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纵横于山水之间,孙博文墨色相融创造了一个流光溢彩的缤纷世界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7-03 09:02:38
听新闻

底层的生活与工作经验,丰富了孙博文的视野,也使他的绘画创作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灵动与生机。

孙博文的绘画基本上是一以贯之,并没有因为社会运动而中断探索的轨迹。

孙博文把自己的创作方向明确定位于山水,并在一种情景交融、物我相亲的状态下,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创作。孙博文的山水画秉承了北派山水的文脉,即摈弃文人画重意轻形、自我消遣的笔墨游戏,而是纵横于山水之间,以大山堂堂、壁立千仞的意象,来塑造崇高峻伟、雄浑壮美的审美特征。

纵横于山水之间,孙博文墨色相融创造了一个流光溢彩的缤纷世界

▲《万壑竞春》设色纸本

786cmX144cm

2002年作

款识:

万壑松涛催绿浪,千山风光信天游。

挥笔扫出春满园,群芳梃竞无尽头。

具体到语言方式,则是虚实相映,墨色相融,借以勾、皴、擦、染、点、泼等多种手法,来表现壮丽山河,彰显大自然的浩然之气。

这些颜色被孙博文完全主观化、抽象化以后,与水墨相交融,在其笔下奔涌而出,犹如神来之笔,赋予了山水画以生命的律动和炽热的光芒。

孙博文在自己的山水画中,创造了一个色彩的奇观,一个流光溢彩的缤纷世界。因此,称他为色彩大师,水墨画界的凡高,毫不为过。

把孙博文的山水画定义为从传统走向当代,应该说是恰如其分。

孙博文将传统水墨画进行了一系列转换,为山水画的革新注入了新的生机,带来了新的气象,他在中国画坛异军突起,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孙博文的老师崔子范先生,曾评价他“学于范,胜于范”。孙博文隐于野的立场,禅于心的修行,以及狂于形的艺术追求中,也包含了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某些基因。

如果我们把孙博文先生放在20世纪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审视的话,我觉得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

(文/杨卫 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心合天地致高远 感通山水融古今──孙博文先生的水墨世界与艺术人生》节选;来源:卢乡书院)

纵横于山水之间,孙博文墨色相融创造了一个流光溢彩的缤纷世界


纵横于山水之间,孙博文墨色相融创造了一个流光溢彩的缤纷世界


纵横于山水之间,孙博文墨色相融创造了一个流光溢彩的缤纷世界


纵横于山水之间,孙博文墨色相融创造了一个流光溢彩的缤纷世界

▲《山水四屏》500cmX144cm  2000年作

艺术家简介

纵横于山水之间,孙博文墨色相融创造了一个流光溢彩的缤纷世界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