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语·千江月——张江舟艺术展
这次展览是展示张江舟先生近两年来完成的作品,包括两个系列的绘画作品、一件雕塑和一件影像作品。展览题目为《墨语·千江月》,其中"墨语"是张江舟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代表用水墨来书写和表现,并寓意默默低语;"千江月"来自佛教语言,表达真实与幻像的融合,具有现实和想象的双重性。
01 -雕塑作品——自画像-
首先展出的是张江舟先生最新完成的雕塑作品,他的自画像。作品呈现了三个面庞和一只手,形象描绘了一个默默低语者、一个沉默的人。然而,这个低语者也蕴含了对自我认知的想象,展示了他与世界相处时的形象。作品采用鲜红色调,引发人们对身体、血液和激情的联想,与他传统的淡雅水墨画形成鲜明对比。他特别注重手与泥的接触,通过这种与材料的亲密接触传递身体感受,与传统的毛笔蘸墨在宣纸上绘画的方式截然不同。这件作品体现了张江舟先生对自我认知和多年来人物形象构建的抽象表达。
▲《自画像》
02 -前言与自述-
展厅中展示了策展人的前言和张江舟先生的自述。他提及了他对创作的反思,经历了40年的艺术探索,虽然有时感到困顿和疲惫,但一直保持着对创作的热情。在过去的两年中,他关注了许多新概念和网络术语,并尝试将其融入作品之中。他致力于关注当下的话题,通过绘画和创作表达历史现象。
观看展览时,我们被引导着思考如何应对当今时代和历史。展览试图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现场写生的概念,不是传统意义上描绘社会主义建设场景,而是关注信息时代、应用程序和媒体终端的体验。张江舟先生的写生关注当下生活,直接地展现对当代时代的描述。他的作品可能为我们提供了在回顾中国绘画、当下和网络语言时的视觉范本。
03-艺术创作生涯-
展厅墙上展示了从1984年开始的张江舟先生学习的线索,展示了他艺术创作生涯的发展。其中两件雕塑作品受到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等现代雕塑的影响,成为他雕塑创作的源泉之一。
早在1998年至2000年左右,他创作了关于西藏人物的作品,如《圣途》等,体现了对纯净内心的追求。他运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强大的表现力。从2000年开始,他开始描绘不同人物形态。此外,他还坚持传统题材的写生。
到了2004年,他创作了《逐光者》等作品,描绘了矿工和少数民族题材。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探索生命的脆弱性,表达对生命和逝者的缅怀成为他的核心。他开始表现人的终极形态,尤其是面对生死。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张江舟先生的艺术历程以及他对西方艺术线索的理解和把握。
这两个系列作品标志着张江舟先生在该题材上的新起点。在展厅中,他展示了五件关于面孔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看作他自画像的一部分。例如,中间的作品中,他手捂住自己的脸,呈现出一种悲伤的姿态。一只眼睛被遮挡,另一只眼睛则睁开,这让人联想到黄永玉的猫头鹰作品,象征着现实和梦境的对立。整体作品的氛围带有悲伤的色彩,让人想起德国艺术家柯勒惠支的作品,尤其是她版画中那位悲伤的母亲,表达了对饥饿和死亡的恐惧,特别是失去孩子的痛苦和反战情绪。这件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面具,遮挡了真实的表情,将形象固定下来。因此,这些形象都带有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意象。
04-《虚拟人生指南》系列 -
展览中的重要部分是张江舟先生在2022年创作的《虚拟人生指南系列》。这个系列涵盖了黑色、绿色和以墨为主的绘画作品,是他对于2022年以来元宇宙话题的回应。元宇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仅涉及技术发展,还关乎未来人类形态的展现,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尤其是在人文学者中普遍存在对虚拟世界的担忧。
▲《虚拟人生指南——别总盯着我》纸本设色 180cm×180cm 2023年
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江舟先生描绘了一个没有面容的形象,低头坐在一个机器上。这个机器代表了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果,而周围的黑夜氛围则引发了观者对未来主义电影的联想。张江舟先生的作品中常见都市形象,这或许受到他一直以来对生活的接触和对图像传递的直接影响。然而,在这幅画面中,他更强调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机器、零件或其他物体仅仅是视觉线索,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既似乎是肉身存在,又似乎是与机器融为一体的真实形象。
▲《虚拟人生指南——寂寞旅人》纸本设色 180×180cm 2022年
正如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探讨的问题,未来可能出现一种能够通过不断上传记忆实现永生的人。这种永生人无法分辨自己是肉身还是硅基身体。展览中的作品引发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确实使得人类的存在变得不再必要。现在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向一个完全陌生的机器或代工厂下达订单,它们可以进行生产制造,而不需要人类的直接指令。未来可能会更进一步,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机器或工厂进行交互,无需人类干预。
▲《虚拟人生指南——像风一样飘荡》纸本设色 180×180cm 2023年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AI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觉醒的讨论。觉醒被认为是一个新纪元的起点,可能是一个创世纪的开始。面对这样的场景,人类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呢?在张江舟先生的作品中,他传达了一种紧张的氛围,画面上也能够看到表现性的笔墨技巧。
这两件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屏幕形象,并且尺幅非常大。它呈现出一种从下向上的上升姿态。在欧洲绘画中,特别是在西斯廷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绘制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张江舟先生一直非常关注西方现代艺术,从中获取启发。然而,他不仅仅吸收了现代艺术,还在情感、表达和观念表达方面吸取了许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元素。
▲《虚拟人生指南——我太难了》纸本设色 180×180cm 2022年
▲《虚拟人生指南-我也out了吗》纸本设色 180×180cm 2023年
在张江舟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17世纪巴洛克艺术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艺术的综合修养和理解。他呈现的两件作品中,人物展现出一种飞升的状态,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和献祭的象征,传达了丰富而复杂的信息。
张江舟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描绘个体形象,更注重抽象的人或者说身体的表达。使用身体这个词更加抽象,不指向特定的个体,而直接联系到身体和生命。例如,在他的系列作品《我也out了吗》中,他运用了网络术语中常用的"out"概念,展示了他与世界的紧张关系,同时运用了机器人形象,如戴着耳机的人物,但无法确定她的头脑是否是人工智能的形象。整个作品呈现出一个幻想的、虚拟的时空,同时具有强烈的影像特征。
05- 《躺平一族》系列 -
在"躺平一族"系列中,张江舟先生使用了红色,可能与之前的"壬寅红"系列有关。然而,在他的整个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呈现的人体的复杂交织。这表明作为艺术家,他不断进行构造、书写和表达,呈现一种姿态。
其中,张江舟先生的《虚拟人生指南》系列中的一幅作品尤其代表性。在这幅作品中,黑夜的背景下照亮着一个带有机械和虚拟人形态的人物身体。作品中出现的面具、机器和多个眼睛的形象让人联想到戈雅的《梦魇》作品,仿佛是一个梦境中袭来的机器人或恐怖世界。这种紧张感实际上表达了一种混沌的主题,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和未来的人工智能世界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虚拟人生指南——温暖总在梦境里》纸本设色 180×180cm 2023年
另外两件作品也属于张江舟先生的"躺平一族"系列,采用了横构图的形式。观看这些作品时,不禁联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风格和身体的上升形象。这些作品中的身体形象似乎在空中旋转,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有明显联系。然而,到了19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家库尔贝和米勒的出现使人体重新回到画面中,古典主义的痕迹逐渐淡化。除了这些作品,还有其他系列作品。通过整体观看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张江舟先生的创作。
▲《躺平一族——异样的都市风景》纸本设色 145×367cm 2022年
这三个系列作品也是他的“虚拟人生指南”的创作。在这个系列中,大部分作品呈现出墨色。这种墨色既是构成作品所必需的,也象征着黑夜的意义。同时,作品中的身体形象,尤其是脚的形象让人联想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悬挂的场景,带有强烈的受难意味。因此,作品中出现的可能是被破坏的机器人,如身上被剥离的零件。这些被毁坏、被毁灭的物体代表了我们对硅基生命的认知,同时也包含了肉体的碳基生命。这种复杂的结合在画面中显得非常混乱,但整个画面又呈现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我们一直认为智慧生命和人类是唯一存在的,但机器人、人工智能是否会觉醒,形成一种相互相处的世界,这让我们想到人类的世界在过去是否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例如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如何相处。因此,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同时也蕴含未来叙事的元素。它们展现了一种情境图像,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本质。
在这个展厅你可以看到更多使用红色和粉紫色的作品。观察这件作品,你会发现它运用了粉紫色这种色彩。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粉紫色具有浓厚的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在这些作品中,他摆脱了传统文人绘画的审美体系,使他的绘画更具有社会性和历史叙事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张江舟先生在创作这些作品时经过了细致的思考,选择了红色和粉紫色等色彩。
▲《躺平一族——我的青春我做主》纸本设色 145×367cm 2022年
▲《躺平一族——沉浸在迷离而华美的梦境里》纸本设色 145×367cm 2022年
这三个系列的作品也是张江舟先生创作的“虚拟人生指南”的一部分。在这个指南中,他大部分的作品都以墨色为主要元素。墨色在这些作品中既是构成作品所必需的,又象征着黑夜的意义。然而,对于这种黑夜的解读仍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作品中出现的身体形象,特别是脚的形象,让人们联想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场景,脚承载着强烈的受难意味。因此,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能会看到被破坏的机器人,如被剥离的零件,这些象征着对硅基生命的理解,同时也包含了肉体的碳基生命。这种复杂的融合在画面中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然而整个画面又透露出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引发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尽管我们普遍认为智慧生命和人类是唯一存在的,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否会觉醒,形成一种相互相处的世界,让我们不禁思考人类世界在过去是否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例如,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如何相处?因此,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同时也蕴含着未来叙事的元素。它们展现了一种情境图像,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本质。
▲《虚拟人生指南——也是醉了》纸本设色 180×180cm 2022年
▲《虚拟人生指南——也许是抑郁了》纸本设色 170×170cm 2022年
在这个展台,可以看到更多使用红色和粉紫色的作品。观察这件作品,你会发现它运用了粉紫色这种色彩。正如之前提到的,粉紫色具有浓厚的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在这些作品中,张江舟先生摆脱了传统文人绘画的审美体系,使他的绘画更具有社会性和历史叙事的特征。
▲《躺平一族——躺平的不只我自己》纸本设色 130×130cm 2023年
▲《躺平一族——我已自觉顺从了》纸本设色 130×130cm 2023年
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尽管它们并不是传统中国墨色的表现方式,因为并没有使用墨。相反,张江舟先生完全运用了中国画的颜料和传统的笔墨技法,如焦墨、飞白以及湿墨的流畅线条和渲染,以表达一种墨的形式。然而,他的作品并非真正的墨,而是与观众形成一种对话关系。他能够摆脱传统文人绘画的审美体系,使他的绘画更具有社会性特征,与当下时代和历史叙事相契合。
06- 影像作品——走进他的画面 -
除了展览中的作品,我们还有一部影像作品。这部影像作品是张江舟先生在过年后投入了大量精力完成的作品。它可以被称为“走进他的画面”或“走进他的艺术”。这部影像作品通过与舞者余锦英和图像与眼睛拍摄团队的合作,呈现了一个创作过程。它不仅仅是张江舟先生个人创作的表达,还包含了余锦英的身体表演以及图像与眼睛团队的摄制和剪辑。
▲《如墨》影像作品
2023年特别邀请舞蹈艺术家:余锦鹰
制作:图像与眼睛影像团队
在这个过程中,张江舟先生让余锦英全身涂抹墨色,形成一个没有具体面容的抽象人形。就像从他的画面中走出的一个灵魂,然后他再次进入这个画面,与这个灵魂进行对话。因此,我认为这部影片本身就包含了共同创作的概念。然而,在这其中,我觉得创作的源头仍然来自于张江舟先生。他对空间的理解从水墨绘画转化为了雕塑空间,从平面进入到纵深,然后又进入了影像,而影像又包含了时间。他希望以更丰富的方式呈现他艺术形式中所要表达的东西,从而让中国的水墨艺术变得更加丰富。
▲《如墨》影像作品
特别邀请舞蹈艺术家:余锦鹰
制作:图像与眼睛影像团队
摄影:高文建
无论是作为水墨艺术家还是平面画家,张江舟先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一直在创作上尝试拓展新的领域。他的作品通常是以系列形式呈现的,这也带来了一些困难,因为它过于依赖于图像或图像的形式来进行创作。然而,在我提到这些话题时,并不是说张江舟先生不重视笔墨,事实上,他非常注重笔墨的第一性表达。他的《墨语》系列作品包含了他对中国笔墨和笔墨造型的主张和坚守。但在这些作品中,我觉得他对图像的意识非常强烈。这种图像意识实际上是他对图像的一种理解和想象。例如,他如何表现"躺平一族"的形象,以及如何表现《虚拟人生指南》中机器人的形象。所有这些都需要他的想象力。因此,我刚才所说的"写生"并不是指眼睛所见,而是指他内心的想象和感受。实际上,他能够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这个时代的信息和周围世界,做出判断并构思出他的艺术作品。
▲《虚拟人生指南——绝绝子》纸本设色 130×130cm 2023年
07- 空间布置 -
在整个展览的空间布置上,我们使用了一些纱的元素,以便让观众在欣赏画面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这种视觉关系。例如,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色彩的变化,比如偏红色,而这种色彩也是从张江舟先生的作品中提取的。当我们朝着远处的大场景看绘画时,你可以看到实与虚之间的关系。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千江月》,它既有天上的真月亮,又有千江水面上的月影,这个过程中融合了真实与虚幻,形成了一种关联和对话。
就像一个魂魄从他的画面中走出,然后再次进入画面与魂魄对话。因此,我认为这部作品本身就包含了共同创作的概念。然而,在这其中,我觉得源头仍然来自于张江舟先生对空间的理解。他通过从水墨绘画进入雕塑空间的方式,使平面艺术进一步融入纵深,并且进一步转化为影像,而影像则包含了时间的因素。因此,他试图以更丰富的方式呈现他所想表达的艺术形式,这也有助于让中国的水墨艺术呈现更加丰富多样的面貌。
每个月实际上都是一种幻像,真实与幻像之间一直在对话,并形成了复杂的层次关系。这也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讲的张江舟先生在创作上的维度。他在谈论虚拟人生和躺平一族时,实际上包含了对信息的体验。这些都是他创作的一部分。当我们观看他的作品或理解他的艺术时,不仅是看他过去两年的这两个系列,而是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从2000年以来,张江舟先生从生命墨语到尘寰墨语,再到现在的千江月,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变化。他将自己放置在整个艺术生涯中,从最初的现实题材一直到现在我们讨论的虚拟人生,其中也蕴含了张江舟先生对艺术的思考。这种变化可以说不是一种转变,而是一种深化。这种深化体现在他对现实的敏感和直接切入这个话题,而不是回避或用抽象的概念来描绘。他将碎片化的历史瞬间和时间的片段转化为永恒的画面,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作品的实质。这本身也包含了他对艺术的理解和思考。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他艺术创作中的一次冒险,包括他在雕塑和影像艺术方面的探索。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深入自己的艺术并持续反思。这种反思能力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非常珍贵和宝贵。这种素养实际上成就了今天的张江舟先生。在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创作中,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张江舟先生进行一次对话
A conversation
现在我们将与张江舟先生进行一次对话,想请他谈谈关于他的展览和创作的见解,以及他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刚刚欣赏了他的展览,现在想请问张江舟老师一些问题。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直觉,以及与您的雕塑系列和绘画笔墨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宣纸上使用笔墨,或者用手将其搓入泥土中,还有此次尝试的影像表现形式的变化,从进入纵深的空间到探索时间的关系。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些体验有何感受。此外,从80年代至今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您是如何思考空间与创作之间的联系的呢?
张江舟:魏老师已经帮我澄清了一些关于雕塑和水墨创作的学理问题,但从我作为个人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我更想了解您对这些媒介的体验。不论是雕塑、水墨还是其他媒材,它们首先都是一种媒介。在艺术创作本身,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的是媒材本身。除了其文化属性之外,它们还承载了一种精神作用。我们常说文人画的笔墨具有精神性,因为笔墨本身不仅仅是造型工具,还具备一种精神承载功能。不同的笔墨形态甚至不同的使用方式都能传递出不同的审美感受。
举个例子,我们谈论画中的线条。当我们用中锋笔画线时,线条的笔尖处于中央位置。这样画下来的线条具有一种平衡和稳定感。而使用侧锋笔画线,则带有一种力量感,一侧是光滑的一侧是粗糙的。侧锋笔画出的线条具有一种强烈的表现力。而使用散锋笔,尤其是焦墨或干墨的散锋笔,线条呈现出苍茫和苦涩的感觉。不同的使用方式和不同的笔墨形成的线条会传递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类似的情况也适用于雕塑。在雕塑过程中,不同的雕塑形态和不同的泥巴质地与手的接触形成不同的纹理,甚至让人感受到它们具有生命力。这种感受会从生理体验到心理体验,进而产生与审美相关的体验。我认为艺术创作对我们来说具有极大的魅力。尽管有时候用语言表述似乎很难准确明确,但所有参与艺术创作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通过手的运动和材料之间的碰撞,例如手与泥巴、毛笔与宣纸的碰撞,通过物质的交互产生许多心理和审美上的体验和精神体验相关的一种体验,我认为这可能是作为艺术创作者最令人愉悦的事情之一。
从我个人的创作角度来看,我希望绘画不仅仅通过画面的形象或内容来传达,还需要传达一种精神意识。我认为应该调动绘画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造型、笔墨、色彩和构图等,共同为主题的表达和精神氛围的营造发挥作用。无论是造型、笔墨、色彩还是构图,它们都与我们对精神和审美的体验相关联。因此,多年来,我在创作中特别注重运用绘画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以及对精神的阐释和表达功能。通过综合这些元素,为我的主题表达服务。我认为这是我多年创作的基本方式,也是我在这方面主要努力的地方。我一直试图打通的是形式语言和精神体验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我相信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并可以找到一些相应的形式和审美形态,以及一些规律性的元素。这些年来,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特别用功的一点就是探索这种形式语言和精神内在逻辑之间的关系。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对应和统一的关系。
记者:刚才听张老师的讲述,回顾艺术创作的过程,包括语言、造型和观念等方面,例如色彩和造型的象征意义,我觉得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观念。或者说图像意识,在展览中,我特别关注的是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联系。这包括您之前的主题性创作和现实题材的作品。在2000年左右,关于构成性和抽象表现主义等概念开始出现,尽管有时这些概念可能不太准确,但我将它们归类为抽象或非具象的形式。
张江舟:无论我们使用什么术语,我非常同意您的说法。从我的绘画角度来看,虽然人物是具象的,但我的绘画方式和寓意实际上具有抽象的意味。我希望表达更加含蓄,给观众留下更大的空间。过去我们知道,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将答案交给观众,告诉他们这是什么,比如收割、放牛、骑马、赛马或摔跤等等。然而,现在我更希望我的创作更加含蓄,唤起观众更多的思考。因为在当今社会,有些问题我们无法给出答案,我们也正处于一个思考的过程中。这不仅仅是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挑战,而是整个人类在面对世界的感知。所以,正如您所提到的,期望观众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自己的经验,唤醒他们自身的体验。
记者:实际上,我认为这段文字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主题性部分分离出来,一部分得到保留,因为这个东西毕竟是作者所创作的。然而,还有一部分是开放的。对于现实题材而言,直接使用写实的方法可能无法带来这样的结果。相反,我们必须采用一种抽象的、表现性的、语言的形式,才能呈现我们所说的开放性的结果。
张江舟:我更加注重个人体验,这种体验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事物,而是对我带来更多感受的东西。由于全球化的问题,你无法逃避,比如互联网,它迫使你不得不全球化。在这个时候,我认为在世界乃至宇宙范围内的所有事物,它们可能都构成了我们创作冲动的基本源头。因为我非常注重创作本身必须要有冲动,这种冲动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可能是形式语言上的一种突然的领悟,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我认为是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对于绘画,我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我说绘画,至少作为一个人物画家,我认为绘画应该是有力量、有目标的绘画,我不希望它是无为的。当我谈到文人画时,我经常提到文人画为什么整体呈现出一种书斋式的艺术,是一种无为的艺术,是一种养生的艺术。这与文人画的创作主体直接相关。
古代的文人读书首要的目标是成为官员,以实现对社会的干预和为国家贡献力量,表达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可以通过其他平台实现这些目标,而绘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然而,如今的情况与古代有所不同。对于您所提到的家国情怀,您没有其他平台可以实现,只能通过绘画来表达。我认为今天的画家已经完全职业化了,因此对于那些与艺术自由相关的讨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有些不合适。同时,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希望有更多多样化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感受和情感。
记者:在我看来,如果您从绘画的角度来讲,写实性水墨人物画以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画这过去100年来的最大成果,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如果我们坚持延续原有以笔墨为中心的文人画系统,那么整个20世纪所建立的基础将无法想象。我们不仅仅是在后来的新山水画中去自然中写生,而是通过继承笔墨的系统,发现许多画家在创作上已经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不断地融入新的元素,产生新的创造,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我们的讨论不仅仅是关于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也不仅仅是处于当代中国绘画发展的语境中。
张江舟:作为一位画家,我在中国的现代水墨艺术到当代水墨艺术的历史中有着四十多年的创作经历。对于中国绘画的变化,以及我个人在创作中如何不断融入这个时代的体验和感受,我可以分享一些见解。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我们在绘画的角度上也参与了中国现代美术进程的演变。我们是直接的体验者和参与者,因此对这段历史的感受非常真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前后截然不同的阶段,从一元化的环境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在我们的中学时期,我们处于一个基本上只有一种标准和样式的环境中。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我们面对西方艺术的自由、多样性和乐趣,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具刺激性的。
回想起那个时期,我们年轻且缺乏早期积累,缺少更多主观上非常个性化的判断。我们一心追求学习西方艺术,因为当时对我们来说,西方艺术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是非常吸引人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和创作观念。我们意识到中国绘画具有独特的传统和精神,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融入现代社会。
这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让我深刻理解到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和变化。我相信,中国画不仅仅是延续传统的笔墨系统,而是可以在现实中表达个人情感和观念的艺术形式。在我的创作中,我尝试将传统的水墨技法与现代主题和表现方式相结合,以展现我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个时代,我认为许多画家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创造力,推动中国绘画的发展。我们的讨论不仅仅是关于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也超越了这个范畴,涉及到整个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和当代艺术的历史语境。
总的来说,作为一位画家,我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中体验到了巨大的变化,也意识到自己在不断地融入这个时代,并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中国绘画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以多种方式表达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感悟和情感。
记者:您提到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是准确的。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仍然受到限制,很少有人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艺术。相反,大多数人更加热衷于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因为这被认为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方式。
张江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1989年之后和90年代,中国开始对外开放更多的文化交流渠道,许多文化人有了机会亲身体验西方艺术,并对其进行客观和理性的反思。这种重新认识西方的过程也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重新发现其中的价值和优秀之处。
在艺术创作方面,我个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更多地借鉴了西方艺术的语言形式,以审视自我。但到了90年代,艺术家们开始回归自我,注重结合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结合在2000年之后的一些艺术家,比如您提到的张江舟,产生了显著影响。他们在创作中保留了一定的西方艺术元素,同时融入了传统艺术的价值观念,塑造出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尽管在形式上,我们可能认为西方的艺术元素更为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艺术被忽视或丧失了影响力。相反,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艺术家们探索出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并使中国艺术在当代艺术舞台上获得了独特的地位。
记者:在2000年之后,您对笔墨的追求和修养肯定会更高,这是很自然的发展过程。您提到从初中开始接受传统的笔墨训练,这种积累和启蒙老师的指导对您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为什么在早期您的创作选择中没有包括山水画和花鸟画,而更注重人物画,这可能与您的启蒙老师陈端豪一开始就教授人物画有关,您对人物画有特殊的感受。人物画作为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对您来说更亲切和直接,包含了与人相关的体验。相比之下,山水画和花鸟画所承载的与自然和生命的关系,以及花鸟的体验可能在年轻时的您无法完全理解和感受。
另外,您提到在早期,许多艺术家都倾向于学习油画,因为油画具有逼真的表现力。他们可能并不完全理解艺术语言表现力的概念,只知道追求作品的逼真和真实性。与此相比,中国水墨画的艺术表达更加深奥,年轻人往往难以立即领会和感受。
张江舟:要理解中国画的精髓,需要进行大量的学识积累,广泛阅读相关书籍。中国画不仅仅是通过观赏作品来感受的,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修养来补充,这包括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画背后所承载的深刻精神和文化内涵。因此,中国画被称为一门晚成的艺术,它需要年轻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才能理解和欣赏其中的内涵。与之相比,油画给人一种直接的写实感,看起来就像现实中的景象,因此很多人更倾向于学习油画。
在我的艺术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我影响很大,他就是刘国松,一位来自台湾的画家。尽管我没有直接拜师于他,但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一批现代水墨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们之前对水墨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中国传统的路径上,但通过他的作品,我们突然发现水墨还可以有其他的表现方式。他打开了我们的思路。
另外,还有一位老先生周韶华,来自湖北,他在新国画展上一直推崇现代绘画。他进行了一系列水墨实验,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参与。但是周韶华作为一位地位和年龄都很有份量、拥有话语权的人物,他的创作实践和言辞推动了整个领域的发展。他对我们这些相对年轻一些的人在新水墨实验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08- 总结——中国现代水墨的发展 -
它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追溯到40年代,蒋兆和他们那一批以现实题材为基础的绘画,开启了中国现代水墨的现代化转型。随后在新中国时期,这种趋势得到延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造型和观念方法。
在80年代,我们引入了现代主义,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等新的绘画方式,从而推动了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这次现代化非常有趣,既有一部分画家延续了徐悲鸿、蒋兆等人所确立的现代写实体系,同时也有一部分艺术家开始接受西方的抽象表现方法,将中国水墨画转化为一种新的形式,融入西方现代艺术的语境。这个发展过程经历了四十多年,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称的中国现代水墨和当代水墨。
在这个过程中,像张江舟老师等一批艺术家耕耘了40年,为这一成果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这些艺术家,包括张江舟先生,在他们的创作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理念,比如他所提倡的"墨语",这实际上包含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这种坚守实际上是艺术家对中国文化和绘画进入全球艺术史语境的一种深刻理解。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以及对中国文化和民族身份的思考,为世界艺术史做出贡献。核心的命题可能涉及崇高和精神等方面,这些是我们在中国艺术家中有共识的话题。然而,如何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这些概念,是当代水墨艺术家和中国画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来源:书画频道 Mina)
艺术家简介
张江舟,当代水墨艺术家。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水墨研究》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