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5-05 09:16:45
听新闻

如若要:了解《孙韬的艺术探索》,我建议打开本书的读者,把叶南的《迷墙——为壁画而生》一文,先阅读一遍。

我的读后感是:“我为有在共同理想一道探索中,有如此奉献精神的年轻同行者,感到欣慰!”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作者:孙韬、材料:布面油彩、尺寸:720cm×400cm、创作年代:2005-2009年、收藏:中国美术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叶南和孙韬,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同学四年,同期被中央美院派往俄罗斯列宾美院留学七年,回国后又同被留在中央美院任教,而来又二十六年——优秀学友、模范伴侣、学院中教学和创作业绩显著的同事。他们之间,近四十年间的相互认知、相互支持和敬重,不再仅仅囿于个人情感间的局限与偏重——《迷墙》让我看到了一种“同道者”在相通学术高度中的相感悟和相认同。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局部

掂量孙韬放在我手上这本“沉甸甸”的探索集时,直觉这更近乎是一次庄重的仪式。这是他自己选编的一部在学艺历程中,尤其是在中国当代壁画研究、探索和创作中,一次回报社会的献礼。

是他从艺五十年来,向发现他、支持他、鼓励他、教导他,一路陪伴他成长的父母、向他初中的金玉峰老师,他在列宾美术学院留学的导师梅里尼科夫先生,向他回国后得到进一步教益的侯一民先生、靳尚谊先生、詹建俊先生、邵大箴先生以及向我,交出的一份厚实的“有感人份量”的答卷。

同时,我还高兴的了解到:在孙韬这部《艺术的探索》即将出版之际,中国壁画学会首任会长(现荣誉会长)侯一民先生如愿的看到:在壁画学会新一届常务理事会的民主选举中,孙韬被众望所归地推选为——第四届中国壁画学会会长。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局部

始创中国壁画学会的侯一民先生,为创立学会提出的宗旨是:“致力于中国壁画艺术的伟大复兴”这复兴的庄重使命,既要有继承中国壁画优秀传统而致力于发扬光大的历史担当,又要具有对世界历史与当代壁画博览、借鉴的学术眼光。尤须在当代壁画和大型绘画创作中,有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实践精神。

我相信;当人们阅读过孙韬这部“艺术的探索”之后,会了解他“为壁画而生”的探索业迹,体现着我们同业对壁画学会宗旨的认同。

缘于他对壁画创作理想的初衷;缘于他博览古今,兼容中西的学养;缘于他对壁画语言、材料技法不拘一格的大胆尝试,缘于他在大型壁画实践中,指导团队协同合作的组织能力。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变体局部

一如我们壁画界在湖南常德大型壁画工程中所体会到的:当他在立项之初,便意识到:那可能将是汇聚全国壁画精英一场“历史性创作会战”的机遇时,他义务的承担起了,始于“创意策划”,进而成为,在工程“甲乙丙多方”之间的联络人,进而成为,多方提出问题与矛盾的协调人。终能致使数百位众口难调的参与者,以大局为重达成百余项命题选择与创作协议。当这件长达三点五公里,成为汇集中国当代壁画经典,精品之作,堪称举世无双的“常德壁画墙”即将竣工的时候。我想说:这必将载入中国壁画史册的“常德壁画墙”,如果没有孙韬先见之明的开始,如果这六七年间,没有他始终如一,甘居下位而任劳任怨的调解、联络,顾全大局的努力促成——“常德壁画墙”可能没有“这样的后来”。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局部

当然,这一工程的时代背景:是常德市政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中国壁画学会联手决策,是众多壁画艺术家们精诚合作的成果。

侯一民先生说:“壁画家应是艺术家中的强者”。我们从孙韬在实践中可以验证:“强者”应有的素质。作为发起,并组织众多同行中之强者参与会战的人,应该是位:“强者中的强者”。

通常,以貌相谈吐而观之,孙韬没有“概念中”那种强者的气态。待人接物,更多可感他的平易、诚恳、谦逊,笑容可掬的和蔼——是一个能用笑容坚持底线的人。或许可以说,作为强者,这许是一种最具韧性的保守力。这种“具有韧性的保守力”,在我对孙韬伴侣叶南的认识中发现:叶南性格中更具一种“柔性的倔强”。这在他们共同生活和艺术创作探索中,有着相得益彰的相互影响。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局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派往前苏联列宾美院的留学生,对能进入梅利尼科夫工作室学习,会感到一种格外的“殊荣”!梅利尼科夫对进入自己工作室学生的要求,也异乎寻常的严格。时隔近四十年后,孙韬是他工作室再度接受的一个中国留学生。我们从叶南的回忆中可以了解到,梅利尼科夫先生是怎样被孙韬所感动的——“为了转入梅利尼科夫工作室,孙韬向学院递交了多次申请。当他获准梅先生的召见、当他以笨拙的俄语,向梅利尼科夫地陈述他的愿望时。

梅先生打断他的话,问道:“你确定选择壁画?这是你一生的选择吗?”梅老用犀利的眼光仅盯着他!

“是的,这是我一生的选择,希望和您一样做一个壁画家。”孙韬答道。

梅先生看着他,突然笑了……”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局部

1996年10月,我受中央美院委托,去列宾美院进行访问和教学交流,同时代表学院接应孙韬和叶南毕业回国。在半个多月的日程中,较从容的参观了列宾美院和列宾美院教学情况。重点是去梅先生的工作室观摩,当时已年近八十的他,还在亲自给学生们布置人体写生作业的情景至今难忘。我还到过他家——那是一间挤满了数以千计作品的客厅兼画室!作为答谢他对孙韬的教导的拜访,在和他多次亲近的接触中,我有幸看到他向我出示的多件他不同时期的得意之作。可感他的教学主张,他在绘画中对多种艺术形式和多样材料表现技法不懈探索的广泛兴趣。在最后一次交谈中,他当着我的面指着孙韬说:“我应该让你知道,他,是我这些年来最喜欢的一个学生。他伸出大拇指,不无夸张而得意的表示:是的,孙韬是我的好学生!”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局部

是的,孙韬在留学期间的作业多次获学院奖,他被留校的毕业创作《赤壁烽烟》得到梅利尼科夫先生的高度评价。对即将告别回国的孙韬和叶南,老先生动情地表示:“我会舍不得,他们像我的孩子一样,真的!”

2012年,孙韬在中央美院完成的博士论文《梅利尼科夫绘画艺术研究》这篇带有师生情感温度的论文,让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梅利尼科夫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其时代巨变中社会背景的深刻联系,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他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教学传承中,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信念。我相信,在梅利尼科夫先生学生中,这是一篇关注其艺术人生最全面的论述和最有份量的研究论文。

于时,梅利尼科夫先生刚刚去世!孙韬的论文《梅利尼科夫与俄罗斯美术》获中央美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局部素描稿

在彼得堡列宾美院访问期间,孙韬、叶南和我还应邀拜访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英雄纪念碑》大型群雕像的作者阿尼库申教授。在他那座有五层楼高的工作室门前,铺设着一条可以开进工作室当中的火车铁轨!时年已然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怪怪的戴着一顶白色哈萨克式的羊毛毡帽,候在门前,一见面就伸出双臂,对到访的中国同行,来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紧紧的拥抱。他拍着我的肩膀,开启那扇可以开进火车的大门。不无自豪感的说道;“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艺术家工作室了,广场上那些雕塑,当然还有”,他指着一些同样高大的,包括普希金石膏像和架子上的许多小泥稿……“那些都是,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他向门外的方向晃了晃头。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素描稿局部

记得当时,在那个时空的感受,让我面对这位比我还矮小(我身高才162cm)而且干瘦的“小老头”,该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震撼和惊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这些作品已经被誉为“列宁格勒的文化象征”。当时,在苏联艺术家杂志上,看到他的这些作品的照片时,曾令我们敬佩赞叹不已!

在对阿尼库申的访问中,我还注意到,老人家招呼孙韬和叶南时,如同对自己孩子一般的亲切而快乐。他迈着小步舞似的轻快脚步,把我们引入他的茶室,指着桌子上已经泡好了的茶和茶具:“我喜欢,这是孙韬和叶南送给我的,中国的,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访问过程给我印象深刻的感受是——他们很看好,很重视他们的这两位好学且尊敬师长的中国留学生!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局部素描稿

我记得,在我随后去莫斯科拜访苏联时期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科日耶夫时,老人坦率而不无感慨的说:他们两个人(阿尼库申、梅利尼科夫)该是当今支撑着列宾美院精神和灵魂的支柱!可惜!他们已经都是老人了!他们以后的列宾美院呢?

让科日耶夫不幸言中的是:次年,阿列库什先生去世了……

我为孙韬和叶南以及同期在列宾美院求学的同学们感到幸运的是:他们在列宾美院留学的那六七年间,梅利尼科夫和阿尼库申都还健在。他们对孙韬和叶南的影响是深远的,孙韬、叶南和两位大师间建立的彼此信重的师生关系——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经历,是他们留学期间中最为难得而宝贵的机缘。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画布素描阶段

1996年11月,孙韬和叶南回到中央美院任教,他们和同期在俄罗斯留学的同学,带回了列宾美院基础教学的宝贵的教学经验以及梅利尼科夫,阿列库什所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理念的有益影响。总结七年的学习心得,孙韬陆续的编写了《解构人体》、《俄罗斯素描技法》、《涅瓦回望——记列宾美术学院绘画系》、《镶嵌壁画材料技法》,《古典油画技法》、《美能拯救世界——梅利尼科夫与俄罗斯美术》等论著……以我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可以说:多年以来,这是一位在列宾美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带回祖国最丰厚、最具系统性的理法和实践体验的论述。在中俄美术教学与创作的互相交流中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孙韬回国后二十六年来的业绩——教学以及创作的成果,铺列在孙韬历年的“年表”记述中,他的壁画创作中的探索与实践,读者可以从叶南的《迷墙——为壁画而生》的叙述中,体会到“孙韬在探索中勤奋而艰辛的历程”!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圆明园劫难》画布素描局部

有人把壁画比喻成:“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因此历代壁画家在回顾自己创作历程时,都同有种种因为“不由自主”而留下的缺憾的感慨——壁画家接受不同的命题,需要不同的题材内容做深入的了解和大量的资料准备;壁画构思面对不不同风格的建筑环境,需要与其相协调的表现形式,选择与表现形式相适应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大型的壁画,每每更是一次次团队的集体运作的工程,需要主持设计者,对不同水平的助手和相关程序的参与者,进行总体协调分工的组织能力、在制作过程中起到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几乎每一次壁画的创作过程,对壁画家而言都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挑战,每一个新的壁画命题,对作者都是重新起步的一次探索,每一次探索的过程都会有面对难以预测成功或者不尽人意的缺憾。探索者既不能止步不不前,也不可回避困难而敷衍了事;既不能取媚俗好委曲求全而降低艺术的品质,也不可孤芳自赏而抵制善意的批评和建议……

一如米开朗基罗的体验:“这乃是神圣而痛苦的事业”!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郑和下西洋》作者:孙韬、材料:精切马赛克镶嵌、尺寸:370cm×1000cm、创作年代:2018-2020年、收藏:中国常德画墙

——这位旷世天才的艺术巨匠,曾用四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创世纪》的过程,(当下,我们面临着一个“急功近利”的时空生态环境,我们承揽的许多“壁画工程”面积有时比他那时要大得多,而完成的限定时间却比他要短得多!)这不能不启示着我们当代的壁画艺术家:当我们不得不为了配合一些急于求成的业绩工程,迫于“庆功典礼时限”的催促,因此难免被催生出了一些“火候不到”、“营养不足”的壁画“早产儿”时——这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壁画家本人的艺术生命而言,都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缺憾!这,是我们在壁画创作中的每一个“探索者”不可不戒惕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种信念,千年以来,激励着我们求索者的文脉传承。我对在艺术实践中,锲而不舍、好学不倦,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坚守艺术品质至上,无论其年长或年幼于我的同行者,都表示由衷的敬意!

正处创作旺盛期的孙韬,有着令人乐观其成的探索空间!(文/孙景波,2022年9月21日)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郑和下西洋》作者:孙韬、材料:布面油彩、尺寸:420cm×680cm、创作年代:2014-2016年、收藏:国家博物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一、中国不能亡

——《圆明园创作日记整理》创作日记整理

今天做画框的木工小徐将未组装的画框拉到我们专门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而新盖的画室。起初,看着一捆捆的木条我还不以为然,感觉仅这些木条就值八千元(这里仅是画框价格)?可当木工将画框组合起来后,十几个人挪动其中最大的画框还感到相当费劲时,还是让我吃惊不小。二百平方米、七米高的画室被这四个巨大的画框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其中一个大的是我的《火烧圆明园》这是最初设想的名字;三个略小的是詹建俊先生和叶南的《黄河大合唱》三联画)。我的专业虽然是壁画,本来画大画对我没有心理障碍,不过《火烧圆明园》画面的大尺寸还是让我思索了很久才敢决定,可当真切地站在4米乘7.2米的画布面前,想到我将用较古典的手法独自完成这件作品,心中既兴奋又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我想起靳尚谊先生在作品评审会上说的一句话:“油画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品尺寸并不大。”确实伦勃朗《丹娜亚》185厘米乘203厘米,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31厘米乘283厘米,《察布罗斯人》203厘米乘351厘米,苏里科夫的《禁卫军临刑前的早晨》218厘米乘319厘米,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前进》260厘米乘325厘米;也许是面对画布我有点缺乏自信,为了给自己打气,我还是查出了以下这组数字,鲁木斯的《亨利四世升天和玛丽. 德. 美第奇摄政》391厘米乘721厘米,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491厘米乘717厘米,德拉克洛瓦的《萨丹娜帕路斯之死》391厘米乘496厘米,布留洛夫的《庞贝城的末日》456厘米乘651厘米,依万诺夫的《耶酥复活》540乘750厘米,达.维特的《拿破伦加冕》621乘979厘米等等。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郑和下西洋》局部

这些大型艺术作品几乎都是在一个民族国富民强的时候由国家或教皇支持完成的,这些力作今天都成为这些国家博物馆中永久陈列的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巅峰的象征。再看中国,几乎还没有一个永久陈列的美术博物馆,今天中国的国力建一座面积上和卢浮宫、艾尔米塔什和大英博物馆不相上下的博物馆是可能的,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也可以丰富博物馆的收藏,但在油画方面我们的历史毕竟太短,特别是缺少大型的油画作品,国家这次下决心如此投入,我想是希望能在这批作品中产生能和世界任何博物馆代表作相媲美的力作,虽然我也明白:一个国家民族在一个世纪中,能出几件艺术精品就不错了,此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能产生几件世界一流的作品就太成功了。我也清楚自己的能力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但即使只能做万里长城的一块基石,我也尽力把它垒得结实些。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郑和下西洋》局部

2008年第一响钟声刚刚敲过,我知道离《火烧圆明园劫难》最后的完成日期更近了,而我还有那么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下意识地进入画室,尽量搬出全部草稿 。我和叶南各占据画室的两边,一边是我的火,一边是她和詹先生的水,我数了一下,大大小小这已经是《火烧圆明园劫难》的第十一稿啦(后来共完成十三张主要画稿),加上1.8米乘1.8米边长的大素描局部共5块,和现在这张1.8×1.8米的油画局部变体,到底画了多少稿我已数不清了;叶南那边也是第五套稿,而且每套三张,仅一个中间的洗星海这已经是第十几张了,屈指数来从2005年12月我开始画第一稿至今已经整整过了两年多,当然这中间也被分散了一点精力,但至少2006年下半年我几乎没有画其它作品,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将精力集中到这件创作上,可越准备我越感到它的难度。从今天算起还有1年零5个月整,应该说在今天的中国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能给留出这么长的创作时间进行创作,实在应该是太难得了,而我还是感到时间太紧,我真不知能否完成。我查了一下,油画史中的大作品大约都在3-5年时间完成的,更有甚者,伊万诺夫的《耶稣复活》用了整整25年,如今我深切体会理解了这些大师。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郑和下西洋》马赛克局部

这几天我很懊恼,越是努力越是发现自己能力和才华的不足,不要说和美术史上的大师相比,就连上辈很多中国艺术家轻而易举便做到的,我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离自己所期望的却似乎越来越远。只有更加倍的努力,但有时也在怀疑:我们在追寻着欧洲人几百年前就达到的艺术高峰,这是否是唐吉哥德式的努力?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值吗?

做画框的木工告诉我,他今年为某(当代)艺术家一做就是几百个画框。我问他是否见到过他们的新作,他说每个画家似乎都在画同一张画:不是某某大眼睛,就是某种特殊的发式,要么是某个过去几十年前流行的帽子,总之他分不清哪张是哪张。我说我也分不清。他问我他们干嘛总是画一样的?我问他你总做画框人家就知道你了,你能把画框做成两样吗?他说:不是一回事,他们是艺术家,我是挣糊口钱。我说:你要是艺术家,有人要你画一样的东西,并且给炒到几十成百上千万你画不画?他说:只要每张一千块,画什么都成,画一样子的不是更快吗?我说:他们也是。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延河育魂》总策划: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总统筹:创意设计 构图设计 孙韬、设计:申杰 吴铭东 赵旭格、统筹:李笑丹、绘制:孙韬 申杰 赵旭格 吴铭东 史皓蒙 陈诗卉 曹译、尺⼨:1080cm×240cm、材料:纸本索斯、收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翻开昨天的日记,木工的回答好好笑,但在今天这个拜金的社会里,钱不仅仅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成了身份地位成就的象征,不知不觉艺术水平的高下也由钱来衡量,从而拍卖价不断翻翻,去年还是几万今年就是几十万,春拍还是几十万秋拍就几百万,日场还是几百万,夜场就跳到几千万,但几千万的大师大多是那木工说的每年画上百件作品的当代艺术家,就按拍卖价二千万的一半计算吧,上百件就是十几亿,这可是几乎无成本的净利润吧,怕是赶上一个中型房地产企业一年几个楼盘的净利润了吧,不知税收部分是否注意了这块肥肉,能给国家提高多少税收呀;噢,还有别忘了那几个大盘拍卖公司,一个夜场近10亿,一个秋拍上百亿,买卖家各15%,利润几十亿,加上3%个税,一个秋拍的税收少说也得有十几亿了,如果没这么多的话???——那不是逃税就是有假呀。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塑魂》作者:孙韬、材料:纸本素描、尺寸:240cm×700cm、创作年代:2013年、第二届壁画大展大奖

看着前几天日记,没事闲得替被人算起帐了,实际上无论是那些在市场上红得发紫的艺术家,拍卖公司,还是炒家或是艺术经纪人,他们都是最大的赢家,那些单张作品拍卖价上千万的弄潮儿,一年挣个几千万总是有的,傻子才会像我们这些人一样愚钝。这次国家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财力,已经体现出对艺术导向的高度重视,也开始重视艺术家的市场价值,一件作品号称百万,这个数字已经令很多艺术家羡慕了,不然怎么会有几千个艺术家投稿参选。实际上目前国家预算的款项只有九千多万,而共有128件作品。这笔经费中还包括了运作费用中的场租,画册、会议、参观、评审、指导等无数的运作费用,再去掉个人所得税(这种国家行为是无法漏税的),材料、资料等成本费,一件作品能有五十万就不错了(作品展览了几个月了,不仅一分钱没拿那到,而且听说每张只剩最多30万元了),五十万对于一个能用几个月时间完成的“活儿”来说也不少了。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中国台湾受降》作者:孙韬 叶南、参与绘制:高超 付强 司康、材料:布面油画、尺寸:250cm×600cm、创作年代:2015-2016年、收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台湾馆

×××艺术家是××大学的教授,我的好友,他曾为没有拿到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而懊恼,昨天他不无炫耀地对我说:“今年我画了三张历史画,几十张风景写生和好几件肖像”我想仅三张历史画的收入也至少二百万吧,他是快手,也确有这样的能力,这一点我自愧不如,但如果这四年不创作这件《火烧圆明园》,每年十几件个人创作还是有的,已经是一个很大规模的个展。从经济价值而论,至少也是这件作品的十几、几十倍。一位收藏朋友看到《火烧圆明园》大大小小的画稿,眼睛发亮说:“这些稿买了,你这几年就没白干,肯定比国家收藏费多多了”我苦笑道:“我们和国家签了卖身契,这些稿子也归国家。”说实话我也真的不愿意为一点钱把这些稿子弄的四分五裂,也许收藏在中国美术馆或国家博物馆是它们最好的归宿,很多知名的老艺术家到晚年不是都把自己辛苦一生的作品都捐给了中国美术馆了吗,就是捐,中国美术馆还要看你的艺术成就是否够水准,与其到老了才明白:财富和艺术作品的生命哪个更体现艺术家人生的价值,不如今天就对这个拜金的社会轻蔑一笑,反正生活创作的费用足够了,顶多晚几年再开奔驰、宝马、路虎,还是继续开我的捷达。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雾社起义》作者:叶南 孙韬、参与绘制:孙超 郝龙、材料:布面油画、尺寸: 250cm×480cm、创作年代:2015-2016年、收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台湾馆

也许会有人说我这是阿Q精神,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过像我这样的傻子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团队中大有人在,在这一百多人的团队中,我和叶南肯定是小字辈,其他作者很多是在艺术界和市场界都有很大影响的实力派艺术家,我本以为他们会把此次创作当成一个国家大活儿看待,但在接触中发现还是有很多艺术家比我们还认真投入,从他们画的稿子和素材的量,就能断定他们也是把这几年的全部精力投入上去,如果拿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市场价值而论,他们才是更亏了。

实际上如果仅以经济和艺术家个人的得失来衡量此次创作工程的意义,这帮人今天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团队的工作至少可以说明,在中国美术界,在这个文化阶层,还是有这么一批文艺精英抱有那种看来是陈旧的观念,那就是艺术不仅关系到个人成就、地位、金钱,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精神脊梁。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抗争 灾难 流亡》作者:孙韬、材料:布面油彩、尺寸:250cm×385cm 250cm×150cm 两幅、创作年代:2015年

为了画好《火烧圆明园》我又认真研究了中国的近代史,那真是一部屈辱的历史,然而那时的洋人是用枪炮征服中国的,而在受尽屈辱的过程中,当时中国的文化精英却在思考与觉醒。然而今天的中国呢,中国的文化精英呢,西方人利用强大的经济优势对你进行着和平演变,我们在接受了西方人的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在丧失着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丧失着我们的伦理道德标准,丧失着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中间也包括我们和整个人类曾尊崇了几千年的文化标准,审美的平衡也被颠覆了。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一带一路》作者:叶南 孙韬、监制:孙韬、材料:手绘彩色透明玻璃镶嵌、尺寸:2200cm×370cm、创作年代:2017-2019年、安装地点: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常德画墙、制作工厂:北京蒂凡世家彩色艺术玻璃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之后,艺术作品的公众意识,社会意义被淡化了,个人意识、个性化的审美价值在美术界被广泛重视,这本是好事,艺术的多元性与丰富性被拓展开来,但逐渐出现了一个问题:是否要尊重审美的基本原则?是否要遵守道德的基本底线?是否要保留民族的起码自尊?我曾在“798”某画廊中见到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把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刻到了一个巨大的仿真阳具上,我看后愕然,我们暂且不论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是否完全做到了这五个字,但是这份理想是没有错的,难道连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事,这样文明社会起码的道德标准都能调侃吗?再看号称当代精英的这些艺术家作品不是以秃头树立反叛社会的形象,就是裂开大嘴嘲讽世人,要么就是反映当代中国某重大工程的负面影响 ,这些艺术家从个人而言以批判的手法反映社会某些问题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是难能可贵的,他们中间也不乏我很尊重的艺术家,甚至很好的朋友,但问题是什么力量只将批判者抬上今天中国美术界顶峰?是什么原因只将这一小部分人冠以“当代艺术家的美名”?市场怎么一夜之间就将他们推上云端?不能不承认有一只无形的手插到了我们意识形态中,文化领域里最边缘的领地——美术界。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一带一路》彩色玻璃壁画局部

先是西方博物馆拼命收藏中国某无名小辈的作品,使国人对他一夜间刮目相看,再就是在几个西方大拍卖行突然抬出天价,还有精心策划的外国某双年展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强大阵容,各种文化艺术基金会用强劲的经济实力左右着这场大戏;再就是,利用第三世界人民由自卑而崇拜西方的心理,建立起符合西方自身社会发展的艺术学理论体系,以此为中国艺术家和评论家洗脑。一次,中国某当今最主要的评论家竟然说:艺术史就是批判艺术史,艺术品只有具有了批判性才能称之为一流艺术,以这样的理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壁画,我都看不出他们的批判之处(至少没有社会意义的批判),他们最多只是走出中世纪的局限,继承了希腊的人文精神。难道我们只有否定了传统才是真正的当代艺术吗?在我看来西方是在利用这种批判与否定使我们的下一代否定掉我们曾拥有的一切,当我们一无所有之后,便只能认同他们的观点,跟他们走,这一目的至少在中国美术界已经逐渐实现了。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一带一路》彩色玻璃壁画局部

20世纪下半页,美国人用这一手段使西方文化中心越洋漂流到纽约,用这一手段使苏联老大哥只知道斯大林搞了扩大化的肃反,却忘了苏联文化经济的腾飞和作为大国国民的自豪。“不战而屈人之兵”,西方大国今天已经精通此法,并用它对待它的老祖宗。漂浮在世界各大洋的十二个航母舰队的任何一个人艇队每年至少耗去几百亿美元,拿出一个航母编队的十分之一经费就可以使一个大国艺术价值观彻底颠覆,这不是太划算了吗?当今我国重点艺术大学在评估时会说,我们每年请来几百个外国艺术家来校任教,但屈指数来99%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教授,这些教授在中国住最豪华的宾馆,旅行坐头等舱,光靠中国校方每月千元人民币工资他们凭什么来,是西方国家文化基金提供的高于本国工资两倍以上的收入的诱惑驱使他们来到中国,西方人的这些钱不会白花,他们当然希望你按照他们的意志演变。在艺术界他们只要找出几个汪精卫来就可以了,汪精卫当时绝没有意识到什么是汉奸,他可能只是认为当时的日本实在太强大了,所以为何不曲线救国呢,而我们今天的某些文化精英也真心地认为自己是在“曲线救国呀”?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一带一路》

实际上西方大国人并不傻,光投不赚的事他们不做,十二个航母的每年几千亿美元的军费只是军售的一小部分,为扶持当代中国“艺术”投入的钱并不多,只集中用在几个人身上做出品牌形象就好,就像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理论,不然怎么会除了那几位大牌,其他的“小当代们”大多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呢?更何况这点资金今天早已从国人大款的腰包中取回了,那些能一掷千金的中国富豪自认为可以在新一轮艺术市场中呼风唤雨,不想背后坐着世界上最大的庄家,那是世界上最强的一个国家。今天中国的艺术是否做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不知道,但至少不能代表最广大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吧。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孙韬、材料:布面油彩、尺寸:240cm×600cm、创作年代:2019-2020年、收藏:嘉兴美术馆、红船颂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

我们是大国,凤凰卫视天天谈中国正在崛起,在我看来路慢慢,何其远,经济上的差距是有数的,我们只是人家的几分之一,但民族精神的差距却无法衡量,我们是大国,我们是大国的国民,这一点美国人的自信当仁不让,俄罗斯人的自信也胜于我们,一位俄罗斯艺术家在回答中央美院的学生问题“如何看待美国当代艺术”时这样说:“我们有一千年文明,你们有五千年文明,你要是问我如何看你们的艺术我可以理解,我们干吗要去看一个二百年历史的民族,他们不懂艺术”这个回答看似盲目且狂妄自大,但体现了一个大国国人应有的自信,试问今天的是中国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即使这样想,有一个人敢说吗?那个看透皇帝新衣,又敢说出来的人太需要勇气了。我们如果是小国可以跟在人家后面苟延残喘,日本不是学会了做小国了吗,而大国不行,你不强,没有独立的文化标准,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人家早晚会欺负你,同化你,最终并吞你。

画《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时,我问维佳(五岁的儿子)这里有好人吗,儿子说:这个还有点像好人,第二天这个联军士兵被我擦去重画了,儿子说这回像坏人了。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人类命运共同体》局部

儿子发烧快40°已经好几天了,我每半小时从画室下来为他擦发烫的小脚心,为他降温。几天前,叶南的父母刚做了大手术从医院出来,此时体会到人到中年为人父为人子的辛苦,妻子也累病了,发烧刚退。我来到画室,在百张历史画的创作队伍中,我们是唯一对同时参加两件作品的创作夫妇,叶南向我苦笑,本来我可以做你的后勤和最好的助手,现在自顾自吧。我说这几年你的创作在社会上逐渐被承认,市场也好,突然断了值吗?她说:什么值不值的,人一生能画几件这样的大作品,几个艺术家有机会画这样的大作品,在博物馆里还能被拿出来,尽最大努力吧,别让后人骂就知足了。我说:要是整个百张历史画创作工程都被否定了呢?她说:“如果黄河精神被否定了,毁坏圆明园的是非被颠倒了,我看中国一定是亡国了”。

画吧!(文/孙韬)

艺术家简介

孙韬·艺术的探索|为壁画而生,画之大者意无穷

孙韬

中央美术学院

壁画系教授 博士 博导 硕导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壁画学会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9年生

1989年至1996年国家公派留学,

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梅尔尼科夫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2005-2012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师从邵大箴先生、孙景波先生,

2012年获博士学位。

1996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重要展览及获奖:

2004年参加全国首届壁画大展,获大奖。

2004年 壁画《逐日》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铜奖。

2009年《动物乐园》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第二届壁画大展奖。

2014年壁画《塑魂》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第三届壁画大展大奖。

2005-2009年大型油画《圆明园劫难》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参加全国巡展,作品被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2010年《解构人体》获中国出版集团最佳畅销书奖。

2012-2016年大型油画《郑和下西洋》入选国家“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参加“中华史诗”大展,作品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2012年博士论文获中央美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2021年被评为人美70年杰出作者第三名(共十名)。

专著:

《解构人体》

《俄罗斯素描技法》

《涅瓦回望—记列宾美术学院绘画系》

《镶嵌壁画材料技法》

《古典油画材料技法》

《“从圆明园劫难”谈历史画创作》

《美能拯救世界——梅利尼科夫与俄罗斯美术》(博士论文)

重要收藏:

《本色》等6张作品及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花神》(伦勃朗)等8件古典油画复制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圆明园劫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郑和下西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壁画重要代表作:

《逐日》、《动物乐园》、《北海揽胜》、《浩气宣南》、《玲珑幻境》、《流光溢彩》、《湘绣藻井》、《七里祥瑞》、《龙女牧羊》、《刘海砍樵》、《山水相连、友谊长存》、《常德揽胜》、《三山五园揽胜图》、《常德会战》、《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等。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