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戴教授的作品奇、崛、怪、诞,我想是不为过的。在审美情趣上,戴顺智的艺术追求与我们常见的一般的画家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真实地面对着自己的艺术理解与表达方式。我想,如果让他去画一些常规意义上的高士、仕女图,凭借其基本功夫定然不在话下,然而我们知道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价值,往往就在于艺术家如何通过借鉴传统的资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面貌,也就是所谓的艺术个性。正是因为此,画家才具备了艺术上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对于评论家与美术史研究者才可能具备被关注与研究的可能——这一点正是我们不得不去关注戴顺智的理由。
戴顺智在肖像画中持续了多年的艺术研究,造就了野性怪异的具有象征性的水墨语言,这一语言我认为目前依然在他的水墨小品画中持续着,与他的创作画在精神上显示出脉络中的延续性特征——这一点俨然有别于一面画着小品画、一面搞着大创作的大批当代人物画家们,他的肖像画与小品画之间有着表现技法、审美情趣上的延续性,这一点也将有助于他在双重语言中的持续推进,对彼此两种技法、两种题材、两种情趣的延续互动是有帮助作用的。
纵观戴顺智的水墨画,牧牛题材的作品在其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分量。这足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为什么自两宋以来延续至元明清以至近当代,对于这一题材的表现总是为画家所青睐,也尤为戴先生所热衷。从表象看,可以理解为对于传统题材与审美情趣的今日延续,同时也与我们多年的对农耕生活的持续体验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但从更深层意义上来说,它还隐含着一种自两宋以来的“文化精神”——说的确切一点就是“文士精神”。
我们看看他画的这批牧牛图,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一些形式分析找到“当代性”的特征。
一是造型性。在造型上,画家强化了笔墨形式的符号性特征,如牛毛的画法每每有芒刺在背的感觉,强化了一种象征性与“苍厚”感;人物(多是牧童)肌肤较为光泽嫩滑,强调了一种“润嫩”的感觉。这一点画家已经形成了画家较为形式化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具有了象征性的色彩。当然,画家写生多,速写积累经验丰富,也就使得在表现人物动态、神势等方面灵活自然,各种趣味的场景随处生发。如老牛与小牛同时放牧时,老牛一面吃草,以免还要盯住小牛的动势,做出不放心的样子。据说戴教授近期画了“百牛图”,上百只牛集中在一起,如果缺乏高度的造型组织能力恐怕是不容易做到的。
二是画面布局。强化了“线”与“面”的对比关系,注重气氛的渲染。正如画家所说:“明清以来的人物画,会感到苍白无力,缺乏艺术作品应有的艺术效果。而戴教授的作品在遵守中国画艺术规律及技法特点的同时,在画面的整体效果上注重淡墨的渲染,在黑白灰的分布上,都有起到好处的处理。整个画面丰富耐看,墨色层次分明”。可见,作为经受了当代艺术的视觉熏染的画家在观念上已经具有了绘画性的直觉性,这一点是传统画家不曾有的意识。比如在他的不少“风雨牧归”作品中,通过画面大面积的淡墨渲染营造一种风雨欲来的动势,牧牛人的斗笠都被风吹在地上需要弯腰捡起,同时还要管住会被天气惊吓了的牛,颇有紧张气氛。
三是师造化。画家的这一题材来源于儿时生活的强化感受。在画家生活的年代里,正是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于农村生活的体验这一点是当代年轻画家无法比拟的,所以单纯凭借记忆,就可以塑造出不少这一生活场景的深刻多元表现。加上画家现在依然喜欢深入生活,更为其艺术创作提供了不少深入表现的素材。这也使得画家的这一题材能够走向深入并更为有情趣,也使得艺术表现性的丰富多元成为可能。(编者)
戴顺智作品欣赏
《湖畔斗牛图》
26.5cmx104cm
《牧放图》
26.5cmx104cm
《柳荫牧放图》
26.5cmx104cm
《云影》
26.5cmx104cm
《秋水牧归》
26cmx48cm
《牧童》
34cmx46cm
《纳凉图》
20cmx60cm
《湖畔放牧》
49cmx35cm
《柳荫牧趣》
20cmx60cm
《牧牛图》
20cmx60cm
《雅趣》
20cmx60cm
《怀德》
20cmx60cm
(来源:荣宝斋在线)
画家简介
戴顺智,1952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曾任国画教研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先后出版《戴顺智画集》《戴顺智线描集》《线描造型艺术》《戴顺智小品画集》《戴顺智肖像作品集》《戴顺智水墨画集》《戴顺智新作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材《考前素描指导》《考前速写指导》《绘画基础入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