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花鸟犹堪赏,千古文章只自知。”春、花、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者特殊的生命意义和人文情怀,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故文人士夫多以笔墨花鸟寄情于斯。
考中国花鸟画则历史悠久,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至唐,以工笔形态为主的花鸟画正式独立成科,与人物画、山水画三足鼎立。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类别,文随代迁,流派纷呈,群星璀璨,逐渐形成了文思、诗情全面综合并注重艺术学养的文脉传统,重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传神,彰显传统美学精神。
笔墨当随时代,当下中国花鸟画更多呈现的是艺术的自我和对笔墨新质的追求,承载的是现在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和精神理念。在具体创作上,当代花鸟画坛可谓百花齐放,既有西方写实绘画和表现主义观念及技法的影响,又有涵养东方哲学理念的写意精神之表现,强调乘物以游心的心物合一境界。在花鸟格物方面又与存在性和当下性悄然暗合,与观念性和表现性虚实相应。进入新时代的花鸟画家们通过不同的笔墨探索,正呈现出当代花鸟画的盛世芳华。
飞花令,是盛行于文人雅士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高雅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位具有高尚品格和深厚学养的画坛名家,诗词歌赋必然也是一门信手拈来的独门功夫,文以载道,以诗作画,诗书画交相呼应,令观者如沐春风之快事也。
时至仲春,京城无处不飞花,在繁花浪漫的时节,由原产意大利威尼斯地区的达玛索百年酒庄提供赞助,北京逸品丹青美术院主办的“飞花令—2023中国花鸟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即将于2023年6月16日在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隆重举办。“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今天我们邀约享誉中国画坛的花鸟画名家,以“春”、“花”、“鸟”为“令”,墨含春水,笑拈春花,在漱涤万物中,陶淬心灵,移情于纸素,欣与您之所遇,同聚一堂,共襄一场有花有画、有诗有酒的雅会。(文/李毅峰: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
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
刘曦林作品欣赏
白桦表情
白描淡紫
刺桐老友
风铃木
郭亮村头红蓼
好雨
花语
简笔木棉花
兰者自然
落红
梅之影
木棉根
太行秋草
贴近木棉花之二
贴近木棉花之一
仙佛共佑我中华
雪里红粉
又是一棵老山楂
在水为仙之二
长白山下大丽花
朱砂豆角花
(来源:北京逸品丹青美术院)
画家简介
刘曦林,1942年生,山东临邑人。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起,于中国美术馆从事美术史论研究、书画创作,为研究馆员,历任研究部副主任、主任。为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美术》编委,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仁美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出版专著:《蒋兆和论》《中国画与现代中国》《20世纪中国画史》等。其中《20世纪中国画史》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金奖。
兼事书画创作,出版有画册《水墨清韵——刘曦林书画小品集》《刘曦林艺术印记》(四卷)、《披图展卷》《故乡月明——刘曦林艺术馆作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