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马刚40多年个人艺术创作学术课题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更是一部西北中国画史论,其价值和意义重大。
首先,“读画展”的策划方案本身就是极好的创意与实践。读《看书》著作,品“看山”画作。当著作与画作在特定的空间内完美同框时,这必然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成功结合,即对美术作品与理论探索的集体检阅,所以致敬马刚。
其次,“看山”,山非山,天人合一与其中;而“看”是“看”,但真正的语境是问道苍穹、寻求真理。《看山》一书中,马刚在与女儿马乐乐一问一答中回答了的缘起,即“爱情之旅”与“文化之旅”的重合叠加,促成了今日之《看山》,那么我觉得这只是马刚艺术创作初期的荷尔蒙源动力,而后期看山观水中的行走并找寻,已变成了他生命的自然和创作的自觉。因为他在其过程中找到了人与自然,心灵与笔触的粘合与焊接点,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在“看山”中,找到了本我。诚如邵大箴先生所言:“他找到了表现自己感觉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特有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号,这是很可贵的。”
第三,为什么是马刚“看山”,这个问题我们在读画展上找到答案。范迪安先生认为“马刚的山水中有了一种新的探索,那就是把西北的自然风貌纳入文人画、写意、传统的这个体格进行探索”。那么我想范先生所言“自己的思考”是靠马刚先生的双脚行走,心脑并用得以表现的。也就是行万里路,日积月累的写生与行记是他今日《看山》成果的滋养。他的“写生”成为田野调查研究,“行走”让万姿千态的山川地貌进入他的日常,渗入脑海并化为内心创作的激情,继而定格为恣意飞扬,凝练成一幅幅山水画。
著作《看山》从雏形到与读者见面长达五年的沉淀。这是马刚父女血脉的融合传承,艺术表达方式的合力探索,为我们美术界的语言表达方式又增加了一个方式,“对话”“行记”“评论”,全新的解读更有利于对艺术的领悟与感知。马刚使自己的表现方式和自己的语言符号更加完善,有更加充实的精神容量。
最后我的祝愿是,《看山》之后,马刚还让我们看什么?(文/朱建军,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
古塬新绿 马刚 60x220㎝
祁连山写生 马刚 43x136㎝
耕山 马刚 43x68㎝
木钵写生 马刚 34x34㎝
木钵写生 马刚 34x68㎝
雨后 马刚 34x69㎝
对望一 马刚 30x42㎝
对望二 马刚 30x42㎝
雷坦河的星期天 马刚 21x29㎝
雷坦河的星期天 马刚 21x29㎝
写生手稿 马刚 21x29㎝
写生手稿 马刚 30x21㎝
写生手稿 马刚 30x21㎝
写生手稿 马刚 30x21㎝
(来源:兰州财经大学西北中国画研究院)
画家简介
马刚,1962年生于甘肃酒泉,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学习。现为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美协主席;兰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央美院贾又福工作室高研班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