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为期两个月的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在济南闭幕。这场展览跨越了春天和夏天,27万人次的参观记录,创国内“架上绘画展”参观人数之最。在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组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于文江看来,展览在济南举办绝非偶然,在提升城市软实力方面,这场画展也将给济南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于文江系列作品丨《聆听风吟》
两个月前,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在济南开幕,于文江是开幕式主持人。在很多人看来,由于文江来担任这个角色最合适不过,他既是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的副院长,又是从济南成长起来的艺术家。
于文江系列作品丨《哈萨克迁徙——春的牧场》
于文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是从济南起步的。芙蓉街、曲水亭、普利门、老火车站……这些都是于文江四十多年前常去写生的地方。大学时代的于文江背着画夹走遍了济南的大街小巷,这里成为他写生的天堂,泉城的秀美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于文江成长为中国当代主题性创作的代表画家,提供了丰厚的人文滋养。
学生时代的于文江
在牟平县城长大的于文江,17岁之前到过的“最大的地方”就是烟台。到济南求学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1980年,于文江考入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他们那一届美术系只有11名学生,其中有四人家住济南。那时,于文江很羡慕这几个济南的同学。“他们一到星期天就回家,但我在济南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一开始感到有些孤独。”但很快,这种孤独就被一种乐趣所取代,这个乐趣就是写生,去泉城的山山水水中写生,到济南的大街小巷里去写生。这种记忆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到现在一提起济南的风景名胜、胡同巷口,于文江都如数家珍。英雄山、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这些都是学生时代的于文江经常去写生的地方。其中让于文江印象最深刻的是济南的老火车站,于文江去过无数次,为它画过很多速写。
于文江1985年在山东省美术馆画室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现在已经被很多人视作“鸡汤”的名言,却是亘古不破的真理,是很多成功者的切身体会,于文江便是其中之一。正是由于平时的刻苦写生,为于文江积累了扎实的艺术功底,所以,1984年他的毕业创作《小伙伴》成为当年唯一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的在校生作品,并获优秀作品奖。
2016年春节,于文江为恩师孙墨龙先生造像
这,又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就在于文江像之前历届毕业生那样等待被分配回老家或济南其他什么单位工作的时候,一个他意想不到的机会来了。当时,系主任丁宁原先生安排于文江去山东省美术馆为著名画家孙墨龙先生送一些梧桐花的照片当创作素材用。孙墨龙当时是省美术馆的创作部主任,得知来人是山师美术系的应届毕业生,便随口问了一句:“你们学校这一届毕业生里是不是有个叫于文红的?他画得很好,在全国美展获了奖。”“于文红”这个名字让于文江一愣,但他随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当时的表格材料都是手写,“江”字写快了很容易被人看作“红”字。于是他坦然回答:“那是我的作品,我叫于文江。”这让孙墨龙既意外又惊喜,他让于文江回去把平时的写生作品拿给他看了,对于文江的美术功底非常认可,并极力推荐。最终,于文江被分配到山东省美术馆创作部,成为一名专职画家,开启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之路。
于文江系列作品丨《美好家园》
从来济南求学,到2001年调入中国国家画院,于文江在济南整整生活了二十年。四十多年前,济南在于文江眼中是一座“很大很大的城市”。如今,于文江每年都要带队到国内各地进行主题性创作,并经常代表国家画院出国访问,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虽然相比于当年那个初到济南求学的毛头小伙,于文江的视野已经开阔了千百倍,但在他看来,济南依旧是他心目中的大城市。“济南这些年发展得太快了,很多在我当年印象里很荒僻很远的地方,都成了热闹繁华的都市区。我在变,这座城市也在变,但不变的是那份亲切、那个初心。”于文江说。
于文江作品丨《山寨小溪》
于文江系列作品丨《春风拂过坎尔洋》
特别这次在济南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又给了于文江很多惊喜。按照不同的类别,这场展览在山东省美术馆(展览展出中国画作品)、济南美术馆(展览展出油画、版画和雕塑作品)、山东画院美术馆(展览展出书法、篆刻作品)同时展出。据统计,在为期两个月的展览中,三个展馆共接待前来打卡参观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市民和游客27万人次。“就‘架上绘画展’来说,创各展参观人数之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让在不同城市参与主办过历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于文江很感慨。“作为规格最高的美术展览之一,‘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争相承办的艺术盛事。上一届展览是在郑州举办的,当时我们认为郑州那届展览的水平就已经属于‘天花板’了。没想到济南这届展览比上一届办得还要好,又刷新了这个展览的艺术水平和高度。我想,这也是跟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日益提升的城市软实力分不开的。”于文江说。(来源:爱济南 汤启卫 视频:王智勇)
画家简介
于文江,1963年生于山东烟台,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宁夏画院名誉院长,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于文江工作室导师。作品连续参加全国第六至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其中获第六、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获首届工笔山水画展一等奖;获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银奖;获第三届全国当代工笔画大展金奖,获首届中国画展铜奖。
2009年,完成国画《血痛·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入选“全国重大历史题材工程作品展”,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2018年创作《马克思童年时代的特里尔城》,参加“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作品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20年,完成国画《哈萨克迁徙——春的牧场》,入选“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作品由中国国家画院收藏;2021年1月,完成国画《日出东方·李大钊陈独秀》,参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由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并长期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