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赵培智
由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赵培智主讲的“从我的画谈油画创作”讲座在大芬美术馆顺利举行。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时间里,赵培智老师从介绍新疆的地域人文以及自己生长地的环境直到40岁离开新疆到北京的人生经历作为一个切入点,分享了创作思路、方法以及创作方向的演变过程,让听众更好的去理解创作与画家的成长经历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创作。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也与赵老师进行热烈的提问与交流。现整理本讲座主要内容与读者共享。
从新疆出发
赵老师在新疆北疆的一个小县城出生长大,儿时的生活环境气候干燥、雨水少,不远处就是沙漠,正午时候一眼看过去灰蒙蒙的一片戈壁滩,正是这样单调缺少绿色的生活环境成就了画家的想象力。新疆是维吾尔族聚集地,有引人入胜的景色风光、浓郁多姿的风土人情,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多种文明在此交汇。其中有著名的克孜尔石窟壁画,新疆的克孜尔壁画风格与敦煌不一样,有体积的塑造。显示出文化交融变化的痕迹,新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博大苍茫的自然景观影响着画家审美的生成。大学时期偏好古典写实的风格,深入的油画写实语言的研究探索实践为画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工作以后,他觉得古典的方式和真实生活有距离,不足以面对要表达的生活。这个时期开始各种方式的尝试,画新疆的塔吉克族。此后,赵老师大部分创作是个人肖像或者群体肖像,借助人来画人类生存状态、面貌,基本舍弃情节,尽量避免文学性、地域性的内容。2004年在巴黎美院的短期进修,是一个转折点,一方面对西方绘画图像史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梳理;另一方面对印象派、现代主义到后现代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补课。
2005年这一时期的作品,受到欧洲之行的影响。欧洲古典的写实尤其雕塑对赵老师触动颇深,西方如此理性、高超的写实技术让人绝望,赵老师觉得如果再沿着写实的方向继续,也没有太大意义。在巴黎美院周围大概有上百家画廊,都是现当代的艺术品,写实绘画非常少,基本上是影像、装置。尤其是当时在卢浮宫看到中国古代大师的展览,从宋画一直到清代,中国画尺幅小、轻薄,卷轴或者手卷,材料不像西方艺术那么厚重,但它有独特的东方文化。赵老师深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觉得中国人恐怕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画油画。研究现代主义部分,认识到抽象是绘画的基础。虽然在古代没有抽象的概念,但好的写实绘画、好的大师一定是懂抽象。抽象作为基础,在具象的表层之下,支撑着画面的结构关系。
新疆塔吉克族人
《无花果之二》/ 170×150cm / 布面油画
赵老师在人物画创作上,对塔吉克族情有独钟。左图所示是新疆塔吉克族人,他们与欧洲人种更接近,因为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皮肤比较黒,他们的样貌特别有意思,脸颊窄、鼻子大,眼窝很深,可以作为很好的载体,适合油画做结构表达。赵老师通过对此形象的借用,来传递内心创作的需要。这个时期的作品在意笔触,造型偏自然主义,更注重整体性,表达浑厚的感觉,并没有特别主观化的造型,态度还是偏客观。
《高原旷工之二》/ 160×160cm / 布面油画
《塔合曼的男人》/ 150×150cm / 布面油画
与很多表现新疆题载歌载舞、热情欢乐题材作品不同,赵老师的新疆人物画题材传达了其历史的沧桑。新疆是丰富深沉、质朴厚重的,于是色彩用灰色居多、更内敛,更注重感性,把人物当做石头和山来画。正因为有对新疆精神性的解读,让赵老师刻意回避了民族性与地域性,避免表现具体的生活场景。
北京与金奖之后
《来自高原的祈福-5.19国家记忆》180x180cm / 布面油画 / 2008年
《来自高原的祈福——“5·19”国家记忆》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是赵老师成长历程与艺术生涯“改变命运”般的重要转折点。该作品描绘了5·12汶川地震后在5月19号国家哀悼日为同胞默哀的场景。赵老师在画面构图上有意将天留得很多,几乎占了一半画面,上面天,下面地和人,预示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赵老师指出人在自然面前其实很渺小,过去说人定胜天,是很荒唐的事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才是自然的一种相处之道。构图上,人的比例还是占多一些,同时也在强调人,因为人虽渺小,但人性很伟大。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当作高原上的山脉、石头来画。
《肖贡巴的集会》/ 150×150cm / 布面油画
《苏莱曼的歌声》/ 150×300cm / 布面油画
获得金奖以后,赵老师被调任到北京中国国家画院工作。初到北京的那段时间,时差和陌生的环境,让其感受不适与压抑,作品的色彩几乎是黑白色,将群体肖像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更注重抽象结构,再赋予真实的形象。后来才慢慢开始有其它色彩了。谈及到色彩体系,相比于环境色,赵老师倾向用固有色体系表达。
《开河节上的塔吉克男人—变体》170×200cm / 布面油画 / 2014年
继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后,赵老师创作的《开河节上的塔吉克男人》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又获银奖,这些奖项已然再次印证了其在油画艺术领域的影响力,然而赵老师并未被光环的固有定义束缚,反而开始反思以往、力求突破。他开始收敛笔触,改变笔触的张扬、炫技,更深入的研究造型,加强画面的平面性。赵老师坦言,这是他创作历程的分水岭,从此开始,变得更自由了。
走向更自由
《母与子》80×80cm布面油画 / 2014年
《沉默的大多数之三》 100×100cm 布面油画 / 2017年
这个阶段的作品,可以看到赵老师对新疆人物题材的新突围。2016年期间的作品,开始对色彩做大胆的尝试。为了人物力量感的需要,画面笔触也还在,但又多了一些平面处理,增加图示的力量,强调整个画面的结构性。依然没有情节,呈现真实的生活常态,因为塔吉克人,除了要去放羊之外,没事干就蹲在墙根抽烟。创作基本上是来源于图片,对图片的改造比较大,有时候仅仅截取一个动态,或者某一个局部。当然,对人物形象的选择很挑剔,个人没感觉的不画。这个阶段关注点集中在造型的主观化方向,也花了更多时间去研究具象背后潜在的秩序,这种秩序暗含着和人物精神状态的关联性,有时候几笔走势就决定了画面的节奏感。
《右玉老人之三》/ 60×80cm / 布面油画 / 2021年
这是在山西写生的作品,从这张画开始变化更大了,笔触少得不能再少,更多的平面性,对于抽象结构与节奏的把握,到一个特别严苛的状态。更多在意空间的分割,空间形态决定绘画的样态,画面空间是三维的、两维、两维半还是多维的,空间的选择是画家首先要考虑的事情,每个人要有自己的“心理空间结构”。体会画面每个区域的关系,包括人物的造型、对待轮廓的态度和黑白图底关系形成的结构。对画面的结构、力量感与均衡感,对其之间的制衡关系探究得更多。正如经典绘画里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它像是艺术的基因码,能排列组合,有无限可能性,这种组合呈现出来,能够契合人性审美共通点,大家看到会感动,这是值得去探索的传统绘画的一条道路。在学习传统、研究大师作品的时候,要找共性、找规律性的内容。
《纵情之马》/ 210×300cm / 布面油画 / 2020年
《春之声》/ 200×340cm / 布面油画 / 2020年
这是2020年赵老师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个展作品,依然借助塔吉克族人物形象,但造型主观化,笨拙、机械,更多回避自然主义,将人带入理性、精神层面的世界。画得更夸张了,仍然强调雕塑感。赵老师坦言,自己骨子里还是古典主义者,有对永恒性的迷恋。这时候画面也出现马了,它很美好、天然,是一个隐喻、寄托,也象征着一个精神家园。色彩用红绿特别多,绿色是一种需要,与小时候在新疆看灰色过多有一定关系。红色是因为高原的女人特别爱穿红色。
《出发》(布面油画)
这张作品是主题创作,何大妈为保护红军,将她的儿子交出去,结果儿子被迫害了,画面呈现了红军战士要出征送行的场景。赵老师将这幅作品称作“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挺浪漫,人物画得带一点小幽默,没有调侃、不严肃的意思。赵老师提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无论是非主题还是主题创作,应该与时俱进。毕竟将来的观众是90后、00后,甚至是二次元时代的人,他们的审美是受卡通、潮流艺术影响。
《瓦恰的行走》/ 200×340cm / 布面油画 / 2022年
这张参加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作品是22年的创作,更加超现实,变化非常大,对比以前作品和现在的,甚至不像同一作者了。回看赵老师艺术实践每个时期的演变,伴随着认识、思考的迭代与更新,亦需要有胆量做出选择与舍弃。现在作品图一张一张呈现好像很轻松,但实际创作过程挺挣扎、挺艰难,每个过渡期的尝试都非常多。赵老师是一个喜欢和自己较劲的人,到现在也会难受、焦虑:画画的道路如何继续前进,到底还有什么可能性。在始终求变的路上,唯一不变的是对自己内心真实需求的关照与尊崇。
讲座现场照片精选
(来源:大芬油画村 大芬美术馆)
画家简介
赵培智,1971年生。1995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2004年,于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进修。同年赴欧洲六国考察。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