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如烟如雾的那天是4月22日,昆明的天气好得让人觉得甜蜜。
不时有凉爽的风,不时有些微灿烂的阳光,他们交替出现。文达·彩云里艺术中心有一场热闹而沉稳的画展——这是画家肖凡的《吾与山河》。
黑色小帽和两撇胡子是肖凡的标志,白得发亮的衬衫质地上乘,增色不少。我心想:一定是他那位娴静内秀的画家太太,亚丽老师为他精心选的。
约了三五好友去看肖凡老师的画展,年纪第二大的朋友第一个到达画展,自己在展厅里转悠,等着和我们碰面。年纪最大的朋友和我一起姗姗来迟,他住得实在是太远了,但是早就约好了要来看肖凡老师的画展,那是在酒桌上端着酒杯说好的约定。所谓君子之约,不远山海。
年纪第二大的朋友不是艺术界人士,他似乎一直都生活在离艺术很远的世界里。那天,他是因为肖凡的画展而走进了艺术的世界,主动走进了艺术的迷雾中。偶尔有些看不懂,但也说得出自己对某些作品的喜欢,雾里看花一般。
文达·彩云里艺术中心——这座美术馆的名字用直白的字眼构建了诗意缱绻的意境:坐落在彩色云霞里的美术馆,周围有盛开的蓝花楹在风里摇曳。肖凡的画,在这个空间里似乎变得更加诗意,还稍有几分神圣感。肖凡是一位看起来不那么云南的云南籍画家,他画云南的山水,也画出了几分不那么云南的气质。
但是,如果你和肖凡成为了朋友,特别是跟他坐在一张桌子上把酒言欢,你会发现:原来云南人这么豪迈可爱!如果你看墙上的画,其数量足以让人觉得丰饶壮阔,像是肖凡的家宴一般治愈和满足,进而是舒服。哪能不舒服呢?
这是职业画家的大展,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的总结性呈现。山水小品精致灵动,惹人驻足赏玩;大画幅山水扑面而来,不由得后退几步远观,又忍不住上前几步细瞧;每走一步,每望一眼,皆是肖凡的笔法心意与云南山水的碰撞和表达。
因为与肖凡相识,看这展厅内的画,不由得一边看画,一边把画的每一处细节,每一点水墨,都与肖凡本人联系起来琢磨品味。
肖凡的画,像他的人一样动静有序。
初识,风度儒雅间的几分讲究,艺术家的特点十分耀眼——有的人生来便是画家的样貌。举手投足皆是文明之气,谈话语言自带抑扬顿挫,有几分京剧念白的意味。举杯之后,豪气渐升起,中气十足,开怀大笑必是焦点,还夹带几句各省方言,气氛必是由肖凡带动出的热闹。
山水小品便是他动静有序的显现。大三角硬朗坚硬的线条和艳丽安静的彩色水墨组合在一副精致的小品中,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传统山水静谧和大胆表达的畅快合在一起带来的新意和不动声色的冲击力。身旁和我一样的观者,玩赏这一大面墙上,各有千秋的小景,都忍不住伸手指出“我喜欢这一幅,我喜欢那一幅……”
又见肖凡,平和温暖又不失豪气仗义。画家的生活除了在画室里创作,还有融入山水间写生,亦或是画室雅聚,不同空间和场景里的肖凡,始终带着不急不躁的静气。大画幅山水中可见这股极具感染力的静气,并非是不言不语,而是不疾不徐。内心平静之人,才能有如此大面积的单色块,像磁铁吸引你的注意力,沉入那块细腻安静的色块里。《红河谣》如此,《万峰微雨润秋田》如此,他家宴席上四四方方的大块红烧肉,亦是如此。
再见肖凡,亦古亦今,忽远忽近。中式衣服穿在他身上,自然和谐,很少有生活在21世纪的人能把自己和中式衣服结合得那么自然和谐,看他那十二副以古诗为题的山水,古意之浓厚深邃,让人怀疑这是现代人画的山水吗?
比如《牯牛山》——那是一副看不出年代的风景,像是凝固在历史长河里的某一个瞬间,墨色浓淡即是山势的变幻,留白处即是浓雾飘然,近处有放牛的老人和吃草的牛,几笔勾勒而就的人身披一件看不出材质的斗篷?是斗篷吗?我不太确定,连他是古人还是今人,我都无法确定。
但我能确定的是,肖凡对水墨的运用,是自由而确定的,他构建了一个离我生活的现实世界特别遥远的山水世界。牛仔裤和马丁靴,皮质马甲,也是他日常的穿着,转眼看他的画,也有不同颜色的小汽车行驶或停驻在传统山水技法呈现的风景中,比如《西山云起》。显然,他是生活在现代的人,他离我们好近,近在眼前,谈笑风生、把酒言欢。
肖凡即是食人间烟火的人,平易近人,但他所画的云雾又似被凝固在画卷里,又似乎快要升腾出画,可见他也擅长表现人间烟火之外的仙境雾气。
中国美术史上的奇特景观之一,便是一群生活在南宋的画家,钟情于描绘云雾弥漫的山水。夏圭的《山水十二景》是画雾气的范本之一。
肖凡也擅长画雾气,可能也要得益于他生活在云南这一方山水之间,云岭上的松树在雾气中妖娆伸展,松针可见工笔技艺得心应手的惬意,松枝的粗糙苍劲可见皴墨的随意派遣,虚实结合处有大胆的转折,也有精心的渲染。
肖凡所画的山水仙境似乎远离人间,但肖凡本人近在眼前,他会告诉你哪一幅画来自云南的哪一座山。(文/ 冯梦龙唐 乙历在目)
画家简介
肖凡,1970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云南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云南省文学艺术“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