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浅谈孙恺的绘画路径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6-27 08:28:15
听新闻

对于每一个生活在当代的中国艺术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两个既定的现状:一是传统艺术基因在当代的延续;二是开放的、正在进行着的中西方现代艺术实验。这两个现状让我们感觉到,一方面,有那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另一方面,又似乎容易迷失在这繁多的伟大艺术作品之中。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避开眼前诸多触手可及的优秀艺术样本,因为那是自我存在的依据;但同时,作为画者也要主动过滤一些偏离艺术本体的因素,修为本心。面对这样的现状,画家孙恺在其多年的艺术思考和创作实践中,既能传承传统艺术的优长,又能坚守艺术之道而不乱本心,这显示出她的勇气与从容。在其西部山水系列作品中,探索出一种有着成熟品格的语言图式——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融合下的山水新视界。

一、山水之意

一方面,山水作为中国绘画经常表现的一类题材内容,它指山川河流、云霞雾霭、树木丛林、潭溪湖泊等自然场景,如同我们常说的人物和花鸟一样;另一方面,又不仅指作为题材内容的山水,山水并非等同自然风景。那么,何为山水?或者说当我们提到“山水”一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既有泰山、华山、恒山、黄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武当山等文化名山,又有绵延千里巍峨耸立于天地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太行山脉等,还有山水相连的长江三峡、武陵山大峡谷,以及嘉陵山水三百里等。山体坚硬,水则柔软。山体有固态的形状,千变万化,如五代荆浩于《笔法记》中说:“山水之象,气势相生。故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间崖下曰岩,路通山中曰谷,不通曰峪,峪中有水曰溪,山夹水曰涧。”[1]而水则无固定的形态,水因山体地势变化而生发出不同的形状。山体隆于地表,高处耸入天空;水则因势而下,婉转于千山万水、千岩万壑之间。

山水,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在时间上,山川万物因四季更替而姿态万千,因阴、晴、雨、雪而变化多端,即使是一天之内,晓景与晚景也各异其趣。如此丰富的世界,在中国古代艺术家眼中则有非常精致的解读,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四时的描述最为精妙:“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2]在空间上,华夏大地幅员辽阔,由于地域不同,其景物各有特征,各有性格,各有优胜之处。“东南之山多奇秀,天地非为东南私也。东南之地极下,水潦之所归,以漱濯开露之所出。故其地薄,其水浅,其山多奇峰峭壁,而斗出霄汉之外,瀑布千丈,飞落于云霞之表,如华山垂溜,非不千丈也”,“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非为西北偏也。西北之地极高,水源之所出,以冈陇臃肿之所埋。故其地厚,其水深,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3]。

山水,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呈现出无尽的形态。于是,一山一水,两组空间上的相背又生发出无穷的境地。因此可以说:山水,有虚实两层内涵,一方面,是一个物理存在的自然风景;另一方面,还是一个与人心性呼应的、默契的精神世界,它蕴含着中国人的哲思和诗意,是一种生命信仰的场所,其可行、可游、可居。山水,在中国人的心里有着特殊的位置。

当然,山水之美,因虚实两层内涵而区别于风景之美,这在中国山水画的文脉承传与实践中,也得到很好的诠释。在当代山水画家创作中,赋予了山水之美新的图式内涵。这在孙恺的《西部山水》系列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以西部山水为题材内容的创作,应该说是与孙恺多次游历西部有着直接的关联,是情之所至,肃然为画。华夏大地广袤宏阔,由于地域的不同,东、西、南、北的地质皆有诸多差异,山川万物时时引人入胜。但事实上,古画南北山水者居多,画西部山水者少,能画出品格的就更少之又少了。孙恺取西部山水入画,究其原因,是心性使然。画家心性平静,但骨子里却时有北方人的坚毅和硬朗,对苍茫雄浑的西部山川有着深深的眷恋,画境即心境,看那些画就如同她本人。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浅谈孙恺的绘画路径

孙恺,范高萁守望天山,220×250cm

《守望天山》是孙恺2012年创作的作品。从空间布局来看,该作品由近及远分别描绘了在白雪皑皑的天山峡谷和修建道路的壮观场景。画幅下方的近景,有左右两座高低相连的山头,山体结构谨严,如铮铮铁骨般往下方画幅外延伸,山头积雪很厚,沿着山形的结构变化而覆盖着岩体。山头与山坳之间,分布着4座大型的高压电线支架,把电能输送到天山的崇山峻岭之间,展现了中国基建与设施的强大和完善。修建道路是这幅作品的主题部分,该区域虽占画幅不大,却比较显眼,修建道路的工程在灰色调的峡谷地段,大量工程物资堆砌在工地现场,国旗招展,各类机械轰鸣不停;道路由左下方向右上方斜势而去,中间被山体阻断,而山体隧道一穿而过,道路似断还连,层次丰富多变。目光上移,天山雪山那苍茫雄浑的磅礴气势迎面而来,山脉前后相连,左右相错,山势陡峭峻拔,重叠有序,如若品读唐宋的边塞诗境。在画幅上方,远处的雪山横向布置,云雾弥漫山腰,把前面的千山万水和复杂的工程施工场景收合于一处。

《守望天山》在相当程度上遵循了北宋山水画的基本样式,处理整体山势布局使用了俯视空间法则——由下而上,由近及远,将所有的景物都统一在整体的俯视空间框架里。山体的结构造型,在抽象与表现的节奏里得到了一个合理的重置,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图式。而在孙恺另一幅《西域那一缕祥云》作品中,山水之意也得到了更为出色的体现。此幅画作的山高耸入云、层峦叠嶂,由近及远,一层复推一层,最终推出了画幅之外,好似无穷尽。画面基调采取灰白的偏暖,不过因阳光投射于山体,让这峻峭挺拔的冰冷山川有了些许暖意,将苍茫雄浑的山水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浅谈孙恺的绘画路径

西域那一缕祥云,230×190cm

二、材料之美

如今所说的中国画所讲到的“材料”,其实并非全指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材料,其内涵与外延随着时间推移和绘画的发展均有很大的变化,如近似于日本岩彩画的一种绘画材料和表现技法在当下艺术创作中就有所使用,它具有强调色彩的厚涂薄施和混合搭配的特点。实际上,在中国绘画传统中,色彩斑斓的矿物质材料曾处于主导地位。从半坡彩陶、马王堆帛画、漆画、敦煌壁画、彩塑、陶俑、建筑彩绘,以及在卷轴画等领域中,都有着极为辉煌的存在。材料之美,既在于材料自身物理色彩的属性,同时还在于历史赋予材料的文化属性。即便是元明清时期,文人水墨画成为一定审美时尚,色彩斑斓的矿物质材料,也一直是广泛地应用于宫廷绘画、壁画及建筑等艺术领域。即是说,传统的中国画材料一直很好地存在、传承着。

孙恺曾长期从事中国画材料的研究与实践,在材料的性能和使用上积累了丰厚经验,对材料之美的展现与把握甚为敏感,特别用心于新疆克孜尔壁画和敦煌壁画等传统壁画的探究,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成果也是有选择的吸收,由此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材料语言图式,并把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很好地运用在其绘画创作中。

当然,以材料为主的技法表现,是《守望天山》绘画作品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方面。画面的表现技法单纯而统一,没有过多的处理,只是勾线敷色,而勾线是基础,敷色才是重点。山石、道路、天空等几乎是在一个灰白偏暖的色调里寻求变化;同时,斑驳的银箔分散在白雪皑皑的山脉或山头,增加了山体的厚重感和视觉层次,在灯光的参与下,会有金属的光泽。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在这幅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在《西域那一缕祥云》作品中,对于材料之美也有一番诠释。在白雪皑皑的山脉上,地质层结构纵横交错,呈现出斑驳的纹理,在大面积使用灰白色矿物色的基础上,银箔与金箔并用于斑驳的纹理之中,此处金属的光泽,非常恰当地表现了山头那一抹暖暖的阳光。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浅谈孙恺的绘画路径

西域流金,40×50cm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充分体现在《守望天山》《西域那一缕祥云》这两幅作品中,但实际上在孙恺的西部山水系列如《西域清风》《西域流金》《生命的呼唤》《西部系列》以及《新疆系列》等作品中,皆有出色的表现。孙恺执著于山水与材料之间的创作实践,坚守艺术之道而不乱本心,赋予笔下山水画以新的境界,为当代重彩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探索方向与个人视角。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浅谈孙恺的绘画路径

西域清风,230×210cm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浅谈孙恺的绘画路径

生命的呼唤,210×180cm(文/李月林,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博士)

参考文献

[1](五代)荆浩.笔法记[A].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卷)[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6.

[2][3](宋)郭熙.林泉高致[A].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卷)[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498.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浅谈孙恺的绘画路径

(来源:孙恺画室)

画家简介

山水之意与材料之美——浅谈孙恺的绘画路径

  孙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98年入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首届重彩画高研班深造。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专家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年鉴理事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美术书法艺委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2010年至2018年中国工笔画学会培训部部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与研究专项工笔画创作孙恺工作室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君乡书院顾问。

  几十年来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大展获金奖、银奖、铜奖十余次,入选、特邀全国美术展六十余次,出版画集十二部。数百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何香凝美术馆和国内外收藏机构收藏,作品和艺术简历、理论文章曾在《艺术报》《中国文艺报》《美术》《中国画》《中国书画》《美术观察》《美术大观》《江苏画刊》《十月》《中国水墨画》《文艺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等国家级专业报刊及杂志上多次发表。

[ 责任编辑:于雅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