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走出长治车站的大楼,一路上层层叠叠的防疫检查之后,我总算获得了一丝宽慰,因为离这里不远就是我心心念念的太行山。可是茫然紧随而至,车站外没有出租,也找不到公交,整个长治站像一座孤岛一样找不到渡口。我站在路边,太阳光亮得晃眼,街上空荡荡的,直望到大路的尽头。疫情中的长治县城寂寥落寞,此时的旅行有些不合时宜,可我还是笃定地来到太行,想找一找山水画的新视角。
2023年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主题是“五岳归来”,作为少数参展的中国人物画实践者,需要用人物画来体现山水精神,是个考验。问题的关键不是人物和山水在画面形式上的组合,而是在情感或者理念上能否找到打动自己的东西,即我为何要画山水,画什么样的山水,什么为山水画提供了根本的动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玄言诗式微之后,传统士大夫任性自然的道家世界观找到山水诗这个更好的题材,山水诗的勃兴使山水画获得了图像生产的话语基础。宋代理学兴起后,山水自然被视为天道秩序的所在,画山水是修身养性,也是度物求真的过程,山水画以形媚道,演生出神圣的精神性的山水图像。所谓“胸中丘壑”,“心中块垒”,在我看来,其核心不是物像,而是以山水体道、求道的哲学追求,正是这种观念使山水画的表达获得一种根本的动力,绵延至今。
当下,我认为山水画背后的哲学观念,仍然有可以思考和扩展的余地,当大多数艺术家都追求无人山水的洪荒浩大之时,画有人的山水,作为形式上的逆反,并没有太大的价值。重要的,仍然是理念和故事,是驱动叙事的动力。我想,在中国人几千年与山水共生的历史中,山水自然仍然有值得挖掘的别的境界。我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到了太行山。
疫情之下,太行山三个景区有两个关闭,仍然开放的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在河南省林州县,但是河南疫情严重,交通受阻,只能取道山西,经太原到长治,最后好不容易才打上一辆肯跨省载我前往林州的的士。
长治已入深秋,庄稼地都割了收成,玉米杆成捆地摞在田边。一路上几乎看不到绿色,满眼是盘结在土坡上斑斑点点的衰草。慢慢的,路两边的丘陵越来越大,太行山麓开始显露出来。起初还能零星路过几个村庄,看到一些田埂,不久就只能看到随着山路的盘旋不断起伏的山头,再然后,是一道道嶙峋的崖壁,从山路的两边挤压过来,忽明忽暗地遮挡着日头。对于生活在太行的人们来说,太行山是栖身隐居的所在,也是阻碍交通的天堑,这是寻求安全的代价。
车子突然停下来,我问怎么了,司机告诉我前路塌方,路断了,这是通往林州唯一的公路,别无他途。我不知所措,这时,一辆小面包车也停下来,下来几个大爷,穿着旧式的灰蓝色西装。我瞥见他们的面孔,刹那间感到极度的震动。那是非常黝黑的几张脸,皱纹沟壑密布,面皮干硬没有光泽,像不再有能力长出植被的荒土坡一样,令人心头一紧。他们望着塌方的地方,然后互相苦笑了一下,便一起慢慢走向封路的栅栏,我立刻明白了,他们必须要去山的另外一头,所以不得不徒步穿过这一段塌方的危险山道。我下车跟上去,再一次仔细观察着这一张张被黄土风沙磨损的老实面孔,憨厚,深邃,还有一种倍感亲切的温柔。如果我无法到达太行,至少,我要记住这些面孔,他们是太行山另一种有力量的写照。
“我载你回去城里吧,”司机在身后喊,“这里没有投宿的地方,你也叫不到别的车。”我悻悻地回到车上。司机安慰我,“没有办法的,这鬼地方,没人来,怪不得,小日本打到这儿的时候,走不出去。”这的确是开展游击的好地方,1938年到1942年间,八路军的抗日指挥总部长久设置在太行山麓一带,我党与当地乡民一起阻击日寇,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也遭受了不可计数的暴行,这些仍然是被口口相传保留的血泪记忆。太行的山坳,虽然也曾是逃避战乱的栖身之所,但当历史洪流滚滚而来,也一样磅礴砥砺,留浩气长存。太行山的厚重,不仅是视觉上的,也是历史感上的厚重。虽然没能看到那个作为名胜的太行山,但其实,我刚刚所见所听的一切,都属于巍巍太行的一部分,它的情志与精神,已可以领略大概。车子又路过大片田地,我远远看到田垄上一个穿着红色棉袄的农妇,扛着一大捆玉米秆子,走在黄昏闪耀的烟尘里。此时,已有某种块垒积压在我胸中,不吐不快。
如果说,宋人确立的山水画的精神,是对俗世纯净的超越,是对道的静观,那么此次太行之行使我意识到,在文人的视野之外,山水还有别的境界,它不是士大夫眼中心灵的寄放之所。山水自然,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广大中国人来说,是土地,是水源,是生命族群生养繁衍,不得不依靠的最根本的资源。是日月交替,岁月荣枯,是青苗依依,稻麦金黄,它照见人世间不断更迭的迎来送往,记住人们长久的劳苦,和突如其来的磨难,是青丝熬成白发,是隐在烟尘中的最普通的生老病死。山水自然还有更广大的历史的维度,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恒古如一的山川直矗立到洪荒尽头,见惯了王朝的兴衰和民族的浮沉,就像历史长河的河床一般,任凭是世事激荡,奔流冲击,而成就一个个历史的潮头。
自此,我找到了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是我们这个悠久的农耕民族与土地、山河结成的一种神圣的关系,山水既令人敬畏,同时又可靠温情。山水中蕴藏的幽微神变,不光在草木云气中生发,也在中国人劳作或者休憩的身体和面孔中演映着。如果说,草木云水代表着山水中超然的一面,那么,在山水中劳作生养的人事,则是我们与山水连接关系中最根本的那一层情愫。
所以,我想画人们俯身收割麦子,捧举成袋的粮食,画人们劳动的间隙仰望日月,预测时节祸福,画垂垂老者端坐云间,暮色中回忆人生过往,画牵马行者仰望山巅,画远离自然的现代人重入山林时候的陶醉和出神。在众人周围,日月高悬,天泉直下,崖壁凛然,草木葳蕤,山水包容并养育了一切,此刻,我眼中所见的山水,不仅仅是静观的宇宙自然,更是在时空中流动演进的山河日月。
前不久,我在美院图书馆又看到范宽《溪山行旅图》的复制品,又一次被历史上最伟大的山水画征服,凝视良久,想到学者浩叹这山水旷古如是,沉默肃然时,我却感受到画中的隐秘的温情,那山岩间行走的骡马车队,是这山水中保有的一种独特的生机——人,如同草木禽鸟一样,是被山河哺育的生灵。(文/沈晓明)
沈晓明参展作品欣赏
《山河日月》350cm×468cm
作品局部
展览现场
“五岳归来”第七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展览时间
2023年4月22日—5月22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策展人
张捷
联合策展人
王平、茹峰
策展助理
刘杨、沈临枫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浙江画院
特邀艺术家
(按出生年月排序)
范扬、徐龙森、张志民 、何曦 、陈平、何加林、卢禹舜、何士扬、茹峰、马锋辉、张捷、莫晓松、李晓柱、郑力、张铨、林海钟 、盛天晔、花俊、丘挺、张迎春、叶芃、杜松儒、刘海勇、徐钢
青年艺术家
(按出生年月排序)
韩斌、林爱国、陈雷、黄佳茂、陈明坤、王开通、陈赛赛、沈晓明、宋帅、蔺洁青、张大箴、李杨、张淳澈、范阳子 、钟志宏
(来源:五岳归来)
画家简介
沈晓明,1986年生,浙江绍兴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徐默、盛天晔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与书学传承传播创新平台创作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