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6-06 09:39:56
听新闻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州画院、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顺德区美术家协会、黄连社区居委会联合主办的潘小明《朦胧·墨像》国画作品展6月3日在黄连画家艺术村正式与公众见面。这是2023年文艺名家在顺德的第二个展览,为推动顺德乡村振兴高质量文化建设发了挥作用,展览开幕式将于6月9日15:00举行。


策  展

殷华锋

主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广州画院

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顺德区美术家协会

黄连社区居委会

协办单位

佛山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黄连乡村振兴促进会

黄连画家艺术村/九歌文化

展览时间

2023/6.03-6.17

开幕式时间

2023/6月9日 15:30(星期五)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策 展 语

朦胧的清澈

文艺名家在顺德走进2023年这是第二场个展,这次我们推出的是潘小明老师。

疫情期间,我们和潘小明老师就在憧憬待春和景明之时来顺德做一个个展。想法有了,我们便没有再过多的探讨要如何如何做展,而更多的是:感觉各有各忙但深信对方都在准备!

现在想来,这是一种美好的默契与守约!

策展人与艺术家!

我们一直认为策展并不需与艺术家做太多的交流,交流太多,也就多了很多已知的已知。

相反,我们认为双方应期待互相给予对方惊喜!

事实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多么的一致!

他让我们看他的画给意见,我们欣赏他的画却在暗地里下定决心!

他的作品必须让更多的人看到!

所以他决定邀请他认为的优秀艺术家朋友来看他的画展,

我们逐期待他的艺术家朋友们来看我们的策展作品!

这是多么默契的艺术生态链啊!

罗丹曾说过:艺术是大自然映现在人间的东西,重要的是要好好磨镜子。

策展人说:艺术品是艺术家的镜子,策展人应该是磨镜子的人!

策展人还说:艺术品是艺术家的镜子,策展人应该是磨镜子的人,而所有我们的主办和支持者却是端着镜子的人。

不管是否恰当,但我们都是协力呈现艺术美的一群人!

我们何其有幸,可以同道!

潘小明老师的作品对中国传统笔墨领会至深,他的画作富有当代性我们对他个展在顺德的举行,深表荣幸!

谢谢艺术!

谢谢所有!


名家寄语

朦胧·墨像

潘小明的个展《朦胧·墨像》即将在顺德举办,聊以此文祝贺展览开幕。画展主题“朦胧与墨像”是对小明近期画作的概括。先说“朦胧”,在此意即虚实相生。潘小明的画深谙传统却又自得风貌,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说:“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潘小明的画俨然有这样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和特性。“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

于日常中,我们常体悟到这样一种“朦胧”,如白居易有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齐白石曾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最佳,在此“似与不似”即是朦胧。老子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此中“恍惚”即是朦胧。朦胧之中的物象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朦胧这种闪烁迷离的特征,恰恰是美的深层奥秘所在,换句话说,艺术的非凡魅力正介乎物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李渔说:“大约即不如离,近不如远,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耳”。朦胧的美学境界如此之高,而能臻及者必为高手。细看潘小明的画作,我们是否可以窥见其之妙?

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画改革是艺术史中的重要课题,画家不断探索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改造、发展中国画。以高剑父、高奇峰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和徐悲鸿的写实水墨派,是借鉴西洋写实绘画改造、发展中国画的两大类型。既要对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有所继承,也要融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这方面,潘小明的画同样看似传统,却有现代意识。传统之处在于其多年来对八大山人、石涛等经典名家名作的研习,现代意识在于其对于新的墨色水法的探索和对当代风景主题的描画。其画面笔墨肆意交织,造象碎而不破,气韵薄而不浮,活色生香。小明用水澄明老练,得心应手。当代一批艺术家已洞悉到花鸟画作品因其朦胧特性而具有很大的美学价值,而我认为潘小明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再说墨像。潘小明习惯采用宿墨作画,具有雾气缭绕般的效果,并通过笔法的罩染使其迷蒙而不失通透。皴擦转点染看似漫无目的、实则泼墨聚毫,成竹在胸,看似烟云弥漫实则暗含筋骨,墨像万千。写意花鸟则讲究运笔有神,意到笔到,笔端生神,水墨淋漓,挥洒有致,笔墨灵动,才能生气勃勃。技法上有谢赫六法之要义,内涵上有文人哲学之似是而非的辩证思维,精妙墨意跃于纸上。

读潘小明的作品,可细细观察其中的墨像,也就是墨色的微妙变化。其荷如霧,其鸟如梦,其墨境如残塘映月,朦胧悠远,自得忘机之妙。故朦胧状似如雾,且知墨像已告知了观者一切。明代谢榛语:“妙在含糊,方见作手”,老子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中国文人画的追求在 “微茫惨淡处”看到美,一种阴翳之美,并且也如宋词般追求含蓄婉约,故有时在赏画时会有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感受。汤显祖说:“诗以若有若无为美,”而中国诗画同源,绘画也以若有若无为美。在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的意象中,人们可悟到艺术的精微。而观潘小明的画作后竟不觉间深迷在其营造的意境中。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的诗以语言浅近著称,但这首名作《花非花》却主要着墨烘托了朦胧的意境,在欣赏潘小明的画作后,你会看到画家如何通过笔墨为媒介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点滴,借助笔墨物象表达本意与本心。(文/乔宜男,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原所长)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朦胧之美 智慧之墨

写在潘小明《朦胧·墨像》展览上

欣闻小明准备办他的个展,而且是在岭南的一个基层古村-顺德黄连!还是学术展!这不免让我思忖。当然,学术展在基层也不是不行,毕竟现在乡村也是文化振兴的大舞台。这样一想,但仍使我多了一份好奇之心。这位老兄平时温文尔雅,不会做高声之语,但这次到基层做学术展的决定多少还是让人感到意外。梁明诚曾说过:离开了人民,艺术便没有了土壤。我想,也许是小明悟到了这一点?或许是他爱画荷花,而正是这种情怀,他认为他的荷花应该在肥沃的乡土上盛开?当然,或许这个古村确实不一般?...... 但不管怎样,先由衷的祝贺他的个展可以获得圆满成功。

小明对中国画的美学探索极为专注,这是公认的,而他也不甘于重复自己在艺术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他的画作中总能看到他力求突破和打破思想禁锢的努力,这为他在文艺界赢得口碑。胡一川曾说过: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感情是属于时代的。小明的画作以这次展览的主题“朦胧·墨像”为例就可看到他为表达中国传统笔墨在这个时代的生命力所做的努力!朦胧之美多在油画的探讨里听到,在中国画的表述里不多见,但我认为只要能达意,能让人听懂就是好的,毕竟我们这个时代已是交融的时代,仅在一个小的领域探讨中国画的格局毕竟是局限的。有哲人说过“朦胧,在无限高度就是宇宙的样子,也是自然的样子”,在哲学的描述中越近就会越清晰越远就会越朦胧,可以说朦胧就是一种高度,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游身物外的一种智慧,小明近期的艺术面貌从他的画作中已窥端倪。他的作品已把原有的中国画物像打碎,换之而来的是对画面全局的把控,石涛《一画论》引用《老子》说的“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认为“一画”不止是“一条横线”的意思, 也是“最原始最完整的线”的意思, 是“最上大法也”。他认为, 和世界文化相比, 西方喜散, 分析事物、定立法则愈来愈细, 见散而不知归, 发展下去, 足以毁灭艺术。而小明的画作无疑很好的遵循了这一观点,不是“定立法则愈来愈细, 见散而不知归”而是“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的宇宙观。中国画从来不是墨戏,而是洞悉宇宙万象,明究世间真理的学问,故中国画也是中国哲学的客观体现。由本次画展可以触叩小明的内心万象。

回到这次画展的举办地,广东佛山顺德黄连古村,我时有耳闻,皆因在文化圈常有触及。为中国乡村基层机构对时代有如此的担当和积极性而感到欢欣鼓舞。中国乡村文化振兴在基层发扬,并在中国主流文化圈得到积极响应,不言而喻,这是一个让人充满好奇的地方也是让人向往之地!这样想,小明把他的个展设在这样的乡村举行,也就不觉奇怪了!相反,这让我看到了他作为文艺工作者对自身使命的另一面,艺术家应把自己融入到时代里,何况这是一个中华文化正在蓬勃发展的时代呢?(文/李伟,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意乎 ·逸乎

天际净无尘,梦醒了无声,鱼过莲自开,鸟飞不知处。潘小明的写意花鸟总是能让人神游其中,仿佛迹化随飞鸾,入了画中,遇了梦境,暂时忘却了嚣烦尘世的种种浮华,褪了躯壳,徒留一颗心,赤裸裸的与笔墨会面,说其画是意从画中来,不如说是逸从画中来。

这逸不仅是“逸笔草草”的“逸”,而是“气韵逸迈”的“逸”,绘画之事,寻规矩

是能,玩规矩是妙,超规矩是逸。潘小明脾性随和沉稳,看他运笔,洋洋洒洒,气定神闲,胸中有逸气,逸笔绢上舞,似是无所顾,实为有所思,一笔一划皆是情理之中,笔墨技巧皆循古人之法,但最终的大画面总是风格独到自成一派,四尺的平面仿佛看到无际的空间。

写意花鸟,为何称写意而不称画意,源于写意花鸟追求像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足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笔到之处,要韵味自来,阴阳黑白,经营得当。潘小明诚心绘画,笔墨章法勤恳好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下笔自是如有神,笔随心运,点缀生动,看似无意之笔,实为计划之中。但他也不仅仅限制于技巧层面,既是写意花鸟,自是要有意可写,“写意”作为文人画美学传统的一个核心范畴,自不是随兴的人生感触可以囊括的,其中既有儒家经典的渗透,又有道家哲学的品悟,既有悠久历史的积淀,又有层进发展的脉络。潘小明深谙此理。也不能净说是有心,只能说是有缘,黄老之学,庄子之道,孔孟之法,史家之唱,都是他心头之所好,业余之寄托,故其花鸟自是正统,自是儒雅。再通过不断的思考修炼,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有机结合原理,渐渐形成了潘小明自己的风格。我称它为“写逸花鸟”。

如今小明已是取得一定成就,但当世物欲横流,诱惑繁多,望小明保持着这份难得的逸气,在艺术的学海中不断升华,逆境中坚守画道,顺境中保持清醒,艺术的巅峰在前面等候着你的脚步。文/黄格胜)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荷·气

潘小明的作品多与荷有关系,这是他倾心的题材。看他的作品表面上是在看他笔下的荷花,实际上他是以一种独特笔墨形式,来表现赋予荷花的一种意象精神,而不只是何种具象的荷。“荷”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被称为“花之君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浮植,被视为品德的象征,为文人画家所青睐。潘小明的荷花独树一帜,别具风格,虽是大写意境,却经得起细细品味。

小明的作品虽师古人,却能在中国画的传统程式之外焕发出别样的风采。洋洋洒洒,简练大方,虽逸笔草草,却也形神兼备,直抒发胸中逸气。“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这是来自石涛在《大涤子山水册》中的题跋,其意思是思古人之心,方能“造化为师,我用我法”最后达到自我意境。也是小明画中传达的精神气质。

小明的画少赋彩,墨随笔出,墨也因水而动,在笔法、墨法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水法。看潘小明的荷,除看笔墨之外,要看他的“用水”,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最引人称道的绝妙之处。清朝文人方泼颐说:“万语千言,不外乎用笔、用墨、用水。万物出生一点水,水之为用大矣!正是此理。

荷·气,这气因荷而来,气,清气,雅气,豪气甚而霸气,但终归一处,即逸气。逸气为至上。小明的荷,因风而动,因水而溢,汇而生成逸气,乃逸气至上也。文/许钦松)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心 象

潘小明肯定是个太极高手,这才符合他画面中正向上,柔中寓刚的气质。他笔下的花鸟虫鱼貌似闲适逸趣,无形无法,仔细品味却让人心惊,这其中的法度与开合,非多年内功修炼,不能有此气象!我算是看出了门道,小明取法乎上,深研了画之水法!中国水墨画历来学界重视笔法、墨法,对水法的强调和研究相对弱一些,而潘小明对水墨画中的水法有着深刻的研究,而道家认为“水至柔而至刚”,水墨画中的“水”也会形成一种内在张力,沁人心脾。潘小明的画墨色丰富,浓淡相宜,如兼五彩,绘画风格独树一帜,究其因果,大概不仅源自于他对于笔墨功力的追求,还来源于他对于水法的亲身实践与独特理解,在笔、墨、水的碰撞中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他的“心象”,太极精神之上善若水,随物赋形,已经幻化为他笔下意趣。文/方土)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潘小明的作品总体语言形式是传统的,但是作品的现代图式构成和笔墨组织却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从中即可看到他涉猎多画种的广泛兴趣,亦见出他综合多种绘画语言为我所用,整体把握画面的一种能力,尤其是以荷为主题创作的一批作品,更可见出他将传统绘画题材转换为现代意象的一种才气。

在中国绘画中,言-象-意的关系一直是核心问题,它充分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性。依据中国传统哲学,“意”具有首要的地位,就“言”或“象”的关系而言,“象”比“言”更接近于“意”,因而传统中国画作品多着眼于“象”,着眼于“象”近“意”,把“言”视之为立象、表意的手段和工具。

小明的作品同样注重“言”“象”“意”三者的关系,然而小明更强调“言”本身的现代审美意蕴,注重以“言”消解以“象”而达到对“意”的阐释。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中的具体物象作为一种存在物只是他“言”的一种符号,画面物象是否真实存在,线的外形或笔墨本身是否传达出“象”的品貌,即是否形似已不是他创作中的关注点,他所关注的是笔墨自身内质的表达,即笔墨在“言”过程中,笔感、笔意自身在画家无意识中构成的“文化密码”。他在宣纸上用墨、用笔、用彩所构成的图像,剥离了传统画的历史沉积,消解了古典图式固有的阅读习惯和程式化语言方式,代之以新的视觉,感受和符号刺激。他的绘画图像,尤其是“荷”的图像,是用一种带有现代意识的“墨象符号”,去拓展“言”的表现维度,是以水墨材料的性情和特点,以墨和彩的碰撞、分割、重组来构成一个新的有意味的水墨空间。这种水墨空间所营造出的言说图式是抽象的,内涵复杂的,在呈现出凝重、复合、动态的视觉感受同时,又不失一种飘逸与空灵的意味。

我说小明的作品语言是一种现代图式的表现方式,这并不否定他作品中的传统文人情结,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以“禅意”写就的一种旨意和特定的语言码,画面中那涂抹、泼洒的墨块和自由洒脱的线条,有着对传统深切的眷恋。但因其在“言”的过程中消解了传统绘画状貌物象的单一功能,使他在事实上已不是传统话语的延续,而是现代知识分子情绪与心态的置换,而这正构成了小明水墨绘画的整体,使其作品具有了耐人寻味的可读性和当代文人的话语品质。也依托于这点,画家的心像才在这特有符码式的“言”中行到了充分的传导。

小明作品的图像是作者在自然状态中一种自在、自为的创作心态的呈现。在他的这些具有现代意味的水墨花鸟画作品中,笔痕、墨迹所产生的意蕴与情思体现着他与水墨艺术息息相关的生命追求,体现着一种艺术精神的释放。这种艺术精神使他的作品在“言”“象”“意”的关系上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和谐统一。文/罗一平)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展览现场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潘小明作品欣赏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一尘不染》 45X70 2022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远方有梦》48X70 2021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三如图》26X136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无风香自远》 120X240 2015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张家界武陵园写生》 65X40cm 2022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张家界5A景点写生》 65X40cm 2022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燕园》65X40 2023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燕园一景》65X40 2023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写意作品》68X68cm 2021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写意作品》68X68cm 2021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写意作品》68X68cm 2021

潘小明“朦胧·墨像国画作品展”正在进行中,展览将持续到6月中下旬,展览不收门票。(来源:Art黄连画家艺术村丨九歌文化)

画家简介

“朦胧·墨像——潘小明国画作品展”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开展

潘小明

198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

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研班结业

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专职画家、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秘书长

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养计划课题组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第十届广东省美协理事、广东省致公画院副院长、广州大学美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画展,其中获金奖1次,银奖3次,优秀奖7次并入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