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概念在张杰的画中就落到了日常的题材,形成其特有的人文情怀与叙事情结。比如烧香祈福的男女,离乡或返乡的人群,一个虔诚的动作,一张喜悦的笑脸,都可以成为画面的主题。这里没有什么重大题材的概念,防疫人员戴眼罩或穿防护服,城市的空巢老人在街头闲逛,小区的牌桌,街边的理发铺,这些司空见惯的市井生活小景,无处不充满生活的温馨和快乐。生活是多面的,也有烦恼和艰辛,但张杰的画笔均将这一切化解了,比如《追梦人》系列,画面的主体就是城市的打工族,人们骑着各式各样的摩托在路上。道路是交通的基本要素,摩托是交通工具,人借助摩托和道路不断地流动,“流动”似乎成为张杰诠释生活的一个关键词。
最后,“光阴”的概念在张杰的画中就落到了语言的形态,造成“斑斑驳驳”这一光影晃动的视觉印象。这是否意味着张杰将他眼前一应事物,都纳入到一个特定的时空关系,用瞬间的晃动的不确定的视觉感受,处理他画笔中的一切?斑驳的光影总是跳动的,与空气混合在一起,笼罩着事物,容易形成特定的氛围,并由氛围构筑语境。但“斑驳”的光影消解能力也很强,比如对形体的质量和重量,对环境的空间和时间,都具有消解作用。他画的《大地苍茫》《佛》《洒落的泪》及《破碎的风景》系列,在消解形体的同时,也消解了“光”与“光阴”物理属性,即从物理学转向了视心理学,同时带出了笔触肌理的审美特质,且不论具象还是抽象,如《余晖淡淡》《云中行》或《只是当时已惘然》。作为极具张杰绘画个性语言特征的“斑驳”这一概念,也只是借着“光阴”引发人的思绪,并不是其意义的最终指向。
这是一段个人的阐释,不一定符合张杰创作的思路。绘画一旦完成,其意义的解释已经不受作者约束,观者可以参与进来。无论怎样,观看之道总是由人的意识引导,而这段意识流向所形成的人文叙事,也许可以打开另一扇阅读的窗口。张杰绘画的意义世界是敞开的,所涉及的题材与主题也十分宽泛,解释总会遇到困难。只要打开就会有新的遮蔽,任何一种预设都有局限。(文/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作品欣赏
《追梦人》之三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0
《追梦人》之四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0
《追梦人》之五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1
《追梦人》之六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1
《追梦人》之七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1
《追梦人》之八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1
《追梦人》之九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1
《追梦人》之九
局部
《追梦人》之十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1
《追梦人》之十
局部
《追梦人》之十一
布面油彩
130cm×150cm
2021
《祈福》之一
布面油彩
100cm×130cm
2021
《祈福》之二
布面油彩
100cm×130cm
2021
《祈福》之三
布面油彩
100cm×130cm
2021
《祈福》之四
布面油彩
100cm×130cm
2021
《祈福》之五
布面油彩
100cm×130cm
2021
(来源:当代油画)
艺术家简介
张杰,1963生于重庆,1988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教育部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重大题材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许多作品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个展和参加重要学术性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正式收藏。主要从事油画艺术创作研究、美术思维训练研究、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