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结伴同行 走得更远——姚永强谈苏州版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7-17 10:36:26
听新闻

感谢大家!在顾志军老师的工作室一起来研讨苏州版画的光芒。我觉得题目的抛出本身与当下我们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特别感兴趣。我虽然没有去看这个展览,但我也关注这个展览并进行了思考。

我之前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些版画创作,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中断过,到了2018年又重新拿起来创作,这个过程其实是蛮艰辛的,因为不管是怎么样创作,自己的条件、空间、时间等等,都在限制着进展。

结伴同行 走得更远——姚永强谈苏州版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姚永强 《时光飞梭》 水印木刻 150cm×80cm 2018年

我对版画或者是传统版画的接触特别深刻的印象,是我做记者的时候,所以今天我想从49年以后,以苏州版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来展开并简单地进行一个探讨,一些浅显的认识。49年以后,桃花坞成立了年画合作社,把明清以来留下来的年画作坊聚集在一起,成立了桃花坞的年画社,其中也培养出了包括顾志军老师在内的很多知名的传统版画家。

之前在采访时我碰到过一桩事情,我可以拿出来做探讨。

我在做记者的时候,某天刊发了一条新闻,是某位市领导把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送给了一位国际友人,他们进行了两个城市的文化交流。第二天我们市领导就收到了一封投诉信,是桃花坞老艺术家写给市领导一封信,说您昨天送给国际友人的那张年画是一张假年画,这有损于我们这个城市的形象,然后市领导就在上面批注了,请求苏州日报的文艺记者去调查这件事情。

经过调研,所赠作品是年画社其他老师在当年设计和改良的《一团和气》。于是我们去拜访写信的老艺术家,他对桃花坞年画的创新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桃花坞的年画应该是要原汁原味的,那么这里面就扯出一个问题,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大量的走访得出了一个结论并以内参的形式向市领导汇报,桃花坞年画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明清到民国到当代,它有一个很清晰的脉络,每一个年代、每一位传人,他都有条件和可能性对桃花坞年画进行改良,因为时代在变化,工具、材料、工序,以及我们的审美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张《一团和气》它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对桃花坞木版年画进行的改良和优化,那么这个事情就算结束了。所以说桃花坞年画怎么样去传承和创新,是值得我们所有传统版画和当代版画工作者必须要去认知的事情。著名艺术家徐冰说,“我最大的体会是作为中国艺术家必须懂得如何地从传统文化和先人智慧中获取力量。”为什么我们苏州的艺术家从事版画创作的时候,一定要从传统中吸收养分?因为这是支撑我们创作能够走得更远的一种基础和依赖。如果我们抛开桃花坞传统版画,去谈论我们今天的版画创新,对于我们苏州本土艺术家来讲,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怎么样去认识文化传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顾志军老师会千里迢迢跑到日本去看这个传统年画展览,也是为了去寻根,为了把传统的密码解读出来。在苏州,要找到这么多的传统年画藏品,这是很难的。这些珍品可能在日本、可能在德国,可能在欧洲其他的美术馆里,顾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参观这个展览,无非还是要去找到那把钥匙。传统的桃花坞版画到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能量和指引方向?这个是所有人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再来讲“今天”。去年是虎年,今年是兔年,这两年我们委托顾老师创作了两幅新门神,虎年的门神和兔年的门神,我们现在正在与顾老师商量明年龙年的新门神,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事情?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要把新门神作为桃花坞木版年画传统方式的当代表达,如何进行当代化,做一个案例,做一个实操。

结伴同行 走得更远——姚永强谈苏州版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左)2022虎门神,2023兔门神(右)

我们每年请顾老师印制1000张门神到街坊、菜市场、小区去免费发放,让拿到这张版画的市民贴到自己的家门上,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国新年,这是一种特别传统的文化印记。因为我们传统文化或者传统节日里面标志性的东西太少了,现在连鞭炮都不让放了是吧?怎样把优秀传统文化有益地保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我们做了一些努力,特别是顾老师做了一些贡献,因为我们给的钱微不足道,但是顾老师毫不计较,因为我们在共同实现一个价值,让今天的苏州市民理解和传播年画的当代价值,让新门神这样一个文化符号走到我们市民的生活中去,我们共同在做这么一个解读。

如今,我们正在对桃花坞年画这一个传统艺术做当代思辨和当代手段的呈现,这是我们能力所能及的,所以说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顾老师和他的团队能够对这个项目的鼎力支持。龙年又是一个考验,因为龙不太好画,创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么样让我们创作出来的龙年门神,让大家喜闻乐见,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考验,希望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再讲讲“明天”的事情,其实是和张家港美术馆温虹馆长一起在做的IP,这个IP是什么?苏州版画一方面需要创作团队,另外一方面需要研究团队。

张家港美术馆因为“桃坞镌印”的展览,和苏州版画结下了不解之缘,美术馆的小伙伴们把49年以后苏州版画家创作的作品、手稿以及一些文献资料,作为馆藏集中归纳到张家港美术馆,做一个收藏管理、分类研究,甚至是学术交流和展览展陈等等,这一系列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张家港美术馆首先有这样的热情,然后还有研究的动力和学术支撑,我相信一定是对未来苏州的版画发展有很大触动的。

“桃坞镌印”这个品牌,是从顾志军老师最初的一个小展览发展成一个全国版画的邀请展,是我们苏州版画能够走向明天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活动。

结伴同行 走得更远——姚永强谈苏州版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值得一提的是顾志军老师的工作室是一个开放式的版画工作室,对于我们所有的学员都保持着开放的状态,苏州的青年版画家们来到这里,开始创作、印制,顾志军老师都会全力以赴的去帮助他们,所以说苏州需要这么一个基地,也需要一帮志同道合的艺术家结伴同行,可以走得更远,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

我也是抛砖引玉,我将在做好文艺服务的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去参与到这个团队中来,做好每一件小事,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在座的各位艺术家和顾志军老师,非常感谢。

(文/姚永强,《苏州版画的光芒》内部研讨会发言,来源:顾志军版画工作室)

画家简介

结伴同行 走得更远——姚永强谈苏州版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姚永强1974年生于苏州,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硕导,姑苏宣传文化重点人才。现任苏州市文艺之家主任。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