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西塘水乡人家,2023年6月16日-19日,中国国家画院邹明导师山水(新水墨)工作室高研班一行16人到江南第一站-西塘古镇写生课程。
江南水墨的主题创作是邹明老师的艺术标签,西塘的棚廊又是邹老师在艺术创作中特有的视角。邹老师带着学员们早出晚归,个人的示范是老师的教学一大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画面线条,邹老师说“宁重勿轻,宁拙勿秀”,重视作画的情绪与过程,“放松是对物象的概括,对物象的象与不象之间进行取舍。”
出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来自不同工作领域、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员相聚在中国国家画院邹明导师工作室山水画(新水墨)高研班,近一年多的同学共研,教学相长,尤其是对新水墨的探讨,积累的不只是作品,更多的是绘画观念的思变。在邹老师的教学理念之下,每一位学员们对自身的特点进行写生与感受的表达,这是江南写生第一站的体现,“多思考,多自省,多醒悟。”也是本次写生的第一要求。
学员们通过对对象的感受,对江南的气息的寻找,与对象的舒适感,真实的感受,把感受投放在自己的笔墨上去。往往对技法追求会丧失观者对对象的感受,只有内心尊重对对象的感受,把感受放在第一位,才会更加整体作画与概括对象,取其精华。
经过三天的写生课程学习,每位学员拿出了这几天的成果,邹老师组织大家把自己对西塘的感受的写生作品一一对其细心分析与讲解,通过对学员作品的分析也给出了对本次第一阶段的主题思考:“对写生感受的思考”,老师提出:写生是捕捉物象又不是照搬对象,画面处理是个人感受,非常重要,拿捏技法不容易但表达感受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要在环境里面找感受,再组织画面。“放松”放松是对“写生感受”的延伸,画面要放松,放松后不要拘泥于像或者不像,放松就让你丢掉描摹对象,很多人是在一点点地描摹。很多人画画是在重复,不是在表达感受,有些过程不是老师告诉你技法,是自己感悟的过程。要有感受的处理整理,再学会收拾,比如画树,远景是表达也是概括。画面的写,符号,个人特色,每个人的把握自己的能力来处理。
西塘写生三天,大家对江南水乡有了初步的认识,学员们对照自己的作品找感觉,画感受,学会思考,总之,醒悟是个过程,慢慢来。最后邹老师期望在接下来的乌镇与南浔的写生中,对写生对象的感受,能否做到浑然天成,能否找到个人气息,只有和对象的心通了,才会有绘画的舒适感。画多了,感受到了就有了这种舒适感。(文/朱剑荣,图/高研班学员提供)
邹明导师作品
高研班学员作品
下图请横屏观看
吴宣东
朱剑荣
石颜新
袁仲文
矫凌奕
李冰花
梁桂华
穆焱
张爱群
廖天娇
(来源: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名家邹明工作室)
导师简介
邹明,1955年生于安徽,1983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深圳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深圳画院签约画家,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深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其作品多次入选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第九届全国美展,三件作品分别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综合绘画、壁画,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东方水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美国纽约、意大利弗洛伦萨)等国内外画展,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画展铜奖一个,优秀奖三个,“欧洲艺术家联盟”颁发的“欧洲艺术奖”,第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
自1991年起先后赴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等 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并赴美国、欧洲七国、澳大利亚、捷克、印度、英国、埃及等 国家参加联展和艺术考察,先后在北京、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2015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深圳美术馆等海内外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
出版个人画集和专著:《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邹明》《从江南到深南》等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