专题介绍。
王晓辉,别署清晖。1982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今华北理工大学美术学院),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1993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部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创作高级研修班,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学院人物画系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台湾艺术大学特聘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导师;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CAFA-水墨正当时》《畅神-王晓辉中国山水艺术作品集》《心路历程-21世纪中国水墨艺术家创作探究系列·王晓辉卷》《微水墨-现代水墨人物作品集》《大写意-传统古典写意人物作品集》《笔墨肖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课徒稿-线性素描》《中国画坛·六O一代-王晓辉》等专著二十余部。
刘佳,1965年出生,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泰国经贸大学访问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
秦嗣德,1968年出生于山东日照,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中央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画院研究员。
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泰国格乐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大型美术作品展并有获奖,在北京及全国多个地区举办个展、联展,在《美术》《美术研究》《中国画》《美术观察》《中国书画》等艺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作品。《青果》《厚土》《西北乡民》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央美术学院、内蒙古美术馆收藏。《并行一一秦嗣徳现代水墨个案研究》《水墨乡土一一秦嗣德水墨作品集》《云淡风轻一一秦嗣德古典写意人物作品集》等多部个人专辑出版。
艺术家写生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