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认知世界时,一定要先翻看历史文化的书籍,如果想探知艺术,美术史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如何给儿童书写美术的历史,这里有个关键词就是儿童。以前我们提到儿童教育,大家都会联想到每天各门学科的一堆作业,想到奥数、语文、英语,而今日我们探讨的是如何为儿童撰写美术史专题。可以见得,儿童美术教育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板块。从人的发展来看,儿童时期的审美教育,对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创造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如何撰写给儿童的美术史,以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评价标准等问题,已然成为学界和社会讨论的焦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的大艺术家们开始从自己的专业视角进入儿童的世界,关注儿童的成长。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艺术名家、高校教授开始参与到儿童美术史的撰写与教育工作中来,如中国美学大家李泽厚在其《美的历程》一书的基础上,以易于儿童阅读的语言讲述中国文明中“美”的发展历程,结合109张精美作品图片,编写成一本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的《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美学启蒙书。还有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从英国艺术史家约翰·奥尼恩斯(John Onians)主编的《世界艺术地图》中得到启发,编写了一套面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儿童世界艺术地图》系列艺术史课程,以玩转世界的地球仪形式,吸引孩子们通过艺术史的学习,形成包容的文化视野。
李泽厚《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封面 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但纵观国内写给儿童的美术史这一类书籍的市场现状,笔者认为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儿童美术史教材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性,没有形成严谨的课程体系。当前社会美术教育培训机构琳琅满目,普遍存在社会机构仅从市场效益角度出发,自主随意研发美术史教材的乱象,由于编写人员专业水平不够,一味追求内容的“趣味性”,导致儿童误读未经考证的美术戏说历史。其二,西方引进版儿童美术史较多,而中国本土美术史较少。从西方美术教育史来看,19世纪三四十年代福禄贝尔创办幼儿园以来,欧美国家非常重视儿童美术教育,尤其儿童心理学方面研究成果丰硕,儿童美术读物丰富而有趣味。从视觉效果来说,具有表现性的中国艺术形式较为抽象,而具有再现性的西方绘画艺术和现实生活更加接近,其颜色和造型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随着近年来美育的不断升温,我国出版领域大量引进博采儿童兴趣的西方美术史绘本和图书,而忽略了中国儿童对于了解本国美术历史的渴望。其三,诸多美术史教材培养目标不清晰,内容仅从美术知识点出发,缺少核心素养理念,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不能与学校美育形成有效互补关系。最后,在书籍的整体视觉审美上,美术作品图片存在清晰度不高、来源出处不清、插图动画不美等问题,出现审美教育教材影响学生审美的怪圈,抑制了我国儿童类美术史读物的良性发展。
谈及儿童美术史核心理念,每一位撰写者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了清晰的人才目标画像,如何为孩子书写美术史的问题便一目了然。笔者以为,根据新时代培养人才目标,从学科中心和儿童中心课程观入手,以中外艺术文化历史为基础,培养学生传统与当代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传承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跨学科融合儿童美术史课程体系。对于儿童美术史编者本身而言,要有“深入浅出”的学术水平,才能达到“易而不易”的目标。美术史是研究美术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在面对少年儿童群体传授知识时,编者要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艺术的故事,而看似极为简单的一件事情,恰恰是体现美术史学术性和专业性的高深之处。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立足中国艺术文化历史,增强文化理解,仍是重中之重
我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凝练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1〕审美感知是学生进行艺术学习的基本,艺术表现则是参与艺术活动的必备能力,创意实践切合了当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学生创新艺术与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文化理解强调最深层次的人文素养培养。新课标强调“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诚然,面向新时代,培养中国传统与现代历史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传承理念,对民族文化复兴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美术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要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术历史精髓,促进学生对于艺术与文化关系的理解,将地域性与时代性融入统整的美术教学观念中去,帮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如何以学术视野解决社会问题,书写趣味性强的儿童中国美术史,是当前此领域亟待解决的任务。这其中不乏范例,如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宁强教授刚刚出版的《讲给孩子的中国艺术史》,选取了中国历史上100件经典的艺术名作,向孩子们分享了中国传承千百年的艺术技艺与美育精神。可以说,中国的史学家们正走进儿童的世界,渐入佳境。
宁强《讲给孩子的中国艺术史》封面 现代出版社2020年版
(二)坚守以美术为轴心的跨学科融合课程观
翻看现在图书市场上的儿童美术史教材,你会发现基本没有课程体系。20世纪美国本质论代表艾斯纳倡导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BAE)观念,强调美术教育主要涵盖了“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四个领域知识,作为一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学和学习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的创作实践、艺术鉴赏、探究美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历史背景,以及理解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2〕针对儿童群体,通过对于美术作品的因果关系、动机和连续性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探究美术发展中认识中外历史文化的价值。而从20世纪西方美术教育的教训来看,毋庸置疑,课程观决定美术教育发展及趋势,尤其是在跨学科融合中凸显美术学科独特性。
(三)内容需要准确性与趣味性并重
撰写儿童美术史,应以儿童为本,根据儿童群体的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儿童阅读心理当中的情感性、游戏性、想象性等特征,在尊重儿童个体独特性与创造性的基础上,激发儿童兴趣,创作出儿童喜爱的美术史读物。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1946)中提出的儿童发展阶段论,即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学特征,把学生分为涂鸦阶段、样式化前阶段、样式化阶段、理智萌芽阶段、拟似写实阶段和青春期阶段。并总结归纳儿童有感情、智慧、生理、知觉、社会、美感、创造性等心智成长的八个特征。〔3〕这里,要强调儿童美术史内容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因为孩子的大脑是白板。1690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在其著作《人类理解论》中提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没有任何观念。当今娱乐风靡的时代,往往忽视历史真实性,而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儿童美术史需要准确性与趣味性并重。
[日] 衫全美帆子著,黄悦生译《印象派画家的朋友圈》封面 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四)以多元视角建构扎实的儿童美术知识体系
近些年,在社会美术教育学科领域研究中,笔者强调儿童有将学校与社会、家庭连接起来的纽带作用,倡导以儿童带动家长进行美术学习,提升全民艺术素养。美术史知识在美术教育中是重要的内容载体,如何从历史沿革、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博物馆等多个视角,以不同形式展开叙述,为大众带来生动有趣的美术史,一直是此研究的重点。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为提升儿童群体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中外美术史的教育在中小学第二学段(3~5年级)课程中开始融入,初步探索了中外美术史的发展、中外艺术的名家和作品以及其中的故事,对儿童的成长裨益良多。这当中却也有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由于美术史论课程专业化高、学术性强,后期的学习较为枯燥,不易让儿童在美术史上保持长期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撰写儿童的美术史时,除了最常见的时间史书写轴线,还可以从社会学、人类学视域下开阔思路,比如以作品为焦点,将中国工笔人物与西方经典油画肖像的视觉图像特征与历史文明进程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人类脸型与骨骼透射出中西方人类进化的光辉。另外,还可以将关注点放在艺术家身上,通过将艺术家“复活”的方式、让作者“本人”进行叙述,例如杉全美帆子《印象派画家的朋友圈》就选取了印象派中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借每位艺术家“本人之口”展开生动的讲解。其三,以博物馆视角书写美术史也是一种新的尝试。由笔者主编即将出版的家庭美育教材《你好,博物馆》系列读物以全球知名艺术博物馆为主线,带领儿童走进博物馆领略艺术大师经典之作,让读者在身临其境中记忆博物馆与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关系,全面综合的美术史知识体系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
马菁汝《你好,博物馆!故宫72变》(中国篇)中关于故宫博物院的部分(即将出版)
(五)儿童美术史也是“融入生活的美术史”
在现代社会中,视觉艺术充斥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儿童的美术史必然是“融入生活的美术史”,从艺术的生活中认识美,发现美,再从美术史的学习中创造美,反哺社会。“艺术即生活”这一观念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健全完善我们的人格、丰富精神世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生态圈建设。可以说,写给儿童的美术史亦是普及美育的有效途径。1925年,蔡元培先生曾在其所著的《美育实施的方法》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按照当时的教育状况,美育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其主要矛盾的变化凸显了艺术的重要性,而大众在艺术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进入新时代,这对矛盾日益尖锐。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查的数据为例,15岁至59岁人口数量为89,438万人,占63.35%,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成年人群是实施社会美育的重点。由此,在儿童美术史撰写中,我们也要重视家长这个群体,以亲子共读模式的家庭美育,可谓一箭双雕,同时提升家长和孩子的艺术素养,实施面向人人的美育。
自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以来,美育不断被赋予带有神圣性质的社会价值与意义。一方面,我国艺术教育中的人文学科在当下素质教育中占据优势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获得“审美化”人生才是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审美教育不断以现代理论进一步强化了美育在中国历史上原本占据的重要地位,使得我国国家层面的文明建构价值日益彰显。〔4〕当然,从整个社会美育发展的角度来看,作为学校美育之外的补充,审美教育将成为社会的灵魂工程,而学界对于书写儿童美术史的热议,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美育生态环境添上了浓浓一笔重彩,人人向美的美育理想国未来可期。(文/马菁汝,来源:《美术观察》2023年第6期)
注释:
〔4〕刘成纪《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历史语境和现代价值》,《美术》201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马菁汝,艺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艺术总顾问,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博鳌亚洲论坛女性圆桌会议世界杰出女性代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度文化圆桌会议知名学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