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
2023.06.24上午9:30
展览时间
2023.06.20——2023.08.20
展览地点
马鞍山雨山湖鹃岛明怀上品艺术空间
策展人
朱昌飞
主办单位
马鞍山市委宣传部
马鞍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明怀上品艺术馆
空间
每天伏案对着一张薄薄的纸。看来有些单调乏味,但一旦离开画案,离开这纸面,心里顿时空荡荡地。而,单调的日复一日的书斋画案生活,更有一份实在感。不是矫情,是实情。
为了将空虚的时间,能满载在这一张薄薄的纸上,我不求空灵,而是选择密匝匝地繁杂,耗时的繁杂。确实,我园子的各种植物茂密的没有空间;这些植物可谓是见缝扎针似的求生。面对这扑面而来的盛景,心中却会生出茫然,随着岁数不断地增加,越来越有空虚地没有奢求感觉,所得,纯属虚荣,与实际的需求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雨水》纸本设色 96.5cm×89.5cm 2011
于是,在我眼前晃动着无数细碎成林,伴着各种色泽与形态组成的植物世界,如幻景般地一幕又一幕的浮现与消失在空荡荡的意识里。一天瞬间消失,一月同样不自觉中过去了。一二幅尺幅不大的画面,似乎积淀了逝去的时光,我真不知是空虚抑或是充实,也不知到底是有意义还是无聊。
“林花谢了春红”不是宋词,是五代李煜的感触。其实,林花谢了转为绿荫,是新新的绿荫,春红仅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园中的一棵垂丝海棠,出小区门口沿着路边一片重瓣樱花,一年一度重演着“林花谢了春红”。上心惦量,真会生出“细算浮生千万绪”的感触。
《小满》 纸本设色 97cm×89cm 2010
“状写出我的视线,我的认识角度,或者代表我的选择”,我常常会怀疑这种视线是否具备一种新的认识角度,还是仅出于一种由语言贯性而生出的视觉态度,我会对着一朵花,一片花丛走神般地起着一些疑惑。
新鲜感也会是短暂,持继不衰似乎依赖于一种惯性;这种惯性,也是观察角度与描述方式的合一体。尽管,我很想从这一贯性的体系中解脱出来,以一种新颖的姿态来获取新的空间,然而我又对这种空间起着排斥。我们又有多大的空间,个体又能拥有多大的空间?“空间”,“空洞”,“空虚”,是否是一个相随相伴的心理容器,我居住数十年的郊外,青山绿水,树木葱笼,至今仍人烟稀少。多数人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后,不久便纷纷返回繁华的城中,而我仍在寂静的郊外,为了不想空虚,将自己与植物为伍,并强迫症似的记录它们的踪迹,以此将这空间塞得满满的。自然界其实并没有多少空间,难道我们心中又有多少空间的存立?空间往往与孤独相伴,我在这茂密的枝叶间,也会生出一点孤独的感觉。
《小暑》纸本设色 96.5cm×89.5cm 2009
细细想来,只有孤独,才能与周遭的景物勾通,在勾通间会有一时的凝神,一刻的移情。但,更多的是枯燥、无聊。于是,受目的论的驱驰,在这枯燥、无聊间持续,这目的便是产生一幅画面的夙求,为了这夙求,忍受枯燥、无聊,并在此状态下持续的描写,间断地幻想,催眠似地以企求获得新颖的心理空间。然而很快又厌倦了。正如我在十分枯燥的水中持续三十个来回游满一千五百米后,让身心爽朗那么一刻,可几小时后,这种爽朗的感觉消失了。
然而我重复着,惯性似的重复着。在重复中使身心有个安栖之地,也让个体在空间之中有个实在的位置。(文/江宏伟)
《寒露》纸本设色 97cm×89cm 2010
荣枯一叶
江宏伟的生活极为单纯,画画、游泳、见见朋友。一根烟、一杯酒,他的笑声爽朗而坦诚,时不时杂着些睿智的金句。虽然在北京退了休,他却很少北上,只是在南京的宅院中,守着花开花落之间的岁月荣枯。二十多年前我在南京读书时,也时常这般地在他家中,看他画画,并一起感知窗外的时光流逝。彼时,他的年龄如我之今日,而我则是二十出头的小伙。转眼间,那段金陵往昔已然远去。世事沧桑而人事纷杂,花荣月缺而聚散离合。然而,江老师的心境,却似乎一直未曾改变。面对窗外倏然而过的繁华与萧瑟,他依旧如故,伏案勾填,在一笔一痕的“劳作”中,体察并表述着他捕捉到的片刻流光。
或许因为这一点,有人习惯以宋画为参照,来阅读他的作品。确实,说起感知自然的执着与专注,他与宋人极为相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就是宋画的延续。记得多年前,我俩在谈别的事时,他曾说“一代人糊一代人的墙”。他的意思,可能是说自己与不同年龄段画家的差异,更为具体的所指已经记不清了。不过这句话,似乎也可以解释他与宋画之间的关系——大家都是糊墙,手法与方式却截然不同。不谈笔线造型,单就对色彩的理解,他和宋画就属于完全不同的世界。宋画没有调和色的概念,因为那时候没有西画,更没有印象派,而江宏伟成长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者在中国恰是风头正健
《冬韵》 纸本设色 180.6cm×119cm 2013
今天回望八十年代,很容易带着一种滤镜——剔除它的问题,然后用怀念的腔调娓娓道来,仿佛天然具有一种煽情的基因。但即便如此,今天的我们还是可以煽情一下,怀念那个时代的自由与开放。彼时美术界,在关乎形式美的激烈争论中,悄然告别了艺术服务政治的绝对话语。一时间,以语言自觉为代表的形式现代性,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方向。本该1930年代就在中国开花的印象派、后印象派,沉寂了半个世纪后,突然又火热起来。梵高的精神病,成为一种神话,更是激励了一代的艺术青年。他们不留个长发,不搞些与众不同的事情,都不好意思说是艺术家。于是,叛逆成为他们的青春话语,哪怕有些不明就里,也必须如此。一夜之间,那些曾经伟光正的主题叙事,在他们眼中成为俗不可耐的革命对象。毫无疑问,形式的美学独立,正是他们最为重要的武器之一。而冲在最前面的战士,更是连印象派都一跃而过,直接拥抱了波洛克的抽象。
显然,那时的江宏伟,不属于冲在最前的激进青年。对形式独立的美学意趣,也似乎并非他主动思考的内容。但不可怀疑的是,身处那个狂飙突进的岁月中,仍然年轻的他,绝不会绝缘于现代性的诱惑。彼时,与南京最拉风的青年大咖朱新建的交往,抑或正是生性有些内敛的江宏伟,与时代激浪对接的端口之一。于是,因为老实接受学校安排的印染专业课程而画工笔花鸟的江宏伟,并没有沿着陈之佛的脚步亦步亦趋。在那个充满急剧变革的时代,他看上去选择了一个保守的方向,却也不安分于“过去”。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种艺术史现象,即一个时代的伟大变革,绝不仅仅表现为那些紧扣时代命脉的显性革命,也体现为那些看似游离革命浪潮的隐性变革。江宏伟,正如此。在不为“前卫”所看重的画种里,以常人难以体察的细节之变,呼应了时代变革的内在逻辑。或许,如此之变,比显性革命更为困难,犹如在细微的音阶变化中演奏出跌宕的旋律。
《白羽海棠里》 纸本设色 97.5cm×120cm 2018
庆幸的是,江宏伟不仅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还是充满耐心与定力的人。面对身旁潮起潮落的时代波澜,他一头扎入自己的“小水塘”,一点一滴地寻找着属于他个人的视觉配方。一遍一遍地尝试,在画脏了的画面上用水洗,调出心仪的色彩再一次覆盖,甚至用木板的纹理介入视觉语言的生产。身处八十年代那个日新月异的激荡岁月中,他躲在黄瓜园的宿舍里,默默面对自己的“残纸剩色”,有些孤独却也自在。终于,一种特殊的“宋画”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并在1980年代中后期的美术界引发关注。之所以说是特殊的“宋画”,是因为它看似延续了宋画察物的传统,却与“宋画”相去甚远。江宏伟的画面并非一种纯色,而是类似于印象派的灰色调性——在细微的关系中营造氛围与气息。这种并非中国传统的色彩感觉,被包裹在了看似传统的意趣与味道之中。将他的画与于非闇等二十世纪工笔画家比较,这种独特性显而易见。
今天,重新审视这种差异,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八十年代的时代律动,对于青年江宏伟的影响:他从语言入手的视觉改造,恰是八十年代形式美讨论所带来的一种关乎现代性的理解方向;他流连于西方色彩观所带来的全新感官,正是八十年代的开放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一种全球化景观。虽然,他不曾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却始终保持了一种敏感的开放性。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对艺术史研究而言,预设的逻辑框架,往往让我们习惯将目光投诸断裂式的振臂一呼。殊不知,历史真正的脚步,却时常隐匿在看似平静的角落中,细水涓流地日夜奔流。对今日之中国而言,尤为如此。无论是主动抑或被动,身负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将以怎样一种方式融汇进全球化的时代命题,是值得我们反思并期待的。显然,狂飙突进的颠覆与瓦解,并不适用。那么,在开放的框架下重新理解自身,似乎成为一条无法回避的道路。艺术的选择,亦然。或许,这也是生活在这一特定时空的我们,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之一。
《梨花双鹦》 纸本设色 47.5cm×52.7cm 2020
对此,江宏伟似乎不愿从理论层面加以回答。他看重的,是自己一笔一划的绘画行为。一起聊天时,他喜欢说自己是一个手艺人。表面上看,这是谦虚,其实却是针对空洞化理论表述的骄傲。不过,无论他承认还是不承认,从八十年代一路走来的他,上述理论话语并没有远离他。当不满足于陈之佛、于非闇等前辈画家的表达方式时,他就开始了答案的寻找。从一张《百花图卷》到莫兰迪,江宏伟在多元化的视觉凝视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选择。或可以说,既不算封闭也不算激进的南京,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接触大时代的同时,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正如,面对窗外的岁月枯荣,他一方面倾心投入,体察那白驹过隙的时光幻化;一方面却又始终不喜不悲,置身事外。他的事业,是笔下的一花一叶,没有追赶潮流的时尚话语,只有内心的坚持,竟然也就逐渐地那般荣辱不惊了。
于是,宅在庭院里的江宏伟,抽抽烟、游游泳,见见朋友,不管窗外的时风骤变、山旗幻灭,他依旧十数年如一日地伏案观景。从某种角度看,他的窗户离这个世界很近,却又永远保持着那份距离。这不仅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艺术立场。(文/杭春晓)
《水禽系列—火烈鸟》 纸本设色 97cm×50cm 2017
(来源:明怀文化艺术服务)
画家简介
江宏伟,1957年11月生于江苏无锡,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