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画创作谈
新时代中国画创作谈
新时代的中国画要筑就高峰,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如何传承,传承什么,又怎样创新,成为所有创作者亟待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也是实现其繁荣发展的关键课题。就此,笔者认为只有心怀“国之大者”,绘国之大美,才能彰显出中国画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朱尽晖·《东山-1》
178cmx192cm·纸本水墨·2023
一、以创作实践带动理论研究。就新时代中国画探索而言,在颇有建树的同时也仍然存在一种茫然现象。一方面在以人民性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外,仍有部分依然局囿于小美小我。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绘国之大美,特别是些重大题材、主题性创作方面理解不够深刻、艺术表达造诣欠缺。对此,以创作带动理论研究或许是这一问题的解决之法。所谓以创作带动理论研究,意即试图通过将创作与实践理论相结合,通过研究以避免创作的不足,从而达到思想内涵和形式语言及其风格的协同推进。
朱尽晖·《东山-2》
178cmx384cm·纸本水墨·2023
↓↓横屏观看效果更佳↓↓
二、以批评话语推动守正创新。中国画的创作始终与批评相伴相生,其形成的一套彰显中华民族本土特色的术语都是根植于丰硕的创作实践基础上,又极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铸就了经典与高峰。在当前中国画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探索道路上,不论是气韵意境、笔墨意象等关系语境中对艺术家及其作品予以评论,还是说着力探究内容形式、图式语言等学理问题,甚至于伟大时代下如何塑造中国形象、体现中国精神等立场判断上,中国画批评当代建构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都不容忽视。
朱尽晖·《东山-3》
178cmx192cm·纸本水墨·2023
三、以时代力作实现价值理想。文艺既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也是最能体现时代风气面貌的一方代表。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宏伟蓝图正是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深入生活。站在中国美术发展的时代方位和赋予的责任使命来看,中国画在各种思潮纷繁并峙中更应该始终跟上时代步伐,与其紧密结合,把握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将艺术家个人意趣与心中理想、远大抱负相结合,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朱尽晖·《东山-5》
97cm x 97cm · 纸本水墨 · 2023
朱尽晖·《西山》
288cm x 178cm · 纸本水墨 · 2023
四、以世界视野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画在新时代要发展,就必须具有创造性。中国画的创造发展要在立足积淀基础上着眼未来超越,且同时兼具思想性、文化性的高度与深度。作为最具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家,更应该勇于立足于世界视野下,着力彰显出艺术创作上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画想要于世界格局中构建其主体地位,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形塑人们的文化自信心,艺术家们也必须坚定文化立场,心怀“国之大者”,绘国之大美,绘国家意识之形,努力使这一传统媒介与当下交融,实现内容形式、笔墨图式、观念手段的全方位突破,以深厚且鲜亮的底色、独特的水准与精神,于世界之林形塑高峰之象。
朱尽晖·《丝路冰川系列》
384cm×184cm·纸本设色·2018
朱尽晖·《丝路冰川—1》
192cm×184cm·纸本设色·2018
朱尽晖·《丝路冰川—2》
192cm×184cm·纸本设色·2018(文/朱尽晖)
(来源:西安崔振宽美术馆)
画家简介
朱尽晖,1968年生,上海人。现为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CIMAM国际现当代美术馆联盟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指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教育部全国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综合材料绘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国美展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国家社科基金评委,陕西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