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为什么要有笔墨?
太行南坪远眺 38cmX65cm 2017年
以山水画为例,董其昌曾说:“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也就是说画之所以有它的价值存在,它可以比自然界山水更有意义,就是因为它笔精墨妙。好的笔墨可以承载文化、承载文心、承载气质、承载境界、承载修养。笔墨和人文有积极相关的关系,山水画中的笔墨不仅是技术的指标,还是一种境界的追求和精神砺炼的手段,是山水画审美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技也是道。
笔墨的狭义性即用笔用墨,具体包括笔力、笔性、笔意、笔势和黄宾虹所说的“五笔七墨”。
老寨新韵 200cmX200cm 2020年
其中笔力即以书入画,“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黄宾虹也强调:“笔力是气,墨彩是韵,气韵变化,乃见生动。”笔力就是骨法用笔;笔性则包括内在和外在两种形态,内在如线条质量、弹性,外在如黄宾虹用笔之“折钗股”、潘天寿之“铁犁地”、陆俨少之“抽龙筋”;笔意则强调线条的勾勒及虚实避让关系;笔势则是笔意累积的结果,包含用笔的节奏变化及画面组织能力,古人云:“气韵生动非云烟雾霭”,而是由笔墨笔笔生发而出,笔笔生发,正是笔势的内在关联。
古木奇峰 34cmx45cm 2017年
“五笔”即平、留、圆、重、变。平者,心平气平运笔,用笔匀称;留者,运笔要有积点成线意识;圆者,力聚笔中,中锋用笔;重者,提笔欲上还下如春蚕吐丝,提笔欲下还上如高山坠石;变者,卧笔、侧笔、拖笔相辅于前四者,轻重、疾缓有致。
宑底秋色 38cmx45cm 2015年
“七墨”即浓墨、淡墨、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宿墨。浓者,墨重如漆,因润而厚滋;淡者,墨如薄纱,缥缈而无迹;破者,浓淡互冲,混然而有迹;积者,层层堆叠,相融而有序;泼者,墨从水行,泼洒而随机。焦者,墨浓水渴,笔燥而迹干;宿者,墨滞水浑,迹厚而渍存。
广义性的笔墨则包括:笔墨境界、笔墨程式、笔墨结构、笔墨关系等。
逸圃小院 34cmx45cm 2019年
瘦西湖 34cmx45cm 2019年
笔墨境界
山水画创作者都应有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比如同一个语言系统的董源、巨然、王蒙、沈周、“四王”等,他们都有自己的所属语言,但董源、巨然明显要高于后者,为什么呢?因为董、巨是原创,语言是有生命力的。而后者逐渐把语言程式化了,故此笔墨境界自然就有了高下。
甘南秋色 34cmx45cm 2017年
轻纱未可透玉瑕 65cmx45cm 2020年
王、沈不及董、巨,笔墨功夫不错“四王”由于缺乏了创造力,其笔墨境界连王、沈都不如。早期的董源、巨然在自然界当中创造了这种笔墨形态,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它是鲜活的,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境界的一种寄托。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看到平淡天真,看到朴拙、厚润的笔墨精神,这就是笔墨境界。
云横坎布拉 39cm×53cm 2015年
云台山一斗水 49cm×49cm 2015年
笔墨程式
笔墨程式是个性化语言的笔墨系统,是每个人在长期的创作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体系。比如范宽的豆瓣皴与他的方粗笔勾斫,虽然源于李成的小雨点皴和细笔勾斫,但他结合了自己所熟悉的山川风貌,从生活中去印证并转化了李成的笔墨系统,产生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笔墨语言系统,这就是笔墨程式。艺术家若不能形成自己的笔墨程式,便没有自己的艺术风格。
烟花三月 34cmx45cm 2019年
曲梦有时 65cmx45cm 2020年
笔墨结构
笔墨结构是形成画面物象形态的笔墨规律。是笔与笔、墨与墨、笔与墨的排列、组合及结构。笔墨结构有疏密繁简、宾主倾让、大小远近、粗细纵横、方圆曲直等形态。比如小到一树一石的组织,大到画面纵横的布置以及画面节奏的安排,都属于笔墨结构,笔墨结构着眼于画面的视觉丘壑。
扬州写生 34cmx45cm 2019年
雁荡山灵峰 53cm×76cm 2013年
笔墨关系
笔墨关系是形成画面物象质感的笔墨规律。是枯与湿、浓与淡、虚与实、明与暗、轻与重、疾与缓组成的画面效果。我所要强调的是,山水画笔墨运用过程中是浓淡易、枯湿难。我们在画山水时,近景会画的浓,远景会画的淡,这些基本法则人人都能做到。但要在同一种浓度的墨色中去区分枯湿,一般人可能没这个意识,尤其是将枯与湿相互对比、相互融合就更缺乏意识了。
秋山 45cm×56cm 2019年
夏布村写生 65cmx45cm 2020年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这个枯湿的关系用“渴度”来表述,将“渴度”分出若干层次,用“渴度”去调节画面郊果。“渴度”与浓淡的功能不同,浓淡表现主次、前后、虚实、远近,“渴度”则是表现质感的,两者结合才会派生出一个好的笔墨关系。(文/何加林)
楫流 45cmx35cm 2020年
雨中坛村 45cm×69cm 2012年
(来源:尚艺书院)
画家简介
何加林,杭州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
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美院客座教授。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