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读梁雨近作有感
闻香留步,在几片花色中看见梁雨最近的状态,不免欣喜。梁雨画画,向来不止于师法古人,他还能将自身的情感和体悟自然地安放在画面里。在他的花色中,你能看见陈老莲古怪的优雅,亦可感受八大散逸的才情;你能触到晶莹变幻的墨色,亦能静听轻盈洒脱的线条……
总之,梁雨的画凝聚着笔墨的恣意和写意的洒脱,而这两点,恰恰也是中国画的精妙所在。众所周知,优秀的作品绝不仅在其自身的品质,还在于能给观者提供多少阅读的方式——梁雨的花恰恰就是一个隐喻的本体,不仅自有形象,更有无尽的意象,因而能让我们看见各种隐藏其中的情感,并找到多重解读的维度。
任粉融脂系列之二
34cmx68cm
任粉融脂系列之六
34cmx68cm
梁雨的“主业”其实是人物,所以他笔下的花,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与人相遇。在最近的罗汉系列作品中,花小心翼翼地偎依在人物身边,就仿佛刚刚幻化不久的某物,在细细地聆听说法。在花与人的对话中,虽说人物渐渐清晰,却也不知是罗汉成了花的枝叶,还是花成了罗汉的肢体,就如那沉睡的庄周,不知是自己梦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了自己,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做着一场相溶相化的大梦。
隔江山色
百年华彩·202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中国画)入选作品
然而这梦很快又成了现实——在梁雨的近作中,花开始完全溶解在氤氲的气色里,隐约的人物宛如渗透其中的意念,在反复逡巡的视线中若隐若现。花,有多重的向度,亦有无限的可能,一如人性或欲望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竟成了一种捉摸不定的存在。
花和人,在时间中盛开,流逝,正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无可避免地经历生死与绚烂幻化的过程。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看那些花,其实也就是看我们自己——我们只是为时间,找到了一个切片的标本,并从中感受到生命切实的存在。
当然,画家脱离“本行”,终究不算“失职”,因为画家原本就应该是敏感的镜面,反映大千世界的光照。作为画家,如果不能摆脱固定的造像和程式,充其量也只是个“画匠”。作为“人物专业”出身的画家,梁雨能不围于“人物”的图圈,打通山水、花鸟的界隔,似乎也正应了古人所谓的“触类旁通,一通百顺”。
任粉融脂系列之七
34cmx68cm
确实,这世界终究不是被割裂的存在,所以我们也无需对它进行刻板而无趣的划分。也许将这些完美地融汇并非易事,但梁雨还是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可能——他的未来仍是无限的,开放的,一如他画面里的花,必会朝向阳光恣意地盛开。(文/梁庆)
任粉融脂系列之八
34cmx68cm
名家寄语
试看梁雨所绘的花卉系列,章法开合有度,既捭阖纵横极见才情,又顺势回环收得住。而体物入微更见他功力: 花情叶态在笔的转折铺陈中毕现,墨线在书写勾染中自然和谐,动静崎侧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将实勒、渲染与虚勾一起运用,悄然将色过度到了纸的白里,使得形色自然通透一片空明。他笔笔写来,自信而奔放,让读画人击节叹赏: 真放在精微!他的花鸟画里显出的是几分青涩,几分稔熟,几分欢愉,又有几分惆怅,其中的寄托又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所以我说他的画里有份宋词的温婉。(文/周乾华,艺术学博士)
盛似春光
画家自述
无论花卉系列,还是草虫系列,都是我对“写色代墨”技术语言的尝试,也是对“宋人刻画而元变化”中造型和笔墨关系的解读。
笔为骨一一以写骨隐没线形,形为肉一一以写形凸显用笔,色为肤一一以写色呈现五彩。
笔、形、色皆以“写”为旨归,“色”“墨”互证,试图为颜色“有径辙可依”寻求“亦写亦工”的笔法关系。(文/梁雨)
(来源:嘉德BLUE)
画家简介
梁雨,江苏铜山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