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朱培尔:书法家的临摹必须融合个性与情感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7-10 08:43:06
听新闻

大家学习书法,临的都是经典,学经典固然重要,但是更要不断地重新审视经典,在从传统、从经典中去吸取营养的同时,不断地超越之前的理解。我四十岁以后一直关注以前曾经关注过的经典,可以说每一次对经典的重新解读,都是一种质的飞跃。

近现代有很多写甲骨文、金文者,如吴大澂、黄士陵、罗振玉、容庚、潘主兰、沙曼翁等,他们大多是用小篆的方式,用毛笔和宣纸等传统的工具材料,对照甲骨文、金文的拓片进行临摹与创作,这样的作品也可能是好作品,但和真正的甲骨文、金文进行对比,总感觉少了许多东西。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学习与感受,主要是根据拓片,而拓片显然较之原件上的字迹,少了许多有意义、有趣味的成份。现在,面对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甲骨或青铜高清原件,你会感受完全不同于拓片的线条表达,你会感受甲骨那种由于刻划与切割产生的直接与锐利,感受到金文翻铸后的厚重与斑驳,感受到三千年时间和空间的叠加所形成的那种高古、隽永与浑脱,感受到完全不同于墨拓的审美特征与原始气息。所以充分利用现有高科技手段,重新审视古代的经典,会对你原来的象与感受,产生质的飞跃,当把这种全新的感受与印象,转换成你笔下那种笔墨表现,转换成你一种全新的艺术理想,那麽你的书法创作一定不单是简单的提高,而是一种升华。

朱培尔:书法家的临摹必须融合个性与情感

只要我们的审美有提高,只要我们的观念有变化,当重新观照传统经典的时候,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新的发现。“温故而知新”,作品境界的提升,并不一定来自于新材料的使用,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你对原先视而不见的传统经典的重新审视、发现和演绎。往往是最无所谓、最常见的东西,当你重新去观察、研究的时候,你会有很多全新、颠覆性的发现。一旦你对曾经学习过的传统经典作全新的审视,并有一种全新的发现,那麽,当你把这种新的发现反馈到你的创作中的时候,作品的境界肯定有提升。这是第一点。

朱培尔:书法家的临摹必须融合个性与情感

第二是对经典书法作品中的神采、心声心画心灵的表达、无意于佳乃佳的现象、忘我忘机的结果等等,我们怎麽样去把握、去领会?作品是沟通我们与创作主体心灵的桥梁,如果在经典中能够感受到主体心灵的律动,感受到他书写过程中情感的变化,那麽,你的创作境界自然就会有新的提升。有人听完音乐泪流满面,但是我从来没有在书法展厅中看到观众流泪的。这说明书法对人心的穿透力显然没有音乐那麽直接。所以怎麽感受书法并通过作品去深入书法家的心灵深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书法艺术强调传统,表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只要你深入领会经典并感受书家创作的过程,追寻他的心路历程,那麽你的作品境界一定会有质的提升。

艺术心理学里面有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法,叫“内模仿”,何为“内模仿”?内模仿建立在曾经有过相同的体验。假如你爱好京剧,最喜欢某一名角,你就必须是一个曾经模仿过他的表演的票友,这样每一次看他的表演,都会有感动。否则你就感受不到他今天演出时神态、动作等细节的变化。而即兴、随兴的表演,正是艺术家的魅力所在。艺术来自于生活,但绝对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别人没有而你有过,就自然能超越常人的感受。要去关注书家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关注书法家在书写作品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关注他书写过程中情绪的变化,关注他在技巧、技法如使转、提按、速度等的变化,感受他创作过程中的随机与生发,如果我们不去追寻这些特殊性,怎麽才能得到这个艺术家艺术的真谛和精髓呢?对于经典,我们必须通过临摹,去还原、追寻古代书家当时的书写状态,只有把握了这个状态,只有融汇贯通,才能提升自己创作的境界。否则你临几千遍又有什麽意义?只有数量没有深刻的领悟,显然与艺术无缘。

朱培尔:书法家的临摹必须融合个性与情感

第三是必须对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书法有点像古典音乐,古代的书家是作曲家,今人的创作实际上是对既成的曲谱作演绎的过程。当代书法的第一要素是作品要有出处,没有传统的自由体肯定不行,对传统的把握要到位,出处要丰富。对于当代书家而言,其实并不缺乏对传统的深入和解读,缺乏的反而是对当代书法现状的把握。有人会说,我们很了解啊,谁获奖、用什麽形式等等,都知道啊。我觉得这种了解与知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和作品的境界提升,离不开相应的“定位”,而“定位”必须要有坐标,纵向的是书法的历史,包括经典的作品、著名的书家,横向的坐标就是书法的现状,如果没有纵向与横向的坐标,你就没办法定位。两者的交集之所在,正是你以及你的作品所处的位置。所以对当代书法必须有非常深刻的把握,没有这个把握,你的作品就没有针对性;没有这个把握,你的作品就可能和别人重复;没有这个把握,你的作品就可能脱离当代书法的审美而误入一个创作的死胡同。所以,对当代书法的把握非常重要。通过研究与了解,使自己的临摹与创作有一个参照,有一个有机的对比。没有这个过程,我相信你的书法一定无法提高。

朱培尔:书法家的临摹必须融合个性与情感

第四是必须借鉴现代艺术和其他艺术,触类旁通。说到现代艺术,大家就会想到西方的印象派、颓废主义、结构主义等等。对现代艺术的关注,不等于提倡、喜欢。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学的是书法的传统,但我们还要审视这个时代。要了解我们当代世界审美的趋势,中国书法的传播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其他民族的艺术,当然也包括种种有影响的现代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对当代艺术的流派,我们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当代艺术对书法篆刻的创作意趣、境界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艺术不仅是继承,艺术有时候还是一种颠覆,“不破不立”。现代派强调颠覆传统、解构传统,这种行为或者作品没有普遍的价值,但它可以使我们对传统的认识更加客观。因为传统的继承是建立在有分辨能力、有判断力的基础之上的,只要有了这样的眼光,我们在审视传统的时候,才可以发现很多好的、前人所未能发现的东西。传统有时候会是一个包袱,你如果不把最优秀的、最适合自己的留下来,那麽路你就永远走不好。在时代面前,在当代和传统之间,每一个书法家的探索,必须要有自己的抉择。传统是座金山,但处理不好就会是负重、是负担、是绊脚石。

朱培尔:书法家的临摹必须融合个性与情感

最后一点是我们要学会和古代书家与经典作品之间,建立起符合逻辑性、有审美价值的联系。作品境界的提升,还必须去还原历史的真实。中国人的传统中有一个问题,就是生活好了,总想回到先前的状态,都喜欢故乡、喜欢山水、喜欢隐居,都喜欢山水画的可居可游、能吃能住。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在大城市住惯了恒温恒湿的房间,再让你去山水特别好的穷乡僻壤,你能呆住吗?都希望返璞归真,都希望不食人间烟火,都喜欢去风景优美的地方过日子,但是真正让他去住上几年,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去。中国的山水画之所以强调可居可游,我想正是许多人心理症结的体现,虽然做不到,但是希望如此。作品的提升,一定要学会和先贤心灵的对话,去还原他们在创作中的种种心路历程,去体验他们那种质朴但又十分丰富的变化,从而体现高古的气息,表达独特的审美感受,这时候你的作品境界,自然会有新的提升。

(文/朱培尔)

(来源:古戈爾藝術)

艺术家简介

朱培尔:书法家的临摹必须融合个性与情感

朱培尔,1962年生于江苏无锡。现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多次担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篆刻艺术展等展览评委。

[ 责任编辑:于雅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